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有著4500多年曆史的文明古國。
近些年,印度靠著世界第五大軟體國地位,刷了一波存在感,有人說如今的印度已經走上快速發展之路了,不過亦有人說印度其實還沒有完成工業化,甚至還錯失了工業化機會。
我們都知道印度之前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而且正趕上二戰時期英國被德國打的心力交瘁,它便成為少數沒有經過暴力革命就取得國家,自然也繼承了英國留下的工業基礎設施。
當時英國給印度留下了亞洲地區最發達的工業體系,比如鐵路里程、鋼鐵產量等,都不是那時的中國可比的,在一定時期內,印度也憑藉著這些"遺產",在工業化方面初步取得成效,比如建設了百萬噸級的比萊鋼鐵廠,印度人對未來也充滿希望,相信一定會成為亞洲最先完成工業化的國家。
但如今的印度,並未像曾經預想的那樣,順利走上"亞洲之巔"的位置,反而在追求工業化的過程中,錯過了第二次工業化浪潮,也沒有抓住歐美國家產業轉移的機遇,到如今也沒有完善的工業化體系。為何現實與理想差距如此之大呢?印度是怎麼錯過了工業化的呢?
很多經濟現狀,都可以回到歷史去尋找原因,印度錯失工業化的答案,也藏在印度這幾十年的發展歷史之中。
革命不徹底工業化處處受阻1948年,英國頒佈法令實行印巴分治,同一年成立印度自治領,1950年印度共和國成立,同時也成為英聯邦的成員國,這便是印度獨立的經過。
不難看出,印度的獨立沒有戰爭,沒有暴力,而是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權利交接,人們稱這種方式為"小清新"革命,雖然沒有流血,卻也留下了一個隱患,未能清除封建生產關係,以及一些落後階層,反而給他們提供機會,進入執政者,便為工業化的程序埋下了不定時炸彈。
我們熟知,農業支撐工業,工業反哺農業,以此形成良性迴圈,所以想要實現工業化,就必須要進行土地改革。
印度土地制度,將地主的土地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為國家代管,而沒有土地所有權,另一部分則是由地主自主經營,可以世襲。
而官方實施的政策是,國家贖回那一部分由地主代管的土地,由地主自由經營的便還是地主所有,執行政策的人本身代表地主階級利益,在執行政策時就打了折扣,再加上右翼政黨稱政府侵犯了個人財產,以過低價格贖買等,導致推行土地改革的時間耗時過久,最終給了他們足夠的時間侵吞國家土地。
最終,耗時10年之久,政府只收回了1.7億英畝土地,不到總耕地面積的一半,依舊有四分之一的農民沒有拿到土地,在拿到土地四分之一的農民中,土地也只有百分之一,反而擁有1000英畝以上土地的地主非常常見。
土地改革不徹底,導致印度依舊處在落後的農業生產方式中,從而無法給予工業支撐。
在1969年之前,印度全國存款的85%被私有銀行佔據,且它們還佔據了全國84%的貸款,換句話說,印度還未將大型銀行國有化,無法將錢掌握在自己手裡,政府根本無法控制資金流向,所以再恢弘的工業藍圖,都只是紙上談兵。
而這個結果,也是因為印度當時並行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市場經濟又有壓倒性優勢,而市場經濟的主導者則是一些財閥集團或私人資本,他們更喜歡投資輕工業,導致資本稀缺的重工業更加缺錢;同時政府放任糧、棉等消費品價格上漲,讓這些人牢牢的將財富掌握在自己手中。
自古以來,凡事改革,必會觸及一部分人的利益,也會得到一部分人的反對,如果執行政策的人就是利益被侵犯者,改革自然無法徹底推行,所以工業化之路處處受阻。
政府妥協工業化目標不清晰當面臨阻力時,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壯士斷腕,徹底清除阻礙力量,要麼不斷妥協,從結果上來看,印度政府選擇了妥協。
在土地革命受挫之後,印度政府開始宣傳"綠色革命",而基本策略是放棄徹底土地改革,從而想利用農業機械、最佳化糧食種子以及肥料等方式,來增加土地糧食產量,期望能達到糧食自給。
只不過這些都需要錢,於是印度政府一邊跟歐美國家借款,一邊將僅有的錢都投到土地肥沃的地區,期望能快速得到一個結果。
確實,一番操作之下,糧食產量有了提高,甚至出現了個別地區農業發達,但大部分地區農業效率仍舊很地下,農村勞動力得不到解放,又何談支撐工業呢?
緊接著,印度開啟了網際網路革命。印度人覺得自家的工業實在差歐美地區太多,就想來個彎道超車,從網際網路入手,讓印度騰飛,進入21世紀,這相當於小孩子還沒學會爬就想學會走。
確實,印度如今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五大軟體國,對印度的整體經濟實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只不過這卻加重了印度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狀況,失去了第二產業工業的支撐,第三產業的繁榮也註定不會太長久。
回溯印度的歷史,可以發現在工業化目標受阻之後,印度的政策逐漸偏離了工業化之路,最後直接跳過第二產業發展服務業,雖然眼前的路好走,卻註定走不了太遠。
人口素質無法支撐工業發展工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當農業效率提升後,人們才能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支撐工業的發展。印度農業未能全面發展,未能有足夠的勞動力進入工業,其中高素質人才更少。
印度如今還維持種姓制度,低種姓人口生來低賤,連入學都成為一件難事,同樣大部分農村貧窮人口要麼入學困難,要麼就是隻能上個小學。
雖然印度實行十年義務教育,但四五年級的入學率不足60%,五到八年級的輟學率達到50%,可想而知能進入高等院校學習的人就更少了,也就是印度其實人口還處在素質較低,文盲基數龐大的尷尬境地,空有龐大的人口,卻無法將其轉化為優勢。
從我國工業化之路就能看出來,最初需要大量勞動密集型人才,隨著工業化程序的推進,需要更多文化素質較高的技術型和管理型人才,人口素質是工業化路上非常關鍵的一環。
革命不徹底為工業化留下阻礙,在阻力面前無奈妥協,讓印度工業化佔據優勢而發展緩慢,農業效率低禁錮了勞動力,社會矛盾讓人口素質長期低下,無法支撐工業發展,才導致了印度一再錯失工業化道路。
實際上在印度這片土地上一直未能出現一個強大的王朝,歷史上分裂的時間大於統一的時間,中央集權統治在這裡從未貫徹過,所以這裡邦國林立,民族眾多,卻並未形成統一的國家意識。
反而有著種姓矛盾、宗教差異、語言差別等,這些都讓印度人難以同心協力,圍繞一個國家目標而奮鬥,反而無數個狹隘的小集團爭奪利益,加速內耗。
不得不說,印度工業化的道路還很遙遠,加強政府的凝聚力,也是印度很迫切之事,只有集中力量才能幹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