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2開播,宋運輝為了東海專案能進行下去可謂是鞠躬盡瘁,總是在所有人沒有辦法,產生抱怨的時候埋頭苦幹找到可行方案。剛到北京單位報到,在得知東海專案被否,人員解散的情況下儘自己最大努力拿出了最優方案。明知規劃司路司長不支援的情況下,繞開直屬管理部門直接彙報到部裡得到部裡領導支援東海專案開展。從而也得罪了路司長被安排到東海一線負責建設現場,投入到了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的建設中。
在後續的過程中宋運輝建議買最先進的有升級空間的美國機器裝置,為未來的專案線升級留出空間。對於技術宅來說嚴謹和精益求精這沒問題,但恰恰是這樣的一種性格,不太會顧忌周圍人的感受,反而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在跟老馬的談話中表達自己會直接將採購裝置方案報到部裡而沒有經過老馬,這也讓老馬這個一把手有一絲沒有得到重視的感覺,致使老馬心裡產生落差,為宋後來的一系列遭遇埋下了伏筆。
東海專案建設順利進行中,好不容易盼到一把手馬廠長帶著專案人員從北京全部搬到東海,卻沒想又在宋在人事任命中被架空下放到碼頭。欽佩宋為人和技術能力的韓副廠長把所有事看在眼裡,好心相勸宋鋒芒太露要注意言行。大學同學三叔打來電話得知內部訊息:美國帶頭對中國採取禁運,進口裝置買不回來。情急下去找馬廠,在傳真出來的合同中發現一直以為會採購的美國裝置卻被換成日本廠商的來替代。一心認為馬廠跟自己思路一致傾向的宋運輝感覺受到了欺騙,透過對話也確定老馬是一個守成的幹部,而不是一個衝鋒的將軍!為了怕軍心不穩造成影響,他沒有將禁運訊息告訴老馬。
沒有裝置就代表東海專案無法進行下去,這是宋的理想,也是一大批科研人員的全部家當。想讓東海活下去就必須有敢為全天下先的精神。趕回駐地的宋廠長沒有氣餒,心情是壓抑的,但沒有停下腳步而是召集原金州手下著手準備國產裝置的資料和資料分析來做國產化裝置安裝生產方案。
老馬設定的原本為了宣佈宋運輝被下放到碼頭的會議,因為禁運風波臨時改為東海專案政治動員緊急會議。會上老馬宣佈國外廠商毀約後群情喧囂,馬廠的辦法就是喊口號群策群力但沒有具體思路。隨後宋拿出了三個裝置國產化補救方案,並建議立即成立三個小組展開研究。馬廠有心讓韓廠負責再次排擠宋,韓呼籲大家毛遂自薦沒有得到迴應,隨後宋再次提出合理分組帶隊方案,從而使老馬用心沒有得逞。也再次凸顯出宋這樣的人,這種以大局為重,敢為人先的氣魄,也從而再次忽略了馬廠的感受。
看過前幾集後感覺這部劇從宋運輝一條人物線反映出為在改革開放的旗幟下,新中國的建設者們用勤勞的雙手和卓越的才幹實現了國家的富強。在遇到困難時,總是能從他的隱忍和克己中看到大局為重,用精湛的技術和高尚的學識來帶領大家解決問題。沒有抱怨,永遠是優先想辦法解決問題的積極態度。而且我想這種積極的心態,也是劇情編輯和導演想是告訴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