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的長篇小說《罪與罰》中,有這樣一句話:“環境對犯罪是有很大影響的”。的確,世界上很多變態的殺人狂,實際上都是因幼時的成長環境引發的。今天,救生圈就要介紹同樣一名犯罪,他就是澳大利亞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殺人犯——馬丁·布萊恩特(Martin Bryant)。
自幼就有心理障礙馬丁出生於澳大利亞一戶普通家庭裡,但馬丁從小就表現的與眾不同。據他的父母描述:他從小就很想要引人注意,喜歡做各種危險的動作,比如爬到很高的樹上再跳下來,或者近距離的站在火車鐵軌旁看著火車呼嘯而過。
但這樣的表現並沒有引起父母的重視,馬丁的父親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告訴他:“你一定會做錯事情,但要知錯就改。”因此,馬丁的一次次危險的舉動,都得到了父母的諒解。這令幼小的馬丁錯誤的以為,自己可以一直做錯事,只要懂得改正就好。
事實上,馬丁自幼就有著嚴重的精神障礙,但父母從不認為這是一種病,反而一次次包庇馬丁的各種錯誤。隨著馬丁的長大,他的精神障礙愈發嚴重,性格孤僻,且社交能力差。儘管如此,由於他出色的外表,還是找到了一個漂亮的女朋友。
父親的自殺刺激了他看起來,馬丁的生活似乎一切都在按部就班,但父親突如其來的自殺,令馬丁徹底放棄了偽裝自己的真實性格。上世紀末,或許是因為壓力巨大,馬丁的父親在亞瑟港禁區跳海自殺。從此,馬丁失去了最包容自己的人。
此後,馬丁成了失寵的孤兒,為了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他經常會穿著誇張的服飾去咖啡館喝咖啡,或者去各個餐廳吃飯。因為他奇怪的穿著,周圍的人們經常嘲笑他,但馬丁反而認為這樣是對他的關注。
連殺35人被判1035年時間長了,他不滿足於這些外在的東西,開始對犯罪產生了興趣。當時,澳大利亞允許民眾持有槍支,馬丁便購買了3支槍,開車帶著這3支槍,來到了父親自殺的亞瑟港景區。他先走進一家咖啡館,用一支槍隨意射擊,再殺死12個人後。又走上了大街,胡亂開槍。最終,他一個人持槍殺死了35名無辜的人,令23人受傷。這起案件便是震驚澳大利亞的“亞瑟港大屠殺”。
之後,馬丁被逮捕,並被判處35個無期徒刑,需要被關1035年。也就是說,他將老死在監獄。或許,面對這樣的結果,很多人無法接受,但事實證明,有時候活著還不如死去……
在監獄中生不如死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澳大利亞的監獄中,也有著名副其實的“食物鏈”。這其中,殺害兒童的罪犯,是最低等級。因此,從馬丁入獄的第一天開始,監獄中的所有罪犯就已經將目光瞄準了他。
此後,馬丁的每一天都活得生不如死,獄友們用各種殘忍的手段來戲弄他、毆打他,他整日都被打到遍體鱗傷。甚至為了討好其他罪犯,或為了得到一塊巧克力,不惜貢獻出自己的身體。
隨著時間的流逝,原本瘦弱的馬丁,漸漸成為了一個體重160公斤的大胖子。但無論他轉移到哪個監獄,暴力依舊在持續進行中。而發胖的身材可以保證他能相對健康的生存下去。不知道此事的馬丁是否會後悔自己犯下的滔天罪行。但對許多因馬丁而失去家人的人們來說,馬丁這樣的下場卻令人頗為痛快。對此,你如何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