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方一言
如今的世界是多極化發展的事件在,但在全球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不平衡,不平等的問題,少部分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佔據了世界上的巨大多數財富,經濟的不平等造成了教育,醫療,文化等各方面的不平等。
歐洲社會的生命現象與非洲地區的貧困造成鮮明的對比,可以說從出生時這兩者之間就存在著差距。婆羅門是印度最高的種姓階級,在大多數人的刻板印象中,印度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但這僅僅只是人們對於印度的一部分看法,屬於最高階級的婆羅門擁有著印度絕大多數的財富和知識。將這種現象放置全球來看,其實每個國家也都會出現婆羅門化,那就是知識財富,經濟的不平等。
1、全球的政治經濟
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克迪在2020年他的新書中針對全球政治經濟提出來三個概念。大象曲線,婆羅門左派和參與式社會主義。
在1780~1910年之間,瑞典最富有的10%的人群擁有印度總財產的84%的88%;一戰到1980年,最富有的10%人群擁有財產的數額下降到50%,但受益者仍是處於財產分佈50%~90%之間的人群,而最底層的人群的越所擁有的財產比例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其他國家的財產分配不平等程度與瑞典相比大同小異。
這就說明作為社會底層的一部分人是貧窮是依然存在的,即使上層社會的分配方式發生了改變,但是對於一部分貧窮人士而言,受益始終不多。這時候人們就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收入和財產最低的50%的人群沒有透過民主政治來改變這個局面呢?這就與思想領域有關了。這部分收入最低的人群,他們沒有更多可以支撐的財產去進行受教育程度,如1950年~1970年這20年的時間裡,法國受教育程度最低,收入較少和財產較少的選民傾向於給左翼政黨投票。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的分佈與財產收入分配是一致的。
大的社會資源和社會財富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普通民眾在財產和教育上基本上看不到希望,所以婆羅門化的機制是什麼呢?就美國地區而已,這是白人工人階級的種族歧視的本性造成的。在美國,雖然一直強調種族平等,但是在白人與黑人之間仍不可避免的歧視,甚至白人命令公開過為了保證血統的純潔性,拒絕與黑人通婚。社會結構的不平衡性,導致在公共領域的投入也有著絕對的不平衡。
2、如何去婆羅門化?
其實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面臨著這樣的狀況,政治經濟的不平等導致醫療,教育等資源的不平等,絕大部分的資源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這就會導致階級固化,精英人士一代代傳承,貧窮人士一直處在財產較少的界限中,即使要進行民主反抗,他們也沒有過多的財產去支撐這種民主發展。
(1)混合經濟
混和經濟在中國社會里是普遍存在的,而在皮凱蒂的書中也認為,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國是混合經濟,簡而言之便是公有制經濟和私有經濟體制共同存在。而西方社會呢?從西方的不斷髮展過程中,大規模私有化,公有資產比重不斷下降,已經算不上是公司並存的和混合經濟了。
這時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的國家政權會被財閥壟斷,因為他們掌握著絕大部分的財富,與處於絕對的支配地位。
因此,想要改變這種階級固化,貧富差距過大的現象,就應該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公有私有並存。目前的中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並存。
(2)教育公平
21世紀和西方階級的婆羅門化和教育機會的不平等有著很密切的關係,對於西方國家的青年而言,他們所受到的教育投資是極少的。
雖然教育公平這一概念存在著爭議性,但不可否認,這仍是青年改變命運的大好時機。西方的教育一直是快樂教育,當然,這只是針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的,在一些私立學校依然存在著精英教育,但由於私立學校的費用高昂,使得相當一部分西方人是隻能接受公立教育的快樂主義教育,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因此,教育公平是極具有必要的,在部分青年離開學校之後仍未扔可以為其提供受教育的機會,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更應該深入人心。
(3)分配方式
前文我們也提到過婆羅門化是指政治經濟的不平等,這就需要改變分配方式了。
初次分配在各個國家都會出現,但初次分配又是具有差異性的 一部分腦力勞動,可以獲得比體力勞動者更多的財富,長期以往,收入差距鴻溝顯著。
因此除了初次分配之外,還要進行二次分配,縮小人與人之間的收入差距。
總結
皮凱蒂的書中簡單的介紹了婆羅門化,將目前國際社會中所面臨的階級關係擺了出來,雖然他所提出的一些措施具有烏托邦的性質。但並不代表這本書就毫無價值和意義。
其實,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世界各國的人們已經認識到了全球資本主義體制要進行改革的必要性。只是從構思藍圖到現實措施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尤其是在面臨社會各種問題層出不窮的情況下。
教育,對於所有人而言都是平等的,雖然存在著經濟地區資源上的不平等,但總而言之是平民青年邁向新世界的第一步,如今的社會階級在固化,這就更需要引起人們的思考,面臨這些不平等應該怎樣,就全球範圍而已,貧窮人士佔據相當一部分比例,如果他們所渴望的民主政治被精英絕對把握,那麼他們和剎帝利有何區別?
參考文獻:《資本與意識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