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有這樣一個女孩,僅從個人生活來看,似乎並不光彩——她愛上同事,未婚先孕,生下兒子又將其送往鄉下,未能日夜陪伴。

與此同時,她卻三次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獲頒法國榮譽勳章,被授予荷蘭皇室姓氏,從事的事業,改變了百萬人的未來。

她,就是大名鼎鼎的蒙臺梭利教育法創始人——瑪利亞·蒙臺梭利。近年來,我們總會在學校、幼兒園與培訓機構的字首看到這個名詞,它在教育界的火熱,已是現象級。

但回首蒙臺梭利的一生,卻充斥著反抗與鬥爭,也盈溢著心酸與無奈。始終不變的,只有一顆不分國界的獻身教育之心。

如果你關心教育,關心下一代,那麼一定不能錯過她的故事與理念,正如她的遺言所講:“看著我,更要看我指引的方向。”

義大利第一位醫學女博士

1870年,義大利東部港城安科納,一個女嬰降生在一個由政府官員與家庭主婦組成的中產家庭。父母愛憐地給她取名為瑪利亞,也就是我們後來熟知的蒙臺梭利。

蒙臺梭利所出生的那個年代,是一個對女性十分不友好的年代。當時的大學教授,甚至會發表這樣的研究成果:“由於女性的大腦比男性小,因此女性並不適合進行學習。”

相比之下,她們更適合待在家裡,相夫教子,成為主婦就是既定的宿命。

在如此時代背景下成長起來的蒙臺梭利是不幸的,因為她註定會遭遇許多世俗的桎梏;但她又是幸運的,因為她有一位成長於書香門第、相對開明與有主見的母親。

義大利人物傳記迷你劇《瑪利亞·蒙臺梭利:為了兒童的生命》還原了一個場景——當蒙臺梭利的父親深信女兒的將來就是嫁人,在事業上頂多成為一名教師時,母親卻發話:

“如果一個女人將自己封閉在家中,那麼她永遠都不會學到任何東西。”

在母親的影響下,蒙臺梭利並不認同主流思想下女性應有的人生軌跡,她熱愛讀書,熱愛鑽研,並不顧父親的反對,執意念了技術中學,成為全校“唯二”的女學生之一。

她骨子裡就有一股勁,別人越是認定她做不了什麼,她就偏要去做,以證明自我。

這樣的固執與不聽話,多多少少引發了父親的反感與憂心,父女之間的衝突,也在蒙臺梭利打算報考醫學院時達到了頂峰。

在父親看來,讓女兒出去上技術院校,已是破天荒的寬容與特許,結果女兒還要得寸進尺去學醫,要知道,當時的義大利根本就沒有女醫生,醫學院完全是男人的主場。

稚嫩的少女堅持著自己的醫學理想,和父親頂了嘴,她甚至撇下一句話,宣告自己死活都不會做那些女性“才能做的事”。

“做什麼都不當老師!”

彼時才20歲的她不會知道,自己的後半生,卻在陰差陽錯中朝著教育不斷靠近。

1890年,在父女鬥爭中贏得勝利的她,以優異成績進入了醫學院。那一年,義大利僅有132名女性進入大學,其中絕大多數學的還是人文學科,換言之,是為了“做老師”。

父親的反對雖然簡單粗暴,但總歸還是出於疼愛女兒的心,而在真正進入大學以後,蒙臺梭利面對的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

男生會用或警覺或玩味的眼光,打量著這個學院裡僅有的女學生,有人吹口哨“你是來找丈夫的嗎”,空氣裡瀰漫著嘲諷與不屑。

的確,在醫學這個被視作男性專屬的領域中,一個女人,讓他們深覺給專業蒙羞。

校園中的性別霸凌,蒙臺梭利體會過不少:

她被強制要求必須要所有男生入座後,她才可以入座;課堂上,總有人故意擋住她的視線,製造障礙,讓她看不見教授的板書;小組作業中,她也總是被孤立的那個。

更糟糕的是人體解剖課,面對裸露的屍體,有女人在場顯然“不合適”,到最後,她不得不等到下課之後,夜深人靜之時,一個人跑到太平間裡研究人體、練習解剖。

以上種種,都讓20歲出頭的蒙臺梭利懷疑人生,在巨大的壓力下,她幾近放棄。

有好幾次,她都想到寫信要求退學,但不願服輸的心態又拉扯著她,讓她猶疑不決。

在沮喪中,蒙臺梭利偶遇了一個羅馬街頭的乞丐小孩,她驚奇地發覺,這個孩子雖然衣不蔽體、渾身髒汙,卻聚精會神地玩著一小張紅紙,好像那才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事。

這個有趣的現象吸引了蒙臺梭利,她從這個孩子的專注、認真與好奇中獲得了鼓舞,而在很多很多年以後她才明白,孩子的天性中,本就蘊含著更多足以觸發變革的力量。

整理好紛亂的思緒,蒙臺梭利重新回到了學校,她用比以往努力千百倍的態度投入學習,遇到男同學的冷嘲熱諷,她毫不畏懼:

“你們吹得越猛烈,我就飛得越高!”

就這樣,蒙臺梭利一路在醫學領域讀到了博士,從1890年到1896年,僅僅用了六年時間,就成為了羅馬大學第一個醫學女博士,也成為整個義大利第一批女博士之一。

她又一次成功地證明了自己。

她改變了萬千孩子的命運

卻與自己的孩子分離

1896年,博士畢業後的蒙臺梭利滿懷熱情地投入到了她的醫學事業當中。

她成了當時唯一一個持有執照並配有助理的女醫生,在醫學雜誌上發表學術成果,並在羅馬大學醫學院教授課程,用今天的眼光來看,蒙臺梭利是當之無愧的學霸級女神。

如果她後來沒有成為教育家,歷史上會多一位名垂青史的醫學家也未可知,然而,就像是命中註定那般,蒙臺梭利遇見了一群孩子,牽引著她朝著教育事業不斷前進。

隨著蒙臺梭利接到新任務——在羅馬大學精神科門診開展工作,她在走訪精神病院的過程中,意外地發現了許多孩子。

他們大多都是孤兒,或呆或傻,在精神病院裡過著毫無生氣的生活。外界的歡聲笑語、鳥語花香彷彿離他們很遙遠,在這裡,只有如死亡一般的寂靜與沉默。

蒙臺梭利的心被深深刺痛了,她發誓要為孩子們做些什麼,起碼,要幫助他們找回尊嚴,找到在這個文明社會里基本的位置。

她聯合另一位精神病領域的專家——蒙特薩諾博士,為這些精神病院的孩子們開設了一個康復專案,一開始,他們的確嘗試著使用醫療手段,但到頭來卻收效甚微。

就在此時,蒙臺梭利想到,對於兒童們來說,最重要的或許並非治療,而是教育。

她也觀察到,這些孩子雖然看著愣愣的,但在玩弄小物件的時候卻異常專注。她突然想起了那個在街頭專心玩紙片的乞丐孩子,彷彿一道閃電擊中了她——任何孩子,是否本身就具有主動探索並沉浸於此的專注性?

那麼從教育者的角度來說,完全可以“利用”孩子們的這種天性,幫助他們成長。

蒙臺梭利潛心開發了一套很像玩具的教具,將拼寫與數理能力的鍛鍊融入其中。

她引領著孩子們沉浸在各式各樣趣味橫生的教具中,帶著他們觸控並感受每一個字母與數字,當其中一個連話都說不利索的孩子順利擺出她的名字時,她幾乎喜極而泣。

兒童具有探索與專注的天性,感官學習是幫助他們開發潛能的重要方式,在內在驅動力的支撐下,將迎來閱讀與寫作的爆發期……

帶著蒙氏教育方法的雛形,蒙臺梭利將精神病兒童們帶入了義大利國家考試的考場,她謊稱這是一群正常孩子,想要看看在創新教育方法下成長起來的他們,和接受傳統課堂填鴨式教育的孩子們相比,是否會有進益。

結果,蒙臺梭利的方法勝利了。

如果當時有熱搜的話,蒙臺梭利絕對是高掛榜首、幾天都撤不下來的那種型別,可就在她和她的教育奇蹟紅遍大江南北的同時,她本人卻陷入了一段“不光彩”的關係中。

在為精神病院孩子謀福祉的過程中,蒙臺梭利和她的同事——年輕的蒙特薩諾博士相愛了,雖然處於熱戀,她卻不願步入婚姻。

因為在當時的義大利,一旦她成為蒙特薩諾夫人,就意味著她不得不放棄原有的事業,迴歸到相夫教子的角色中來。

對此,蒙特薩諾表示了理解,並向愛人承諾,自己也會終生不婚,保持忠貞。

然而,就在蒙臺梭利懷上對方的孩子之後,卻得知了他與其他女人訂婚的訊息。

她瘋過、哭過、鬧過,卻無法改變被背叛與拋棄的事實。絕望之中,蒙臺梭利還是生下了一個男孩,並在世俗壓力下將孩子送往了鄉下,以避免成為“未婚媽媽”的尷尬。

那一定是蒙臺梭利一生中最痛苦的時光。

她心灰意冷地離開了與前任相遇相愛的精神病院,轉而回歸校園,用讀書科研來逃避現實的苦楚,僅僅三年,她鑽研了大量教育學書籍,又讓自己成為了一名人類學教授。

說起來也是諷刺,蒙臺梭利將一生的熱情都奉獻給了兒童教育,自己卻無法參與親生兒子的童年,這樣的她,過得並不容易。

一個她備受尊敬,將蒙氏教育繼續推廣並應用在貧民窟孩子的身上,並愈發確信——最好的學習,就是透過兒童自發的探索。

另一個她卻卑微而苦澀,只能趁沒人注意的時候溜到鄉下,以陌生人的身份接近兒子,給他送些東西,陪他說說話。

稱職的教育家,不稱職的母親,這是蒙臺梭利的兩面。如此無奈,又如此令人唏噓。

在法西斯陰影下流亡

葬在異國他鄉

雖然揹負著在當時飽受詬病的“未婚媽媽”身份,但蒙臺梭利的教育事業,的確自建立貧民窟的兒童之家以來,有了質的飛躍。

貧民窟的頑劣孩童,又一次在蒙氏教育法的薰陶下變得遵紀而有禮,好學而慎行。傳統的僵化填鴨式課堂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適應孩子需要、尊重孩子個性的教學環境。

1909年,蒙臺梭利也開始著手出版並翻譯相關的教育方法書籍,開設培訓中心培養新一代蒙氏教師,在遠如印度、日本這些國度,也有蒙氏學校的興盛與建立。

1913年,全美就已經有了超過100家蒙臺梭利學校,其中還有一家位於白宮的地下室,由當時的美國總統千金一手創辦。

全球各地關心教育、心繫下一代的有識之士,都將蒙臺梭利奉為教育界的先驅。

人們會出於各種各樣的動機接近並盛讚蒙臺梭利,但這其中就有一個人,卻對蒙臺梭利的後半生產生了無法逆轉的影響。那就是義大利法西斯黨魁——墨索里尼。

回首蒙臺梭利的一生,她絕非一個熱衷於政治的人,她與所有喜愛兒童的教育工作者一樣,反感戰爭,愛好和平,並認為孩子是人類的希望,教育是進步的階梯。

在一戰期間,她不顧自身安危輾轉於各國,努力為在戰爭中流離失所的孤兒們開辦蒙氏學校,重塑下一代的希望與未來。

有研究者表示,這更像是一種互利關係。

墨索里尼期望用這種高效教育方法,培養聽話而守紀的機器;而蒙臺梭利則希望藉助領袖的力量,全面推廣自己的教育模式。

她是有私心的,但從根本上而言,她從未真正屈服於那些反人類的理念。

1931年,當行事日益暴戾的墨索里尼突然要求全部蒙氏教師都必須效忠於法西斯主義,並勒令蒙氏學校的孩子們穿上特質軍服時,蒙臺梭利終於忍無可忍地爆發了。

在義大利迷你劇《瑪利亞·蒙臺梭利:為了兒童的生命》中,一個頗具戲劇化的場景被呈現——蒙臺梭利直接在新學校的就職典禮上表示無話可講,甩臉色給墨索里尼看。

後來,她對聞聲而來的政府官員們說,自己辭職了,並且很快就會離開義大利。

蒙臺梭利的“預言”沒有錯,自那以後,她開始了長達數年的漫長流亡生活,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沒有再回到自己的故鄉。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她的兒子在得知真相後,義無反顧地回到了母親身邊。雖然對外蒙臺梭利仍舊得宣稱他只是自己的侄子,但在流亡中,母子團聚無疑是最好的禮物。

那種學校條件簡陋,僅僅用棕櫚葉子蓋成,但每建成一所,就會有數百名孩子趕來上學,這讓蒙臺梭利覺得,付出再多都值得。

她沒辦法阻擋墨索里尼在義大利關閉所有的蒙氏學校,更預見不到希特勒在德國焚燬所有與蒙氏教育相關的書籍,她能做的,只是每到一個地方,就為當地孩子奉獻一切。

而由她所引導的這場教育革命,意義之深遠,影響之廣泛,一直持續到現在。

1952年,81歲的蒙臺梭利在荷蘭逝世。時至今日,全球各地已有8000多所專門的蒙氏學校,以及14000多家或多或少地應用著蒙臺梭利教學方法的普通學校,如果算上私人機構,這個數字可能還要再翻倍。

有眾多的名流富豪、行業精英都曾經就讀於蒙氏學校,算是她的“學生”,其中,就包括谷歌、亞馬遜及維基百科的創始人。

蒙臺梭利的一生是曲折的,她努力打破了時代的桎梏,挑戰不公與歧視,卻也經歷過不光彩的戀愛、未婚先孕的窘境,缺席了自己親生兒子成長中最重要的那幾年。

每個人都無法預見自己的生命走向與人生軌跡,只是遵循本心,堅持做自己所認為最重要的事,蒙臺梭利便是如此。

而這份堅持,終將在無形中改變世界。

References:

BBC紀錄片 《瑪利亞·蒙臺梭利》

義大利Canale 5頻道迷你劇 《瑪利亞·蒙臺梭利:為了兒童的生命》

小童視界 《獻給身邊的瑪利亞·蒙臺梭利們》

安瀟AnnXiao 《這個精神氣質非比尋常的女孩,成了未婚媽媽、被迫放棄自己的兒子,卻用愛與教育改變了百萬兒童的命運》

中國蒙臺梭利協會師資培訓部 《【圖】帶您瞭解瑪利亞·蒙臺梭利博士的生平》

中國教育研究 《蒙臺梭利教育法:讓孩子獨立“做自己”》

Maria Montessori - Wikipedia

Biography of Dr. Maria Montessori | Montessori Australia Foundation

Maria Montessori | Biography & Facts | Britannica.com

What is Montessori Education? — Montessori Northwest

Maria Montessori: Learn about her teachings, life and lasting legacy

Dr. Maria Montessori: An Innovator in Child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9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長江健康收到裁決書 要求華信製藥配合審計及履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