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有位讀者老爺問龍馬君:幾部電視連續劇,就能把暴秦洗白了?
作為一個歷史作者,龍馬君很能體會到這位老爺內心的那種憤慨。幾千年來,秦朝一直是作為國人追求的仁政思想的反面而存在,對秦朝暴虐統治的否定可以說是深入我們文明的骨髓,一代一代的先賢透過否定秦朝來傳達自己對仁政的渴望,司馬遷的那句“誅暴秦,伐無道”成了我們民族對暴虐統治的最有力的控訴。而今,這一切似乎反過來了,無道的暴秦突然之間成了光輝萬丈的大秦帝國,怎能不讓這位深受傳統教育的讀者老爺憤慨?
饒是如此,這位讀者老爺的發問在龍馬君看來卻非常蒼白。
幾部電視連續劇是否能洗白暴秦呢?Of course,當然可以!
這位讀者老爺眼中的歷史是非常片面的,他覺得歷史就是一種真實,這當然是不錯的,問題是現實並非這麼理想,在現實中,歷史更多是一種觀念。
為何這麼說呢?首先,龍馬君要強調,這麼說並不是要否定作為真實的歷史,但是這種真實的歷史如果不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就毫無意義。歷史就好像領導眼中你的形象,真實的你如何並不重要,領導眼中的你才真正決定你的命運。
歷史也是一樣,歷史本質上是一種經驗,我們每個人從歷史中汲取營養並將其作為我們經驗的一部分——這也是人類較動物優越的地方,我們不光能吸取自身的教訓,還能吸取歷史的教訓。
當一種真實的歷史不被人們認同,它也就無法成為人們經驗的一部分併發揮作用,也就毫無意義。
也就是說,真正能發揮作用的歷史就是我們腦中被我們接受的歷史,它其實就是一種觀念。
比如關羽,他真的是忠義無雙嗎?當然不是,《三國志》裡的關羽疑點很多。但是這不重要,我們絕大多數人認為他忠義就行,他就成為我們經驗的一部分,在抉擇的時刻他會指導我們有些人做出忠義的抉擇:他們認為要像關羽一樣忠義。
那麼,人們觀念中的歷史是否真的那麼容易被虛構呢?以龍馬君的經驗,是的。
比如李自成,在真實的歷史上,關於李自成及其農民戰爭的記敘其實非常少,但是您翻閱網上的資料,李自成的經歷非常詳細,從家世背景到最後覆滅,一步一步就好像有位司馬遷那樣的史官在旁邊記述似的。
為何會這樣呢?因為這些資料很多來自於姚雪垠先生的名作《李自成》。而姚雪垠先生的這部《李自成》是小說,小說的意思大多數人都懂,可能懂的人越來越少了。
現在,姚雪垠先生的小說《李自成》實際上已經成了歷史。這麼說沒有任何非議姚雪垠先生的意思,姚雪垠先生並沒說那是正史。
再舉個例子,龍馬君寫過一篇關於查士丁尼瘟疫的文章,其中死亡人數的數字是龍馬君猜測的,沒有多少依據的純粹的猜測。現在,那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已經被百科收納,並被一些文章引用。龍馬君曾經向其中一位作者質疑死亡數字的真實性,他截圖了百科上的內容來反駁,龍馬君無言以對。
所以,千萬不要認為歷史不能被改變,秦朝的歷史也一樣。既然如此,與人爭論秦朝的是非功過根本毫無意義,因為爭論的基礎就不存在,你不能說服他去閱讀《史記》或者回顧初中課本,他也不能說服你去相信電視劇或者小說。
那麼問題來了,在這種改變中,到底什麼是有意義的呢?去開家公司吧,讓你的員工去看大秦題材的電視劇,給他們講秦國崛起的道理:公司就是秦國,你就是胸懷天下的秦王政,他們就是忍辱負重顧全大局一心盼著東出的赳赳老秦,您可以在你的公司實踐下商鞅變法,效果一定不錯,他們也會很支援。
本想學其他作者在標題里加上網友或者專家,無奈龍馬君既不是專家,也不想憑空冒讀者老爺們的名頭,就把自己掛上去了,如有不適,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