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藏市場上,張宗憲一直都以敢進勇退的性格,吸引了收藏家的關注。雖然已經八十多歲了,不過他當年懷揣24美元,勇敢闖入收藏界的佳話,至今仍然被人傳為美談。從瓷器收藏到繪畫藝術品收藏,張宗憲輾轉騰挪,身家已經超過數億,由他創辦的雲海閣,收藏品更是星羅棋佈,吸引了無數玩家的目光,成為了行業的一面旗幟。
一、出生於收藏世家出生於江蘇蘇州的張宗憲,從他的祖父開始,就已經和古董收藏結下了不解之緣,尤其是他的父親張仲英,曾經在上海開設了聚珍齋,在外灘擁有很高的名氣。在這樣的家庭環境當中,張宗憲和他的妹妹受到了文化藝術的薰陶,為他們進入古董收藏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成年之後的張宗憲,懷揣24美元來到收藏市場打拼,憑藉自己的勤奮和努力,張宗憲很快開辦了自己的古董店,併為它取了一個古色古香的名字永元行。當他的生意做得紅紅火火的時候,張宗憲也曾經涉足首飾品加工,不過卻因為遭遇搶劫,不得不退出這一行業。
二、文物拍賣第一人在1968年的時候,國內尚無人知道拍賣會這件事情,而張宗憲已經出現在倫敦拍賣會上了,他也成為了第一個出現在國際拍賣會上的中國人。眼界開闊了之後,張宗憲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將傳統書畫以及玉器等藝術品,悉數收入囊中,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積累。
雖然張宗憲參加了無數次的拍賣會,不過讓他賺得盆滿缽溢的,仍然是參加仇焱之的遺產拍賣會,因為在這次拍賣會上,張宗憲以較低的價格,獲得了一批質量上乘的明清瓷器。幾十年之後,當張宗憲將這批瓷器賣出的時候,價格翻了數萬倍。
三、以藏養藏,敢進勇退對於張宗憲來說,雖然在瓷器收藏當中,獲得不菲的收益,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收藏家湧入這一行業,導致瓷器收藏的利潤被嚴重削弱。看到這樣的情況之後,張宗憲急流勇退,不僅將自己收藏的瓷器悉數賣出,而且及時轉入並不被人看好的書畫收藏領域。
雖然在剛剛開始的時候,張宗憲因為不熟悉這一行業,收藏了一些贗品導致血本無歸,不過他並沒有放棄,憑藉自己的刻苦鑽研,最終成為了一位書畫鑑定專家。在拍賣會上,他不僅將張大千的《靈巖山色圖》收入囊中,同時也將陳逸飛的《潯陽遺韻》成功拍下。
敢於拿天價收藏書畫作品,更敢於將自己的收藏品悉數賣出,這對於張宗憲來說,就是自己以藏養藏的策略。如今的雲海閣收藏品琳琅滿目,與張宗憲的收藏策略不無關係,這對於其他的收藏家來說,同樣具有借鑑意義。雖然張宗憲的收藏過程讓人歎為觀止,不過回想起來,他也是從一點一滴開始的,因而並不是不可複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