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快樂
說到李嘉誠,很多朋友的第一反應是“唉,這個人不是那個香港首富嗎?”“好像是號稱華人裡面最有錢的人”,沒錯,李嘉誠確實是香港首富,不僅僅是香港,李嘉誠還是華人首富,自從1999年被評為福布斯全球華人首富之後,李嘉誠就一直牢牢的佔據著華人首富的位置,而這一佔,就是十五年。不過李嘉誠可不像是新聞上報道的那麼簡單,除了華人首富這個身份外,李嘉誠還被英國女王親自授為勳爵,被比利時國王授位伯爵,更是憑著一己之力收購了英國的商業銀行,這是英國人第一次低下高傲的頭顱,讓中國人當了他們的老闆。
不僅僅是給英國人當老闆,李嘉誠還一度在英國投資總額高達4000億港元,所投專案更是覆蓋了衣食住行等英國人日常的一切必需品,這李嘉誠啊,不只在國內響噹噹,在外國也是一位牛氣沖天的人物啊。聽到這裡很多聽眾也許會有疑問了,這李嘉誠是不是有一個好爹呢?是不是在背後有一個富可敵好幾個國家的老爹在默默的支援他呢?這樣想你可就大錯特錯了,李嘉誠不僅沒有一個富可敵國的爹,他甚至連爹沒見過幾面,李嘉誠出身一個貧苦家庭,他爹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
從小就失去父親的李嘉誠性格十分要強,不願寄人籬下看人眼色,從剛開始的一個銷售員幹起,接著創辦了長江塑膠總廠,隨後入駐房地產行業,最後他所投資的長江實業集團更迅猛發展,最後被以超出原價值65倍的價格收購。
後來在華產業市值更是超過了1000億港元。從赤手空拳什麼都沒有的窮小子到資產遍佈世界各地的億萬富豪,李嘉誠用他的一生給我們上演了一出矮矬窮逆襲成為高富帥的戲劇。
我們要知道,成功是可以複製的,在李嘉誠極具傳奇的一生中,有很多是我們可以借鑑到的地方,比如他對未來經濟的投資中一直堅持著穩健之中緩慢發展,發展之中穩健為首要位置的發展原則,又比如他在資本運作的時候從不貪功冒進,把一個小小的“橙子”賣出了上億元的天價。
這些東西都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反覆學習的。
這李嘉誠啊,他父親這一輩確實混得不怎麼樣,可是祖上啊,那可是出了名的書香世家,李嘉誠祖籍是河南許昌,祖上出了一個叫李明山的讀書人,這在當時可是不得了的事情,當時的讀書人啊,一旦有了功名,隨便混個一官半職噹噹還是很容易的。不過這李明山也是命苦,出生在明朝末年這樣一個戰亂的年代,又值百年難遇的旱災,一家人不得不搬到個有著好水好山的好地方去。當時村子裡的大多數人都跑去了東三省,李明山一看,這不行啊,都去東三省,那東三省豈不是又人滿為患了,到時候還是不利發展啊,於是就帶著家人搬到了福建莆田去,這不,李嘉誠在先輩們的一個偶然舉動下,從一個土生土長的河南人變成了一個土生土長的福建人,後來又這李家又經過了幾次小的搬遷,李嘉誠終於成為了一個名正言順的潮州人了。
說來也有趣,這李嘉誠的祖上本事倒不見得有多少,臭毛病卻是一套又一套的,他的祖上曾有這樣的一條祖訓:餓死也不經商。嘿,要是看到了如今的李嘉誠,這些先輩們不知該作何感想。就在李明山舉家搬遷落戶福建後,各種問題也是不斷的湧現了出來,最首要解決的事情,就是一家老小的吃飯問題,當地土生土長的福建人是既有土地也有魚塘,日子過得是十分安逸,你李明山作為一個外來的河南搬遷戶,可是什麼都沒有啊。
我們說沒有條件的話,那咱們就創造條件,畢竟作為一個在河南老家也是響噹噹的讀書人,李明山在學術方面還是有一技之長的,最起碼孔孟之道、三綱五常這些基本理論還是爛熟於心的。於是這李明山就在當地開辦了一傢俬塾,可是,最關鍵的問題來了,當時的明朝舉國上下可沒有推廣普通話啊,你一個說著一口河南話的河南土著給一幫天天講粵語的孩子上課,這不是雞同鴨講嘛。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李明山還在為怎麼教福建人說好河南話而愁眉苦臉的時候,一場人禍降臨了,清兵入關了,這清朝計程車兵一到福建啊,是見人就殺,見東西就搶,李明山一看,不行,這得趕緊跑啊。又匆忙帶著家人跑到了廣東,落戶廣東的潮州,這也就是為什麼說李嘉誠的祖籍是廣東潮州了。李明山別的本事沒有,家風卻是十分優良,對幾個孩子的管教十分嚴格,甚至到了李嘉誠這一代,都能從他身上看到李家嚴謹的家風來。這就不由得讓人想起古人所說的“齊家、治國、平天下”,沒有一個好的家庭教育,就做不到齊家,更別說後面的治國平天下了,由此可見,李嘉誠在投資專案時的那樣嚴謹認真的態度,是從祖上這一輩一輩的家庭環境薰陶下養成的。所以說,我們看一個人以後能否有大的出息,從他的家庭教育就能夠看出一點端倪來。
獲取更多精彩
自李明山之後,後來的這幾輩人都沒什麼出息,直到李明山的第七代子孫李鵬萬的手裡啊,一度衰敗眼看著要破落的李家又開始輝煌了起來。李鵬萬很好的繼承了祖先作為一個讀書人的優良品質,將“餓死不經商”的祖訓執行的是徹徹底底,這李鵬萬從小天資聰穎,傳言他看一遍書就能將其一字不漏的背下來,除此之外,更是寫的一手好字,每年過節的時候,總有當地人找上門來讓李鵬萬給他們寫對聯,李鵬萬為人十分好客,對前來討要對聯的人是來者不拒,一來二去,李鵬萬在鄉里的名氣就漸漸大了起來。後來更是一舉高中進士,古代的學子一旦考中了進士,便可進京城做官了,這李鵬萬不僅僅是進士,因為考試的時候觀點獨到,看法新穎更是得到了皇帝的親自批閱,這樣的殊榮在潮州這旮沓地方還是頭一次見。
這李家啊,自此之後,就變成了正兒八經的書香門第,據說在李鵬萬高中進士的時候,當地人為了慶賀此事,在整座潮州城裡張燈結綵,披紅放炮,一連慶祝了三天三夜。李鵬萬最後做到了官場六部九卿中的一個職位,官職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市裡的一個縣長的位置。這李嘉誠祖上啊,也就李鵬萬當的官最大了。
自李鵬萬之後,李嘉誠的祖上一直定居在廣東潮州。後來因為戰亂的關係,廣東實在是待不下去了,李嘉誠的父親就帶著全家搬到了香港,這個時候的李嘉誠也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香港仔了。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李嘉誠的父親去世的早,當時的李嘉誠只有15歲,這放在現在就是個初中生,可因為他是家中長子的緣故,只能早早的擔負起養家餬口的責任。很多聽眾聽到這裡可能不禁會這樣想:15歲啊,一個15歲的孩童能幹什麼?這就要說到李嘉誠的過人之處了,我們說牛人之所以被稱為牛人,是因為他們在很多地方與同齡人相比,有自己的過人之處。
李嘉誠剛開始在茶館做堂倌,每天就是端端茶送送水,如果是普通人的話,一天也就是兢兢業業的把自己份內的事情做好就行,可是李嘉誠他就不一樣了,在茶館做了一年多,越來越覺得這一行沒什麼前途了,於是就改行去鐘錶行業學做手錶,當時的香港乃至全國,在鐘錶這一塊有著很大的空白,李嘉誠一看,哎,這做鐘錶有錢賺啊!
元旦快樂
年僅15歲的李嘉誠就清楚的認識到: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鐘錶行業會在香港有著很大的市場。說幹就幹,李嘉誠辭去茶館堂倌的工作,開始到鐘錶店做學徒,最開始他不能接觸到鐘錶活計,只能從跑腿打雜開始幹起。李嘉誠懂得抓住機會,他利用打雜的間隙和師傅學手藝,不到半年,聰明伶俐的小嘉誠就學會了各種型號的鐘表裝配。
正當李嘉誠在中南鐘錶公司做的順風順水的時候,他又果斷辭去了這個工作,開始做起五金推銷的生意。當時的中南鐘錶公司是香港的鐘表業老大,有著無限的發展前景,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李嘉誠會離開這收入穩定、安逸的環境,去做風裡來雨裡去的推銷員。這就是我們眼界的狹窄了,17歲的李嘉誠不滿足與安逸的生活,他想挑戰自己,想做更大的事業!
現在想來,李嘉誠與我們的差距還真是不少,當我們還在讀高中的時候,李嘉誠就有那樣卓越的遠見和孤注一擲的魄力了!我想大家在年輕的時候,可能都有過要跑去創業的想法,很多人都想透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成功,獲取他人的認可,可是真正到了要邁出那最關鍵的一步的時候,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退縮,畢竟不是每個人呢都像李嘉誠那樣,即使揹負整個家庭的生存問題,仍然有改變自己人生軌跡的勇氣和魄力。
所以說啊,我們之所以達不到李嘉誠那樣的高度,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該改變的年紀沒能力去改變,在該犯錯的時候沒勇氣去犯錯,想改變但又怕犯錯,這就是很多人一輩子碌碌無為的原因啊。在決定你未來人生模樣的十字路口前,我們要敢於冒險,敢於在前途未卜的時候,做出人生中最重要的選擇。這個小年輕是如何從一窮二白髮展成香港首富的呢?
元旦,即公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