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寡民的國家,寮國是典型。一般而言,小國寡民的國家很容易發展經濟,像歐洲很多的小國家,人口數量和國家面積遠遠小於寮國,但是人均收入卻很高,很多都位於世界前列的發達國家,比如瑞典,梵蒂岡。
如果寮國實施更加優越,更加符合國情的社會主義制度,其實只要稍微努力一點,發展成一箇中高發展的國家應該是小事一樁,不成問題。但是直到現在,寮國的人均GDP不僅落後於同層級的社會主義國家古巴,甚至連一些非洲的國家都比不上。
但是寮國從建國以來也沒有實施過閉關鎖國的政策,也沒有遭受國際上其他國家的經濟制裁和封鎖,相反很多國家還對寮國伸出了援助之手。那為什麼本為中心的寮國被邊緣化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成也位置,敗也位置寮國的國土面積為23.68萬平方公里,是中南半島北部的內陸國家,北部與中國相連,南部緊緊挨著柬埔寨,東部與越南為鄰,西北部是緬甸,西半部是泰國。
寮國地區地處熱帶地區,全年雨水量充沛,加上地理位置優越,十分適合發展農業,尤其是適合水稻的種植,在這種先天條件下,寮國應該有很好的發展。
但實則相反,寮國的農業發展並不順遂,儘管寮國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是他卻並沒有好的發展條件。寮國雖然水資源充足,適合發展農業,但內陸地區80%都是山地和高原,平原面積極少,國土面積和我們國家的雲南相當,但是寮國的耕地卻只有100多萬公頃。
崎嶇多變的地形造成了寮國的交通十分困難,國內交通主要以公路、水路和航空運輸為主,在寮國,甚至都沒有完整的鐵路設施建設,只有首都永珍和老泰之間的一條三公里長鐵路。
加上隨著近代航路開闢的發展,寮國並沒有意識到海岸線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周邊的國家緊緊的封鎖住了寮國的內陸領土。
當寮國回過味來,意識到海洋的重要性之後,才發現自己深深陷在了內陸地區,海洋成為了他們遙不可及的夢想,因此寮國連一個港口都沒有,有的國家想在寮國發展投資,但是物資的運輸都成問題。
二:戰爭導致經濟落後一個國家的貧窮,並不是某一個原因導致的,就像寮國的落後,並不只是他的地理位置影響的結果,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寮國地區常年遭受戰爭的破壞。
1893年,法國相繼入侵寮國,暹羅等國家,同暹羅國王簽訂了《法暹條約》,將湄公河以東的寮國領土割讓給法國,寮國一直屈於法國的統治直到1954年,在法國統治期間,法國的殘暴統治就激起了寮國的反抗,國內大大小小的戰爭不斷。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寮國雖然成功的獨立建立了國家,但是卻也陷入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戰爭泥沼。
先是越南戰爭,本來是美蘇兩個大國之間的戰爭,戰爭的主戰場還是越南,但是寮國受到的牽連卻是最大的,為什麼呢?
在越南戰爭期間,美國在寮國的領土上投下了8000萬顆沒有引爆的炸彈,對寮國的安全造成了極大的隱患。
屋漏偏逢連夜雨,寮國自此戰爭不斷。
除了寮國自己的內戰爆發,然後還要去抵禦越南發動的入侵戰爭,從1945年開始,直到1989年戰爭才算真正的結束。
數十年的戰爭,不僅破壞了寮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還對寮國的經濟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寮國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兼顧國內的經濟發展,因此戰後,重新建設基礎設施,甚至發展經濟對他來說都變成了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且國內的經濟也沒有找好合適的發展方式,這個時候去建設國家,對寮國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在這樣的環境下,寮國的經濟根本不可能得到好的轉變和發展。
三:安於現狀在建立國家之後,寮國也學習了我國進行改革開放的政策治理國家,積極的對外開放,尋求外資進入寮國,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但是幾十年都過去了,寮國現在依然是亞洲最為貧窮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和寮國人們的思想也脫不了干係。
寮國現在的經濟發展水平僅僅相當於我們國家改革開放初期,也就是六七十年代。
按理來說,寮國只有700多萬人口,地廣人稀加上國家政策,發展起來並不是難題,成為一個發達國家也都不在話下,但是事實卻恰恰相反,寮國到現在的人均GDP才僅僅2500多美元。
寮國的人們根本沒有享受過富有的生活體驗 ,所以他們也沒有想要積累財富的慾望,他們普遍安於現狀,別人想的是吃完趕緊工作,寮國的人想的是工作完趕緊吃飯。可以想到,閒庭散步才是寮國人最追求的生活狀態。
在寮國,每個月有一千塊錢收入,他們就已經覺得這是很可觀的工資了,大多數人都是過著領國家補貼的生活,即使這樣,寮國人也不會想著改變現狀,他們依然享受著中午開門做生意,享受著三十歲就退休在家頤養天年的清閒生活。
四:政府官員腐蝕寮國經濟以上也說過,寮國是一個非常貧窮的國家,甚至被聯合國列為全世界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寮國的財政支出很大部分來自於國際上的援助,因此在寮國,公務人員的工資非常低,一般的公職人員的工資僅有1000元左右,部級幹部的工資也才2000-3000元,基本的生活基本都難以保障,更別說他們需要結婚生子了。
但是在寮國,大街上的豪車並不少見,豪華住宅也比比皆是。這和寮國政府灌完的腐敗不無關係,這些政府人員利用手中的權力,貪汙受賄,有的甚至直接公開索求,政府部門之間相互相仿,貪汙受賄成為寮國政治的一大難題。
但是當局卻沒有能力可以解決,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寮國的經濟秩序,被政府官員腐蝕。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寮國的警察,並不會根據規定來收取懲罰的金額,而是隨意收取罰款,處理違章車輛和違章人員都是隨時收取費用的。
如果遇上交警的查扣,只需要給警察五萬寮國幣就得以放行,警察並不會給你任何的手續,因此罰款的去向並無法得知,很大情況下都是警察私下吞收了。
五:結論寮國本來應該可以好好的發展,藉由外資也好,當局的政策也好,如果好好的發展,寮國應該也能成為東南亞地區的一個發達國家,但是地理環境的影響,讓寮國的發展受到重重製約。
儘管有政策吸引外資,但是基礎設施的落後導致外資不願進入,種種原因的限制都造成了寮國的邊緣化。不論是寮國的選擇也好,還是寮國的無奈也好,寮國應該以發展作為國家的第一要義。
寮國的建設在現在依然是困難重重的,但是方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找到適合寮國國情的發展方式,改變國內的發展環境 ,改變寮國人追求清閒的意識,努力奮鬥,終有一天,寮國能夠甩掉世界最貧窮國家之一的帽子,成為亞洲一個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國家,成為真正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