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總結2020年
要總結2020年,多災多難一詞最合適不過。
這一年,我們經歷了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我們經歷了災難性的特大洪水,我們經歷了經濟下行,本以為難熬的2020年會過得十分漫長,可時間飛逝,轉眼間2020已所剩無幾。
2020年是農曆庚子年,全年共有366天,52周零2天。在這52周裡,至少有10周的時間是在家裡度過的,也就是說今年有五分之一的時間在居家隔離。
在剩下五分之四的時間裡,基本都用於工作之上。
2020年除夕剛過,疫情驟然而至,出行不成,只得居家隔離。
原計劃在家過幾天年便去新疆找工作,疫情打亂了計劃,不得不待在家裡,如同廢柴一樣,滿心歡喜無憂無慮地享受著吃了睡睡了吃的生活。
忙碌之時,總渴望擁有閒暇的時光,在完全由自我支配的時間裡,可以盡情去做想做的事情;而在閒暇的日子裡泡久了,又會徒生悲涼之感,人生的虛無和生命的空洞會讓人憎惡空閒的時日,自身的惰性一再阻礙一個個計劃的實施,對自己的厭惡逐漸上升,直至達到頂點,然後情緒如大廈崩塌。吾生有涯,很多事情不能推倒重來。
居家隔離,應是彎道超車的好時機,卻沒能好好抓住這個不可多得的機會,大好的時光多被浪費殆盡。在家隔離的一個多月裡,除了看電影電視劇外,就是看書寫文章。
看過的值得一提的電影有許鞍華的《天水圍的夜與霧》、《半生緣》,羅啟銳的《歲月神偷》,張徹的《獨臂刀》,吳宇森的《豪俠》,高志森的《南海十三郎》,杜琪峰的《柔道龍虎榜》,謝衍的《女兒紅》,畢贛的《地球最後的夜晚》,刁亦男的《白日焰火》。
羅伯特·澤米吉斯的《超時空接觸》、《回到未來》(三部曲),阿蘭·葛斯彭納的《海蒂和爺爺》,傑茜·尼爾森的《我是山姆》,昆汀·塔倫蒂諾的《金剛不壞》、《殺死比爾2》、羅曼·波蘭斯基的《鋼琴家》,約翰·李·漢考克的《弱點》,丹尼斯·維倫紐瓦的《銀翼殺手2049》,蒂姆·波頓的《剪刀手愛德華》,埃爾莫·紐加農的《一九四四》,馬丁·斯科塞斯的《好傢伙》,安東·梅格爾季切夫的《絕殺慕尼黑》。
小津安二郎的《麥秋》,是枝裕和的《奇蹟》,北野武的《壞孩子的天空》,黑澤明的《蜘蛛巢城》。
看過的值得一提的電視劇有:《長安十二時辰》,《人民的民義》,《風騷律師》(一二三四季),《西部世界》(一二季)。
看過的值得一提的紀錄片有:周軼君的《他鄉的童年》,金鐵木的《神秘的西夏》。
看過的書有:法律方面的書籍《木腿正義》、《觀念的水位》、《法的門前》、電影書籍有徐皓峰的影評集《刀與星辰》、塔可夫斯基的《雕刻時光》、另外翻閱了王小波的雜文、李鵬承的雜文。
講真的,如果不考慮生計,非常願意一直保持這樣的生活狀態,看書觀影寫文章。如此看來,從事學術型的工作倒是挺適合我的,但是缺乏能力支援,只能將其視為一個理想,努力掙錢,爭取早日退休,過上愜意悠閒的生活。
4月份解封,4月4號坐上開往烏魯木齊的火車。原本計劃是去伊犁找工作,但不知那邊是否解封,退一步先在烏魯木齊找工作。在烏市面試了兩家律所,一家試用期間工資兩千八,後面三千,一家兩千,都不是很高。
打電話問了伊犁的律所,他們說外來人員不隔離,便去了伊犁。
面試了好幾家律所,工資從八百到一千多不等,並且律所規模都不大,所裡基本都是本地人。
在伊犁,與女友短暫見了一面。
再次返回烏市,內心有些波動,一度陷入是否適合做律師的自我懷疑當中,甚至還在網上買了公務員考試用書。
身居斗大的出租屋內,前途未卜,心情自然是十分低落,不敢面對家人電話裡的關心,最可悲的是大學畢業已經拿上法律職業資格A證的我,竟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樣的工作,或者說我適合從事什麼樣的工作。
其實,捫心自問,最想從事的工作應該
是這樣的狀態:不過多與人打交道,雙休不加班,有充足的時間留給自己獨處,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但是事與願違,為了謀生,不得不做出很大的讓步。
於是,有四個選擇:報考兵團的三支一扶、報考新疆的公務員、繼續去律所面試、面試法務。
已經報名兵團的三支一扶考試,距離考試還有半個月,為了避免吊死在一棵樹上,又去面試法務。
之所以沒有去律所面試,是因為實習律師第一年的工資實在太低,只能養活自己,律師行業的三五八定律也在時刻提醒我這一行業的艱辛,買房、買車、結婚以及為父母減輕擔子這些事情更是無能為力,遙遙無期。
幾家法務面試下來才發現,法務的工資僅僅比實習律師的高一千多,但與律師相比法務這一職業很快就能觸到天花板,而且需要天天坐班,思來想去,最終還是選擇去律所面試。
最後沒有參加公考最主要的原因是這裡的公務員太累,全年幾乎無休而且不好辭職,與女友商議達成的共識是不要報考。
人的一生由無數個選擇組成,很多時候難的不是做出選擇之後該如何前行,難的是要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內心經歷一番掙扎權衡,一旦自己做出選擇,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也就變得簡單了。在四個選擇中,最終還是選擇了做律師。
在下定決心做律師之後,一心去律所面試,當時既沒有過多得貨比三家,也沒有仔細整理自己對律所和帶教律師的要求或者說期許,唯一的考慮是離當時租的房子近一點,因為重新租房又得花錢。
5月19號進入現在上班的律所,5月27日辦理實習律師證,幸運的是遇到一個好師傅,不但在業務上得到他的細心教導,生活上也承蒙他多方關照。
剛入所,做了一個多月最低端的工作,列印檔案,影印檔案,掃地拖地,幫師傅把他手寫的東西敲進電腦(他從不用電腦)。
七月初,才開始接觸少量的律師業務,如遞交材料,寫訴狀、申請書等,去法院立過兩個執行案子。這樣的工作沒有持續多久,烏市又發現感染者,7月16號全疆封城,全民居家隔離。
居家隔離四十多天,又回到了廢柴狀態,做飯、吃飯、打遊戲、睡覺、看電影,歲月還算靜好,但是都被無情揮霍殆盡。這段時間,沒怎麼看書,電影也看得少,故不細表。
再次上班已經是9月3號了。
國慶陪女友待了一週,回來繼續做打工人。
或許是受疫情影響的原因,師傅的客戶較以往少了很多,平時工作不是很忙,真正忙碌的日子屈指可數,雖然不忙可週末還在上班。
9月3號之前,週末只休一天,之後便一天都沒有,即使沒事可做師傅也讓到辦公室去,因為隔離期間雖然沒有上班工資照常發了。
今年工作還算順利,但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一、粗心,這是一個從小到大不斷犯的毛病,明知道做事很粗心,但還是會因為粗心而犯很多錯誤;二、膽小,有時候怕出錯,做起事來反而畏手畏腳;三、學生思維,不論是思考問題還是做事,都沒有跳出學生思維;四、死板,思維不靈活,做事生搬硬套;五、不會社交,不會交朋友,缺乏社會經驗;六、不會獨立思考,缺乏己見;七、對法律知識的學習較少,書籍看得少;八、被動,不敢主動做事;九、做事不強勢。
工作之後,電影看得少之又少,每晚臨睡前會翻一翻書,主要以電子書為主,熄燈在手機上閱讀對眼睛不好,希望以後注意,或者可以買個電子閱讀器。
看書存在很多問題,一是找不到合適的書,不知該看哪些書。
二是挑好的書往往看到一半就放棄,看不下去的原因主要是懶惰,還有就是有些書的很費腦子,而我讀書過於功利,總想立竿見影,看一本書就想馬上從中獲得於己有利的東西,我已不是從前那個少年了,回想高中,那時候晚上鑽在被窩裡看書或者白天逃課去新華書店看書的狀態實在太純粹了,那時候看從未想過在書中獲取好處,只是出於喜歡才去看書。現在看來,只要先你認認真真看完一本,你想要收穫的東西自然會來找你,而當你費盡心機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從作者的字裡行間索要好處時,反而會找不到想要的東西。欲速則不達,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三是無錢買紙書,看電子書的效果不佳,總喜歡躺在床上拿手機看書,沒看多久睡意便阻斷閱讀,扔下手機,很快入睡。
這一年正在逐漸疏遠愛好,書法、攝影、電影、閱讀都在疏遠,這可不是好現象。希望不要做工作的囚徒,要明白的一點是,工作是為了生活,但生活遠遠不止工作,人生苦短,如露亦如電。生活裡還有更多有趣的事情等著去發現,還有其他事情等著去做。
這一年,女友總說對她沒有以前好了,我也意識到了,總感覺時間匆匆,總想著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做一些提升自我的事情,卻忽略了陪女友聊天就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其實現在回頭來看,很多時候做的事情只是表面上看上去很努力,或者只是間接性的努力,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最難的是堅持下去,最缺的是一顆恆心。對她的關心並不完全要用金錢去體現,哪怕沒有錢,真正的關心別人照樣能夠感受到。
這一年,身體上最大的收穫是十二指腸炎好了,雖然沒有去醫院檢查,但是自己感覺已經沒有幽門螺旋桿菌了,現在吃飯時基本感覺不到噁心,唯獨吃早飯時略有噁心嘔吐之感,與以往相比好了很多。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消化不好,時而便秘時而腹瀉,吃再多東西也不見長肉。現在仍是一副瘦弱的軀體,好似營養不良一般。
現在身體上最大的病痛是肩周炎頸椎病,白天伏案敲字,晚上痛得厲害,自打枕啤酒瓶睡了幾晚後,頸椎的疼痛驟減,肩膀的疼痛一直都在,很折磨人。
這一年,經常鍛鍊身體,但也只是淺嘗輒止,很少跑步,仰臥起坐最多,現在腹肌若隱若現,偶爾做俯臥撐、平板支撐、馬步,做深蹲時膝蓋骨節有不適之感。沒有持之以恆鍛鍊,主要是因為懶惰。
這一年,於我而言,還算普通,沒有大起大落,沒有過多遺憾,一切正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期待遇見更好的自己。
貳 暢想2021年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在此寫下對2021年的憧憬和規劃,待年末再來看看是否一一實現。
工作是生活的保障,當做好工作,第一要務是要克服工作中的壞毛病。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定要堅持鍛鍊身體,爭取明年年底體重達到65公斤。
不能停止學習,尤其是專業知識,其他方面的知識也要有所涉獵。書尤藥也善讀可以醫愚,看書最直接的目的是獲取能使自己變得更優秀的知識,所以不能停止看書。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唯學以致用,才能真正有所得,社會是一本大書,只有在社會中磨練才能快速成長,否則看再多的書也是紙上談兵。
提升自信心,改掉自我懷疑、自卑的弊病,強大的自信心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卑只會起到事倍功半的不良效果。
多關心身邊的人,尤其是家人和女朋友,和女朋友遠行一次,長這麼大還沒有去過南方,若有機會,就去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