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1961年,周恩來總理說了這樣一句話:

人民喜聞樂見,你不喜歡,你算老幾?

沒有絕對正確的話術,只有相對正確的語境,這句話也不例外。

1952年在全國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川劇的3曲傳統戲受到了周總理的稱讚和重視,他當場下達指示將其拍成電影,並定名為《川劇集錦》。在那之後周總理又多次針對此事進行強調,足見對傳統文藝的發揚光大有多麼上心。

1961年,當時文化部某負責人否定了川劇的材料,周總理在知道後非常生氣地說出上面那句著名的話。

掐指一算,距離這句話的真實語境不過過去短短59年,但環境和人心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截至今天,這句話儼然成了某一特定群體的擋箭牌。

就在今天,演藝圈發生了一件大事:111位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

行文不是很長,之中有4個關鍵詞:文賊、審醜、成功學、劣跡從業者

在這份名單的最後是莊羽,也就是被郭敬明毫不客氣地拿去“借鑑”寫成《夢裡花落知多少》的《圈裡圈外》的作者。

莊羽的原著我讀過,剛一出版就買來讀了。當時買書的時候以為自己買的是娛樂圈揭秘“史記”類大作,沒想到是一部都市?小說。但有一說一,《圈裡圈外》很高階,在行文細節上都比後來的《夢裡花落知多少》要高階。

這本書初版的時間是2004年,書裡有這樣一個細節讓人至今難忘:男女主人公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衣服脫下來扔到洗機器去洗。不管這件衣服穿了多長時間,也不管這件衣服的材質適不適合洗衣機,反正就是一穿一扔、一扔一洗。

為什麼對這個細節印象深刻?2004年那會兒,家裡能用上全自動、無需甩幹桶小壓板洗衣機的家庭本就不多,而且大多數家庭還停留在“手洗比機洗乾淨”的認知上,再加上對水電消耗的未知,所以天天洗衣服、沾身就脫就洗對於絕大多數人都屬於想都不敢想的事。這其中,也包括作者本人。

但是這個細節包括這類描寫,在郭敬明的《夢裡花落知多少》中是完全看不見的。有的只是各種大多數人只聽說過、甚至聽都沒聽過的logo,還有各種各樣的title和名詞。

換句話說,郭敬明確實比莊羽更熟悉下沉市場讀者的心理,他成功將《圈裡圈外》變得更加接地氣更加通俗易懂。

後來的事大家都看到了,郭敬明確實越來越有錢,莊羽雖後面也出過書,但圍繞著她最出名的作品仍是《圈裡圈外》,話題關鍵詞仍是“被郭敬明抄襲過”。

郭敬明沒有像於正那樣明目張膽地說過“我比她賺錢,我比她粉絲多”之類的話,但他拍的電影大賣、他做的節目有話題、他的商業價值和個人吸金能力,都是肉眼可見實打實擺在那裡的。

是誰造成了這樣的現象?是那些買過他的書、他的電影的人,是那些看有他的節目還貢獻熱度的人,是那些直到今天還“不忘初心”圍繞在所謂小四身邊為他賣力吆喝的人。

這些人,就是周總理曾經所說的“人民群眾”;

這些人,用金錢和行動對郭敬明的作品表達著“喜聞樂見”;

在這些人面前,111位作品很硬名聲不響的影視從業者,又能算老幾?

說到於正,其實早在2014年,瓊瑤就曾針對於正抄襲《梅花烙》一事搞出過一份“聯署宣告”。

當時的於正還很胖,當時的於正還沒有現在這麼能蹭這麼剛,但他針對此事的回覆也差點氣死不少人:我沒有受到任何的懲罰。

乍聽之下這句話的殺傷力確實比不上於正那句大名鼎鼎的“我氣死你”,但這兩句卻實實在在折射出他和郭敬明至今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有人喜歡、沒人去管。

於正有多少爆款、捧紅過多少人,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他一個人的商業價值估計就能和聯名書上的半壁江山相抗衡,再加上郭敬明,估計那份聯名書的一整頁都不夠打。

雖然聯名書中出現的名字裡也不乏攜爆款劇、經典劇的人,但其中也有頗受爭議、被質疑“是否有資格去抵制別人”的編劇。相關的調色盤在這裡就不做一一展開,只想再問一次:是誰於正和郭敬明抬上了這麼高的位置?

當初得知抄襲的我們有多氣憤,如今的我們就有多健忘。

是啊,何苦替別人操心?活在當下追自己的劇開自己的心豈不是更好?

慢慢的,越來越多的觀眾和讀者選擇“活在當下”,白天對他們嗤之以鼻、晚上點燈熬油地追著他們一手“創作”和策劃的作品。

他們被觀眾、被讀者選擇,他們有亮眼傲人的成績,他們自然就受到資本的青睞。

既然又扯到資本,那麼這111位今天所做的事,是不是就意味著蚍蜉撼大樹?是不是註定會像幾年前那樣熱鬧幾天就悄無聲息?

在剛剛過去的12月18日,中國視協電視節職業道德建設委員會在北京成立。會議上通過了一條規定,其中的關鍵詞是“失德”。

那邊拉起紅線,這邊拉起戰線,不知道這兩件事的背後有沒有關係,但或許於正的那句“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就要成為過去時了。

又或許,這不過是再一次的一場遊戲一場夢,無休無止不會醒。

4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追不回的30公斤沙特珠寶:沙特外交官穆罕默德直言泰國人是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