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技能改變生活#

2017年7月4日,正值盛夏,根據亦舒同名原著改編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登陸東方衛視,或許是小說本身出彩,加上陳道明這樣接戲嚴苛的大咖客串加入,由靳東、雷佳音、馬伊琍、袁泉等戲骨的精彩演繹,使得這部劇的熱度不亞於盛夏的氣溫。截至2020年12月23日7點,該劇僅在騰訊影片的播放量已達81.1億次。

觀劇也好,觀影也罷,我一般不看劇評影評,因為大多言論都無法抵達、觸及內心,直到我拜讀了盧悅老師寫的這篇《電視劇三觀盡毀,卻道出了愛情最殘酷的真相》。輔以情感心理諮詢相關知識,對這篇文章的理論線條更加明晰。

文章談及三觀考量

本文第一句話,即引言,出現關鍵詞:道德評判,我立刻想到閱讀書目之一《非暴力溝通》中,涉及道德評判的內容,在該書第二章《是什麼矇蔽了愛?》。道德評判屬於作者定義的“異化的溝通方式”,即從自己三觀的角度和立場出發,不符合自己三觀框架的人和事,一律被定義為不道德的或邪惡的。

文中盧老師開門見山,將劇版結局定義為最好的結局安排,因為不破不立。破,是指結局不符合很多觀眾傳統意義的心理預期。破除傳統,才能建立更貼近心理學分析的結論。

唐晶的三觀,破!她這種邏輯是:將閨蜜和男朋友私有化後,我的個人財產,別人不能碰,更不允許我的熟人碰也不允許碰我的熟人。有點拗口,但很常見。常見的典型類似心態就是:很多人可以接受、羨慕陌生人的一夜暴富,卻無法接受、嫉恨熟人的飛黃騰達。每個人層次不同、角度不同,道德評判標準自然也因人而異。將自己的道德框架強加於人,稍不如意,就橫加指責,這本身就是一種不道德的做法。所以,今後再遇到類似閨蜜和自己男友走到一起型別的案例,我們就知道該如何分析才更符合情感心理諮詢的專業水準。

文章論及情感分層

情感分層是本文濃墨重彩的部分。該部分中,文章論證了保護層與真我核心層的差異帶來的衝突。同時,作為論據,著重對比分析了劇中人物:羅子君、賀涵、唐晶的保護層以及真我世界。這一部分內容,既接地氣又具水準,既是三觀內容與療愈過程的溫和過渡,又是其交叉部分的完美融合。

文章談及療愈過程

分析了衝突所在,接下來出場的就是療愈過程。對四位主人公的心理問題分別做出診斷後,文章指出,保護層的蛋殼,必定有被打碎的一天,在那一刻真我破繭而出。看似失去很多,卻也受益匪淺。所以劇中主要角色,既是loser敗者輸家,也是winner勝者贏家。贏得的最大籌碼就是——本真自我。這一部分也是文章的破而後立。

文章定義了真愛

至此,可以說,盧老師的這篇文章滴滴香濃、意猶未盡。文中每一個精準定義、理論節點、每一處專業分析都值得反覆咀嚼、品味、深思和推敲。同時,盧老師厚實的文化底蘊和精妙的文筆,亦是我們竭盡全力學習提升的方向。

36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沙縣小吃如果用他的風格來設計,那就是你吃不起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