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從小到大,相信諸位讀者總會有被迫和“別人家的孩子”作對比的無奈。但令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這些“別人家的孩子”,真的出乎意料地優秀。在本文中,筆者要介紹的這位,就是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
01她叫方璐,1986年出生於浙江衢州,先後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擔任過副教授。如果只看頭銜和經歷,人們大概很難把它和一個文文靜靜,且年齡只有三十歲出頭的小姑娘聯絡起來。但事實上,在30歲出頭時,她當副教授也已經有好些年了,在其26歲時身份已經是博士導師。
方璐的經歷,可以說是常人所無法複製的。
方璐在2007年完成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學習,順利畢業。因為科研成績優異,不僅被香港科技大學錄取,還申請到了全額獎學金。更令人驚訝的是,她只用了一年就拿到了這所大學的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系博士學位。
2008年八月,年僅24歲的方璐,踏上了美國西北大學的訪問之旅。她這個年紀的學生,正常來說,也還僅僅在讀碩士而已。
成功的背後,總是留下了無數辛勤的汗水,方璐也不例外。訪問之旅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順利,通常來說,訪問者都要在為期半年或者一年的時間節點,留下自己的訪問成果,而這個成果最常見的形式就是論文了。
然而,轉眼間四個月已經過去,在訪問開啟一個月倒計時後,方璐的合作論文仍然沒有著落,這讓她一籌莫展。
這當然不是她第一次遇到這樣的難題,學習是枯燥乏味的,她已經記不清有多少個夜晚因為趕論文而熬夜。她說,曾經為了論文,有過連續一個月每天只睡四個小時的經歷。
在博士研究生時期,也曾為了科研成果,每天高強度工作,幾乎除了吃飯睡覺,都泡在了實驗室。她回憶起來這段時間,大概有近兩個月每天工作超過十五個小時。要不是過硬的身體素質和對工作的熱愛,大概沒人能挺過這段地獄般的生活。
02其實,方璐也不是從小就顯露出了過人的學習能力。相反,她在青年時期的學習之旅並不是很順利。
她在小學時非常貪玩,但因為小學的功課簡單,所以成績還不錯。進入初中後,隨著課程的增多和難度的加大,仍然貪玩的她,學習有了明顯的下滑。於是,中學的那次分班考試,她語文英語兩門主科都沒有考好。這就是這次,迎來了她人生的轉折點。
班主任得知她的分班成績後,專門找她談話,在告知她形勢嚴峻,只有一年半的時間準備中考後,還撂下了再這樣下去不會管她的狠話。
這讓一向好強的方璐有一絲的不服氣,於是她認真了起來。在仔細分析自己的優勢劣勢後,決定補齊自己的短板。
第一個學期,她先從語文入手,經過一個學期的不斷努力,終於將成績穩定在了班級中間。接下來的一個學期,她又將重心放在了英語,加上她數學的優勢,終於,在學期結束後登上了年級第一的位置。在之後的學習中,沒有一次從第一的位置掉下來。
邁入高中後,她對學習的熱情也只增不減。她一路披荊斬棘,在十七歲那年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此舉也為她後來的碩士、博士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獲得博士學位後,她被稱為最小的女博士,被大家所熟知,也成為了千萬在學術道路上掙扎的人們的榜樣。但,她並沒有讓自己止步於此,博士畢業後,她又先後獲得了副教授和博士生導師頭銜,帶領一群同樣熱愛這個領域的人,繼續攻克學術問題。
不過,據她講述,她也有屬於她的煩惱,因為實在是太過優秀,令很多異性追求者都望而卻步。筆者斗膽揣測一番,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幸福的煩惱。
結語很多人都感嘆方璐的成功是不可複製的,事實上,她的努力也很難被複制。人們總是看到成功的喜悅,但鮮少有人能透過成功,關注到獲取成功背後付出的努力。成功之路總是漫長而孤獨,很少有人能在這條路上堅持到底。這條路上,有太多的誘惑和分岔路,不論是手機帶來的娛樂消遣,還是因堅持的枯燥放棄而隨波逐流,都足以讓你中斷自己堅持的東西。
所以,在感嘆方璐成功的同時,也不要忽視她付出的超於常人的努力。在把她當榜樣的同時,也能學會堅持不懈地做好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