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歷史的弔詭往往令身在其中的個體深以為恐,在地球上曾經享受過一個世紀榮光的英國,做夢也不會想到,曾經的諷刺和侮辱,有一天會落到自己頭上。

12月21日,英國著名報紙《每日鏡報》在自己報紙的頭版,用無比碩大的字型,寫下了一個堪稱轟動一時,未來註定也會流傳後世的超大標題:

SICK MAN OF EUROPE——歐洲病夫。

歐洲病夫四個碩大的英文單詞,分成兩行,將感染新冠病毒初愈不久的英國首相約翰遜戴著口罩的形象緊緊包圍在報紙頭版中間,充滿了某種不可言說的象徵主義:

英國自稱歐洲病夫。

這歷史性的一刻,源自12月20日,約翰遜宣佈:

自12月20日起,未來兩週內,英國提升倫敦及周邊地區防疫級別至新增的第四級(Tier 4)。“我懷著沉重的心情宣佈,我們無法繼續按原定計劃度過聖誕節。”

約翰遜話音甫一落地,傳統的歐洲夥伴們以百米衝刺的反應速度宣佈:

與英國斷航、斷路、斷人員往來!

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奧地利、瑞士……所有叫得上名字的歐洲國家,都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全面切斷了與英國的各種物理連線。

稍後,以色列、加拿大等非歐洲國家,也加入到了這一行列之中,並且這一長串名單每一分鐘都在增加。

12月21日,遠在美國的媒體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對此作了一個無比精闢的定性:

英國成為a global pariah(國際棄民)。

是世界拋棄了英國?不,是英國拋棄了世界

在整個西方世界中,英國哪怕國力不斷衰微,但其擁有的特殊地位仍是世界不可小覷的歐洲國家。

但是這一次,英國惹出的麻煩太大了。

12月19日,英國就正式宣佈,境內發現了變異的新冠病毒,經研究發現,變異病毒的傳播性比已存在的病毒毒株高出70%。

新冠病毒傳染力有多強,整個世界在2020年裡已經各自親身感受過。

現在英國新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讓傳播性陡增70%,這恐怕是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承受的巨大威脅。

切斷與英國的物理連線,確實是世界各國出於自保的一種基本舉措。

然而,英國真的是“無辜的病毒受害者”?

連日來,英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一直處於3萬例左右的高位執行。

累計確診病例突破200萬例,現有確診病例超過191萬例,死亡人數超過6.7萬人,這對一個人口才6600多萬的國家來說,意味著什麼早已不言而喻。

然而,就在英國的醫療系統已經在崩潰線上掙扎了許久的當口,在國內政黨的嚴厲警告下,約翰遜仍在12月17日以充滿“人道主義”的姿態輕鬆表示:

阻止聖誕期間的家庭聚會是“不人道的”!

最終,這位髮型獨特的英國首相,給予了英倫三島民眾一個當時喜聞樂見的承諾:

聖誕假期暫時放鬆防疫要求,反對工黨人士“取消聖誕節慶祝”的提議,要讓英國人“過個快樂的聖誕節”。

最終,變異的新冠病毒讓約翰遜的“人道主義”打了水漂。

12月19日,在英國內閣會議對新的限制舉措達成一致後,約翰遜被迫改口:

“我不得不懷著沉重的心情告訴大家,我們不能按計劃過聖誕節了。”

沒有對變異病毒進一步詳細的感染、分佈等介紹,沒有提醒大眾注意進一步提升防護,沒有對巨大公共衛生危機的後續預案,約翰遜只是“懷著沉重心情”告訴國民,聖誕節沒法“按計劃過了”。

換言之,沒有來自政府各個層面的巨大壓力,約翰遜是很願意讓大家繼續快樂過聖誕的首相。

約翰遜在自己的國家乃至整個歐洲都被病毒肆虐的關口,心心念唸的不過是那一個節日。

這也就難免使得即便是申根國家,也毫不猶豫地第一時間宣佈:切斷與英國的物理連線。

英國的“佛系抗疫”路線圖

從首個公開表示自己“勇敢”地在醫院與疑似新冠病毒感染者握手,到全球首個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國家領導人,英國首相約翰遜只花了24天。

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如何在抗擊新冠病毒這一仗中,淪落如斯?

這和約翰遜這名首相的“勇敢”、“堅毅”與“智慧”密不可分:

一、早在今年年初的3月3日,英國在局勢已經惡化的情況下,在醫療機構公開發表講話時,就胸有成竹地表示:

“阻止病毒傳播的最好方法就是洗手,洗上20秒,就是唱兩遍生日歌的時間。”

約翰遜的話,給了英國民眾信心,原來洗手就能對抗新冠病毒。

二、3月3日,約翰遜在首相官邸發表電視講話時,將抗疫分為了四步“遏制、延緩、研究、減輕”。

然後,這位首相話鋒一轉,揮舞著手、笑嘻嘻驕傲地說:

“有天晚上,我在醫院,那裡有新冠病毒感染者,但我跟每個人都握手了。”

約翰遜臉上標誌性的燦爛陽光笑容,展現了他的“勇敢”,也鼓勵了更多的英國人像他一樣“勇敢”。

三、3月9日,約翰遜在再次在首相官邸發表電視講話,非常“智慧”地表示:

“鑑於全球各地的疫情,我國科學家認為,僅靠遏制無濟於事,因此我們正為進入‘延緩’階段進行大量準備。”

約翰遜的“智慧”體現在,遏制不了病毒,那就“延緩”。此次講話隨後被英國媒體理解為“放棄抗疫”。

四、3月12日,約翰遜又在首相官邸發表電視講話,態度“堅毅”地表示:

“我們將在正確的時間採取正確的措施,但我重申一遍,我們不會關閉學校。”

約翰遜的“堅毅”之下,英國部分家長果斷將自己的孩子接回了家中。

五、3月23日,約翰遜史無前例地在首相官邸首次發表了一個在全世界是常識,但在他那裡是新知識的講話:

“今晚開始,英國人民應該呆在家裡,我們要阻止病毒在住宅間傳播。”

“英國硬漢”約翰遜的“突然轉向”,令眾多此前洗腦頗深的英國民眾非常不滿。畢竟這個彎道太急了——從不關閉學校到全體呆在家裡,只花了11天。

六、3月27日,約翰遜以更亂的髮型,以無比憔悴的模樣,在家中發表了一番自拍講話。

沒辦法,“勇敢”的約翰遜在那一天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了。沒人敢再跟他拍影片了,只能自拍。於是約翰遜首次“脫崗在家”自拍發表了一番講話:

“我遵照首席醫療官的建議進行了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因此我正居家辦公並自我隔離,這是……完全正確的做法。”

七、4月6日,“英國硬漢”約翰遜沒有再發表講話。

因為,約翰遜首相因病情惡化,轉入了重症監護室。

但是,約翰遜捍衛了英國的“抗疫榮譽”,成為全球第一個感染新冠病毒的國家領導人。

從首個公開表示自己“勇敢”地在醫院與疑似新冠病毒感染者握手,到全球首個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國家領導人,英國首相約翰遜只花了24天。

客觀地說,約翰遜政府這條“佛系抗疫”路線圖,展示了英國當下被迫“封城”的背後原因。

英國封閉了首都,歐洲也已率先亮明瞭態度。

法國果斷關閉英吉利海峽隧道和法國的港口,禁止來自英國的人員和卡車入境,成千上萬輛各種車輛就此停擺。

然而,一個重要的機構仍舊在沉默,那就是世界衛生組織。

事實上,引發英國以“封城”對抗的重大醫療衛生危機的新冠變異病毒的新毒株,正是世衛組織率先發現。

早在今年9月,世衛組織就已經宣佈,在英格蘭東南部發現了變異新冠病毒。

但或許是該資訊被淹沒在了全球新冠疫情的資訊海洋中,也或許是該組織沒有給予足夠的預警資訊,這一重大訊息此後並未引起世界各國注意。

然而,世界衛生組織緊急專案技術負責人瑪麗亞·範·科霍夫(Maria Van Kerkhove)表示:

變異新冠病毒發現自英格蘭東南部,之後在丹麥、荷蘭以及澳大利亞也發現了相關確診病例。

但隨著英國的強力“封城”措施,一個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是,世衛組織會進一步建議世界各國採取旅行或貿易限制措施嗎?

事實上,世衛組織早已宣佈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即PHEIC)。

根據2005年更新的《國際衛生條例(2005)》,PHEIC是指透過疾病的國際傳播構成對其他國家的公共衛生風險,並可能需要採取協調一致的國際應對措施的不同尋常的事件。

這一國際通行且認可的緊急事態,意味著對公共衛生的影響可能超出受影響國國界,並且可能需要立即採取國際行動。

至於眾多呱友們關心的世衛組織是否會將英國劃為“疫區國”,這實際上是一件並不存在的事。

因為在世衛組織的現有構架中,尚無“疫區國”這一概念。

唯一與此相似的例外,是在此前的非典(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時期,世衛組織曾經將世界範圍內多個城市劃為“疫區”。

當時世衛組織對非典“疫區”的認定,既按非典可能病例數量、社群傳播的病例的最近日期、輸出病例的最近日期等來認定,但是按照疾病的傳播是否達到了1——3代傳播的標準,而並非是按發病率、病例數和死亡率來認定的。

根據當年世衛組織的定義,該組織還將“疫區”城市還細分成了三個類別:

A類:本地只有第一代病例,且均為被輸入型病例直接傳染。

B類:當地病例可能不止一代,但這些病例都是確認和病人有過接觸,即接觸史清楚,和可能病例有過接觸、被懷疑有可能染病的人群。

C類:這些地區本地感染繼續發生,感染者未被全部確認,其接觸史也不可全部獲知。

有鑑於此,世衛組織是否會因為英國的疫情突發升級,而做出更進一步的建議,將有賴於該組織對變異病毒的斷代認定。

儘管英國的局勢令全世界不安,但好訊息也在不斷傳來。

12月21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釋出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專案負責人邁克爾·瑞安表示:

過去數月新冠病毒已出現多種變異,其中一些驅動了新冠病毒的傳播,但沒有一種變體能導致更嚴重的疾病或能逃脫診斷,也沒能影響疫苗效力。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也表示:

病毒毒株一直在變異,這是正常現象。目前英國的報告稱,變異毒株更加易於傳播,但是當前還沒有證據顯示新毒株導致的重症率、死亡率更高。

當前仍然要盡一切努力,全政府、社會全員共同行動,採取必要措施,遏制病毒傳播。病毒傳播越嚴重,毒株發生變異的機率就越大。

英國,正因疫情而被歐洲遠離

儘管世衛組織以專業性意見不斷安撫世界各國,但是以歐洲大陸上的各國國家,卻顯然陷入驚恐狀態。

但是馬克龍的首次表態非常具有“外交正確性”,他表示:

鑑於疫情嚴重,英法海底隧道不能開啟,但是法國會建立一個檢測體系。

12月21日,繼切斷與英國的物理連線後,馬克龍又一天之內召開兩次會議,反覆強調法國啟動宵禁和二次封鎖以來所產生的積極效果。

當天,馬克龍承諾了一件更加富於“外交正確性”的建議:

必須為那些希望在節日期間回法國團聚的人找到解決方案,建議他們進行PCR病毒學檢測,稍後可能要求從英國返回的人員必須出示PCR檢測陰性證明,

這則建議意味著:

1、法國不拒絕英國人入境。

2、但是進入法國的英國人必須檢測。

3、這些檢測可能需要本人回到英國檢測。

依據滯留在英法海底隧道的車龍長度和源源不斷增加的速度,僅僅只是這一項所謂的檢測,需要耗費的時間、人力、物力、財力,都不是一個短期可以實現的方案。

最新的訊息是,英國首相約翰遜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已經就邊境措施達成一致,但針對的物件不是“逃離英國”的公民,而是“無人力陪伴貨運”。

而作為歐洲大陸上唯一的安理會成員國,法國的態度在整個歐盟國家中擁有著領頭羊的地位,在這種危機關頭所作的決定,顯然具有極強的示範作用。

英國,正因疫情而被歐洲遠離。

疫情與脫歐交織,英國或被迫與新冠病毒做堅決鬥爭

事實上,英國此番被歐洲夥伴集體遠離,也不僅僅只是因為疫情一項原因。

在持續多年的脫歐風波之後,英國在歐洲的地位、影響力,已經降到了一個低點。

12月12日,原本是歐盟和英國商定的最後脫歐期限,但因依舊無法達成共識,英國作出了一個極富火藥味的動作:

英國國防部宣佈,四艘皇家巡邏艇已經在英吉利海峽附近進行長期巡邏,一旦正式確定談判破裂的結果,皇家海軍將會採取有力的措施。

這種以炮艦作為談判籌碼的舉動,已經深深引起了歐盟的警惕和反感。

此事尚在深度醞釀階段,就發生了英國因變異新冠病毒“封城”、大量英國人撤離英國的事件。

如此“不湊巧”的微妙節點之下,歐洲國家很難再秉持以往“歐盟原則”。

何況,是英國自己選擇了強行了脫離歐盟。今時今日,英國已經不是歐盟國家了。

所謂“內外有別”,歐盟國家這一次明顯是鐵了心要展現這種“內外有別”。英國所能做的工作,已經極其有限。

除非,英國還能在脫歐協議上做出重大讓步,以使歐盟獲得滿意的協調條款。

在可預見的將來,歐盟大機率會因為疫情問題,將公共衛生問題逐漸演變成一場大國博弈。

畢竟,對於一個四面環海的國家,周邊國家的所謂關閉邊境,可是真正意義上的全封閉。

握在英國首相約翰遜手中的籌碼,正在迅速流失。

這一次,英國或許會真正地賭上一切,真心實意地與新冠病毒做堅決鬥爭了。

假如真如此,是英國之福,是歐洲之福,也會是世界之福。願世界早日戰勝新冠病毒,迴歸健康理性的狀態。

10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大秦賦》:呂不韋自盡,嬴政真的想殺呂不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