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科學天才貝爾納說:“妨礙人們創新的最大障礙,並不是未知的東西,而是已知的東西。
納達尼·包德齊生於1773年,享年65歲。”他從懂事時起到10歲之間,大部分是以自修的方式學習,如拉丁文等,因此他能閱讀牛頓的《數學原理》。10年之後,他已經算是一位相當優秀的數學家了。他由於喜歡航海,又開始學習航海術。據說,在一次航程裡,他教導全體船員(包括船上的廚子)如何用觀察月亮與星座的關係來計算船舶的位置。
後來,他寫了一本非常經典的有關航海術的書。這對一個幾乎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的人來說,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你難道不這樣認為嗎?’!包德齊的確是個不畏艱險、克服重重困難的人。也許沒有人告訴過他:“要想當一名科學家,大學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訓練。”因此,他能不顧一切向前衝,並且用自學的方式得到各種必要的知識。對納達尼·包德齊這類的人來說,困難根本就算不上什麼,他從來就不會將它們放在眼裡。
那麼對於現在大部分人,是什麼限制了自身的成長?我認為是對自我認知的設限。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事情,有句老話叫天生我才必有用。這句話既然能一直流傳下來,就一定有它存在的必然性。就像美國旅館業巨頭康拉德·希爾頓(KonradN.Hilton)說的:“一塊價值5美元的生鐵,鑄成馬蹄鐵後價值10.5美元,倘若製成工業上的磁針之類就值3000多美元,而製成手錶發條,其價值就是25萬美元之多了。”人和生鐵一樣,你給自己怎樣定位,自己就價值幾何。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壁壘就是認知,別人對你的定位和否定,並不代表你真實的能力,或許只是自己沒有找準方向。最近流行的一段話,方向不對,努力白費。這段話概括的非常到位,只是怎樣找對方向,這點沒有人能給我們答案,因為最瞭解自己的人,只有我們自己。在當今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也給了我們相當多的機會。從古到今流傳的360種行業,演變到現在2萬多種行業,而且各行各業都是飽和狀態。那麼我們該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行業呢?首先我們不能三點一線的生活,及整天坐在家裡也不可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行業。我們要增加閱歷以及眼界,要學會及時接受新興產業,也就是與時俱進。
其次要多瞭解一些能接觸到的行業,看看自己是否會有獨特的感覺。當然在這之前需要對自己有一個大概的定位,比如你是一個內心豐富感性思維的人,可以接觸下創作設計類的行業。如果是性格熱情奔放喜歡與人接觸交往,可以試一試服務行業。如果你認為只有一身力氣,那麼可以試一試建築行業。而不管怎樣,不要給自己思維設限,人力有限想像無限。只要敢想又有什麼不敢做的呢?人生短短几十年,看似很長,其實時間轉瞬即逝。記住不念過往,不畏將來,過去的不必留戀,沒發生的不用擔心,把握當下。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素什錦年,稍縱即逝,半載青春年華,似沙漏般,彈指間,流在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