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隨著德國總理默克爾成功訪華,增進了中德兩國的政治互信,科技、文化、經濟等領域合作不斷深入,為新時期兩國關係注入了新動力,兩國全面合作伙伴關係提升到了新階段。31日上午,“中德經濟文化交流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順利舉行。

德國美因茨賓根大區負責人、賓根市中國事務代表克勞斯·西克,尼爾斯泰因市市長約翰·施密特、前市長托馬斯·君特、賓根工業大學校長克勞斯·貝克、 雅各布·格哈特葡萄酒&香檳酒莊集團Quattroporte皮埃爾·布斯、席勒建築設計公司Quattroporte馬庫斯·席勒、萊茵之父集團Quattroporte房心如等十一位德國政府官員與企業家代表,與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會長、深圳市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王亞萍女士,北京朝陽區僑聯主席曾旭、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主任龍登高、副主任邢菁華、祕書長伊巍、主任助理曲娜,山水丹青Quattroporte吳一平、法蘭克福大學經濟學博士姜巨集等二十多位中國經濟文化界代表和僑界代表,就中德經濟與文化交流合作舉行了專題研討。

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主任副主任邢菁華主持研討會

美因茨賓根大區負責人克勞斯·西克研討會上發言

美因茨賓根大區負責人克勞斯·西克發言中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表示由衷的敬佩,希望中德企業加強交流,增進合作。萊茵美因地區是以法蘭克福機場為中心,為德國經濟最強勁地區,大中小企業數量多,有很多世界科技領先企業。其中,當地一家生物製藥廠,員工有6萬人,年產值200億歐元。並在中國上海開設有分公司(現有中國員工五千多人)。歡迎中國企業家前來投資合作。

德國賓根工業大學校長克勞斯·貝克對清華大學優秀的教學體系表示了高度的讚揚,他表示,要向清華這樣的中國大學學習,加強交流合作。賓根工業大學十分注重人才培養,根據企業人才需求,設立不同專業並進行調整。企業高管與學校老師會同時出席每年的高校畢業生雙選會現場,以便形成最佳人才培養方案。

尼爾斯泰因市市長約翰·施密特詳細介紹了尼爾斯泰因的歷史人文、教育和經濟發展狀況以及每年舉辦的德國葡萄酒節盛況。

作為新一代華僑和優秀僑商,萊茵之父集團Quattroporte房心如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以及自己在德國創業和發展的歷程與心得,她希望以德國葡萄酒為媒介,增進中德友誼,共謀發展。

朝陽區僑聯主席曾旭表示,僑聯將“以僑為橋”,通過發揮海外友好社團組織和華商企業的作用,服務區域國際合作與交流,為促進區域“僑”服務積極助力,為海外華僑、華商牽線搭橋,積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會長、深圳市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王亞萍在發言中表示:中德文化經濟交流前景廣闊。特別是葡萄酒,既是美味,也是媒介。她希望中德加強文化交流,全面加強兩地商務合作和互訪互動,期待雙方未來能夠在文化經濟科技等領域展開更加廣泛深入的合作。

此次研討會正是為了更好地貫徹和實施兩國政府倡議,為中德兩國文化經濟科技提供務實和專業的交流機會,把握兩國雙邊經貿和投資合作機遇的前提下召開的。在研討會上,還舉行了“中德文化經濟科技百人行”計劃啟動和簽約儀式。

“中德文化經濟科技百人行”計劃由美因茨賓根大區負責人、賓根市中國事務代表克勞斯·西克先生代表賓根市政府,提議並牽頭賓根市轄區政府組織、企業,以及尼爾施泰因市政府、賓根應用技術大學、萊茵之父集團等德國機構,聯合中外華商會、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中國國際文化藝術發展交流中心、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北京朝陽區僑聯、山水丹青國際藝術中心等機構共同發起。

該計劃旨在聯合中德各界知名人士、工商企業、民間團體以及高等學校和科教文等社會各界組織,通過經濟文化科技交流、專業考察、企業協作等活動,為中德兩國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促進中德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的深入合作與共同發展,努力成為中德兩國經濟文化科技合作的有效平臺、文化橋樑以及友好往來與資源拓展的紐帶。

研討會現場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前後兩代世界頭號匪首,殊路同歸,中東要實現穩定前途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