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好命?
好命,按照我們世俗的觀念,就是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從小衣食無憂。
其實不然,這幾年我們遇到了不少家庭優渥的富二代,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父母命格好,大運好,層次都比較高,而他們自己命格都很普通,甚至連大運都差。
這種反差像極了那些父母是211,985畢業的高材生,自己孩子是三本畢業的家庭。
大家可能會不解,就算富二代命格一般,但父輩的財富和祖蔭都在,只要繼承家業不就好了嗎?命能差哪裡去?
這裡實際上有2個問題:
1、家族有錢,並不代表他能掌握財富。
有些二代看似光鮮,其實從小到大的生活選擇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花點錢父母手機馬上會收到信用卡賬單,買個東西都要報備的生活,這種生活也挺憋屈。
2、有些二代雖然家境富裕,但從小被寵溺長大,精神教育和財富一點都沒有學到,長大後紈絝固執,揮金如土。
還有些是父母關係不合,他們成長在一個衣食無憂,但完全沒愛的家庭裡,終日誠惶誠恐。
比如電影《新警察故事》裡,吳彥祖飾演的富二代就是這樣,家裡有錢有勢,內心卻缺乏關愛,最終走上了極端。
這種一般和父母關係緣淺的人,就算家裡有錢,他本人也很難有幸福感,屬於六親緣薄的命格。
這些問題,不同人有不同看法,但在我看來這樣的命格實在談不上多好,他們只不過是出生在一個世俗意義上的好家庭裡,被人們誤以為是好命。
我們認為的好命格要具備這兩點:
一是全域性能量平衡,流通順暢;
二是忌神突出,喜神有力。
所謂的能量平衡,流通順暢,先天來講,就是八字裡沒有嚴重的衝戰,組合不極端。
能量之間的流通轉化,可以提升一個人在面對困難和兇險時,看待事物的看法和格局。
對應到生活裡應該是從小生活在一個有愛的家庭裡,長大後遇到一個適合的伴侶,雖然沒有很富裕,但孩子聽話,家庭和睦。
(其實方一凡是三個家庭中最幸福的孩子)
身邊常有貴人指導幫扶,各方面都很協調,這樣的人不管是生在什麼階級,什麼家庭都是不錯的命格。
就算遇到了什麼難事,自己也能排解和應對,不僅能輕鬆過關,還可能因禍得福收穫不少,不會和大部分人一樣自己和自己過不去。
忌神突出,喜神有力,通俗來說就是這樣的人,會把有限的精力放在自己的閃光點上,利用自己最強的那幾道能量,創造出別人無法超越的成就。
比如說有些人做事能力不行,也不夠有擔當,但就是命裡婚姻特別好,他在某個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遇到一個各方面都不錯的伴侶,從此有人拉了他一把。
一個人只會幹一件事,這是命,是天定和不可改變;
一個人把這件事幹到極致,這是運,是機遇和努力。
什麼是“運”?
我們說到“運”,往往都會加一個勢,所謂運勢,就是無論你是個什麼物件,面對命運的潮水,你只能迎合和跟隨,並不能改變不了它的方向和走勢。
雖然改變不了,但規律我們還是可以摸索的,古人探究命理,也無非就是探究規律。
潮水會月球和太陽引力作用下,形成周期性的漲落現象。
漁民可以在落潮時出海,在漲潮前回港,這樣即避開了大風大浪,還能提升捕撈量。
人的運勢也一樣。
我們可以在風浪來臨前上岸,等順風順水時再下海,大廈固然要傾覆,但盡一盡人事,也是可以降低損失的。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無論是好運還是差運,都是不斷積累和提升的過程,區別是他們來到時間。
人生的主體運勢,就是命理中的大運,大致的走勢為五年一小運,十年一大運,每個人的大運都有著各自的特點和命數。
張愛玲說的“出名要贊早”,指的就是早運好的人,早運雖然容易出頭,但永續性差,容易飄。
比如傷仲永的例子就說明了後天教育對一個人能否成才,至關重要。
神童和天才,如果沒有適當的環境和不斷努力,也會墮落為庸人。
因此靠著天賦出名早也不見得是好事,想想也挺毀人的。
有些人是中年走好運,屬於厚積薄發,符合我們儒家所講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這是我們認為一個正常的狀態。
左宗棠,15歲就已經在長沙府試中獲得第二名,18歲拜會著名學者賀長齡,可惜時運不濟,之後他三次赴京會試,都不能及第。
1852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湖南巡撫張亮基招募大量人才,40歲的左宗棠入總督府執事,仕途開始一路上升,也算是晚年無憾。
有些人是晚運好,傳說姜子牙72歲出山拜相,85歲率軍伐紂,看似是時來運轉,其實是個勞碌命,本該安享天年的年紀,卻帶著大部隊東征西走。如果不是身體底子好,死在戰亂途中,恐怕屍首都難回故里,可見晚運旺並不是好事,晚運安詳平穩才是真的好。
“命”和“運”是一陰一陽的代表,前者是既定的,無法改變,後者可以透過人為干擾的方式調整預期,達到趨吉避凶的作用。
我們每個人認知命運,學習命運,甚至改變命運的過程,都是不斷的陰陽互動的過程。
因此學命而不信命,是無知;
學命而不改命,是迂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