本文參考文獻(文末提供免費下載):
[1]楊巨成,代翔子,韓書傑,毛磊,王嫄.人臉識別活體檢測綜述[J].天津科技大學學報,2020,035(001):1-9,17
連結: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tianjin-university-science-technology_thesis/0201277476089.html
[2]許佳勝,李欣,孫宏凱.人臉識別技術概述[J].科技風,2020,000(004):6
連結: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technology-wind_thesis/0201277485731.html
[3].人臉識別真的安全嗎[J].辦公自動化(辦公裝置與耗材),2020,025(003):16-17
連結: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office-informatization_thesis/0201277540540.html
最近,隨著“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為躲人臉識別戴頭盔看房”等事件的發生,讓人臉識別頻上熱搜,技術濫用問題引發廣泛關注。
隨即,一些傳言也悄然出動:人臉識別系統任何機構想裝就裝?戴口罩就無法進行人臉識別?在手機銀行上設定人臉識別功能,會增加銀行卡被盜刷風險……這些說法是真是假?
# 傳言一:人臉識別系統任何機構都能裝?
真相:需符合相關規定,不是想裝就能裝
如今,人臉識別技術被應用到越來越多的場景,購物、打卡、解鎖、出行,甚至連取廁紙都離不開它。商超、銀行、機場、停車場……人臉識別系統日益普及,我們也逐漸對“潛伏”在身邊的攝像頭習以為常,但這一技術真的任何機構都能用嗎?
“針對不同需求,人臉識別的資訊獲取程度有所不同。比如,有的僅用於識別面部特徵、有的則需進一步識別主體身份,這(主體身份)也是大多數人臉識別系統最核心的功能,必然涉及獲取個人資訊及相關隱私。”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網路攻防對抗研究所所長閆懷志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說,雖然目前我國法律法規對於在消費領域的收集、使用個人資訊未予禁止,但是相關檔案都強調了資訊收集要“合法、正當、必要”且需徵得當事人同意;資訊利用要確保安全,不得洩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資訊被侵害時,侵權方需承擔相應責任。“從這個意義上說,任何機構在使用人臉識別系統來獲取個人資訊時,應當符合‘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而不是想裝就能裝。”
“人臉識別技術本是一種通用技術,可以被用在不同的行業或領域。”閆懷志認為,正是由於這一技術特性,很多機構就以影片監控為名,先透過設定攝像頭來獲取人臉資訊,然後通過後臺執行的系統,在未經當事人許可的情況下,來進行人臉識別,甚至透過人臉識別出來的身份資訊進一步在網路空間中實現個人“數字畫像”,這樣就對個人資訊和隱私構成了侵害可能。
# 傳言二:戴口罩就無法進行人臉識別?
真相:相關識別裝置已被投入使用
出於疫情防控需要,如今多數人外出時,都習慣戴口罩。不過,網上有種說法,必須要把口罩摘了,才能順利透過人臉識別,真的要這麼麻煩嗎?
“戴口罩、帽子、墨鏡等物品,確實會導致人臉識別精度降低,但技術上對此並非束手無策。”閆懷志認為,從技術上來看,可以採用人臉全域性特徵與區域性特徵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識別,輔以未遮擋部位的三維資料來進行三維人臉識別。
# 傳言三:設定人臉識別會增加銀行卡盜刷風險?
真相:支付場景識別精度極高,難以盜刷
目前,很多手機銀行支援“刷臉”轉賬,有人擔心這一設定,會增加銀行卡被盜刷的風險。這種擔心是否有必要呢?
“人臉識別的應用場景,通常包括消費及安防兩大類。消費類場景對人臉識別技術精度要求極高,涉及手機銀行刷臉支付的場景識別率通常在99.99%以上,他人難以實現盜刷。”閆懷志表示,“同時,除了人臉識別之外,要在手機銀行上轉賬,還需要手機號驗證、密碼驗證等資訊,可以實現多重安全防護。因此,手機銀行人臉識別的安全性非常高,使用者們大可不必過於擔心。”
# 傳言四:整容後系統無法識別面部
真相:美容式整容可識別 事故毀容不可識別
有傳聞稱,人臉識別技術,無法對整容後的面部進行識別。
“人臉識別技術目前已達到工業化、大規模應用標準,簡單整形、化妝等常見的識別難題早已被攻克,機器系統的識別能力已超過人類。因此,能否實現整容後識別,要看整容後的面部特徵改變程度。如果只是進行美容式整容,如墊高鼻樑、收縮下巴或割雙眼皮等,當前技術完全可以做到精準識別;但如果是因為事故導致毀容,人臉識別就無能為力了。”閆懷志表示。
【延伸閱讀】
拿起法律武器,保護隨時可能“丟”的臉 :
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廣泛使用,與其他個人資訊被洩露一樣,人們的擔心更大,因為它一旦洩露,便永久洩露,無可挽回。在“刷臉時代”,我們該如何保護我們的“臉”呢?
首先,來了解下人臉識別的技術原理。
閆懷志介紹道,生物識別技術,如指紋識別、虹膜識別或人臉識別等,在驗證主體身份方面已得到應用廣泛。其中,人臉識別技術自上世紀七十年問世以來,歷經半個世紀,已成為計算機視覺和生物識別領域炙手可熱研究和應用熱點之一。其技術原理,就是使用多種測量方法和技術掃描人臉,來識別或驗證影象或影片中的主體身份。
實用的人臉識別系統,通常由人臉檢測、人臉對齊、人臉表徵以及人臉匹配等模組構成。傳統的人臉識別方法高度依賴人工設計的識別特徵與機器學習技術,近年來,更新後的人臉識別技術則主要利用基於卷積神經網路的深度學習方法。
“在人臉識別技術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的今天,人們已經從最初對‘刷臉’便捷的喜聞樂見,逐步轉變為對‘刷臉’安全和隱私保護的擔心。”閆懷志說。
他認為,由於人臉識別採用的是非接觸式採集和無感識別技術,個人很可能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被採集了臉部資訊。人臉等個人生物資料,與個人基因資料、健康資料一樣,是需要特別保護的特殊型別個人資訊。在我國現行法律、法規中,《民法典》《網路安全法》《個人資訊保護法(草案)》《資料安全法(草案)》等均對公民臉部資訊在內的個人資訊保護做出了明確規定。
閆懷志還表示,技術本身是中立的、無辜的,但使用技術應該在一定的規則和範圍內。保護個人人臉、指紋等隱私資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光靠個人努力是遠遠不夠的。
“當然,個人也應當加強個人資訊保安和隱私保護意識。在自己知情同意的情況下,以‘最小化原則’向外界提供所需資訊。如果發現個人資訊被惡意利用或洩露,應積極採取法律法規等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閆懷志建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