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1》

冬天都是蕭瑟的,都是寒冷的。

在寂靜無人的晚上,一盞暖燈還在亮著。

天邊突然下起了牛毛細雨,看起來像雪花一樣,很美。

這是生活給予的不經意間的驚喜。

暖光燈下,熱氣氤氳在空氣中,單是看著就感覺暖烘烘。

單是這樣的場景,就將冬天帶來的蕭瑟之感驅散了大半,只剩下滿室的溫情。

冬天,支著一盞燈,煮一壺老白茶喝,滿足感油然而生。

在這個嚴寒的季節,大家都在尋求暖和一點方式。

暖氣,暖寶寶,暖手寶,小太陽……

這些輔助工具,與煮老白茶相遇,才叫般配。

煮茶,在冬天是大家都在熱議的話題。

應茶友之約,它來了。

《2》

煮茶,風雅之事。

老蘇愛煮茶,是大傢伙都知道的事情。

古時候煮茶的步驟較之今日,更顯繁瑣。

如今煮茶就方便了不少,所需工具如下:

一、爐子

想要煮好一壺茶,加熱的工具少不得。

關於爐子的選擇,有好幾種選擇。

有風爐,電陶爐等。

風爐,是明火加熱,用的是酒精燈或者燒炭。

但是這樣的方式,卻不太適合如今在家中煮茶,畢竟是明火,安全效能不高。

平時煮茶的話,建議大家使用電陶爐。

在使用電陶爐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些細節。

比如說,需要保持爐面的整潔無雜味,若是上面有雜物的話,在加熱的過程中,高熱量會灼燒那些雜物,使得其散發出怪味異味。

有著這些異味和雜味的存在,就會影響煮出的茶湯的滋味。

而且,爐子表面要是有水滴的話,電陶爐在加熱的過程中,會發出哧拉的聲音,不僅破壞煮茶的氛圍,而且那種聲音有些恐怖。

在使用前,需要擦拭爐面。

在清理的過程中,一定要將其斷電,在爐面溫度低的時候處理,不然在爐面溫度較高時擦拭的話,很容易導致擦拭使用的茶巾,被燒焦了,發出難聞的氣味。

電陶爐的背面和側面基本上都會有散熱口,別遮擋住這些散熱口,以及對著人吹,會不舒服。

畢竟是電器裝置,在使用過程中,安全第一。

二、茶壺

煮茶,茶壺必不可少。

關於茶壺的挑選,建議大家從粗陶壺和玻璃壺中挑選。

若是您是個煮茶的熟練工,煮茶的茶齡已經很高了。

那麼在選擇茶壺時,無論是粗陶壺還是玻璃壺,都可以任君挑選。

煮茶經驗豐富,可以很好地控制煮茶時間,不怕因為煮茶的時間過長,導致茶湯苦澀。

但,若是煮茶新手,煮茶時間很短或者第一次嘗試煮茶的話,個人更加建議選擇玻璃煮茶壺。

玻璃壺的材質透明,可以很直觀地看到內部的茶湯,以便可以根據湯色來判斷關火時間。

粗陶壺的材質不透明,新茶友無法根據湯色來關火,只能憑藉豐富的經驗來決定煮茶時間。

故而,粗陶壺更加適合煮茶老手,玻璃壺更加適合煮茶新手。

玻璃煮茶壺不僅只有這一個優點,還有不少。

比如說,玻璃壺在清洗的時候也更加方便快捷。

玻璃因為質地的原因,若是壺內某處有茶漬汙漬,可以很直觀地看到,如此就可以將其清洗得更加乾淨。

僅用很普通的海綿擦就可以將其清洗乾淨,保護衛生。

若是每一次都洗不乾淨的話,日積月累的話,汙垢在其中積累,很不衛生。

所以玻璃煮茶壺,是個不錯的選擇。

三、茶葉

煮茶,定然要選擇一款適合煮的茶。

白茶,按照年份可分為新白茶,陳白茶和老白茶。

並不是任何一款茶,都可以煮。

煮茶的話,建議大家不要選擇新白茶。

新白茶的內含物質處於比較活躍的狀態,很容易煮出苦澀的茶湯。

選擇一款不適合煮的茶,苦苦的茶湯,很容易破壞煮茶的氛圍。

因此,煮茶時,選擇一款適合煮茶的茶很關鍵。

煮茶,建議大家選擇老壽眉餅或者煮年份老一些的茶。

大家在煮茶前,建議事先備好茶葉,若是當水都燒開了後,再開始備茶的話,容易手忙腳亂,很是著急。

越急越是慌亂,做得更不好,而且如此慌忙,顯得很急躁。

先備好茶葉,可以不慌不忙,慢慢動作,優雅又知性。

備茶時,茶葉數量也是有一定的要求,並不是越多越好。

平時煮茶,建議大家根據2-2.5克的幹茶搭配上300-400毫升的水這樣的茶水比例,來備茶。

如此,茶水比例更加適合大部分茶友的口味,煮茶喝,暖心暖身。

四、水

都說水為茶之母。

沒有水,無法讓茶葉綻放光彩。

煮茶,水必不可少。

煮茶用水,建議大家選擇純淨水。

純淨水雜質少,不會影響茶湯的滋味,可以品嚐到好茶最真實的模樣。

前段時間,聽一位茶友說,煮茶時用的是過濾水,但是滋味卻不太好。

其實這是因為,過濾水,也就是經過了過濾的自來水。

自來水經過自來水廠的統一消毒,其中會含有很微量的氯氣殘留物,這些物質是很難過濾掉的,故而在用過濾水煮茶時,那些物質與茶葉中的物質發生反應,會導致煮出的茶湯滋味不好。

煮茶時,選擇用水很是關鍵。

此外,煮茶時,建議大家備一隻加水水壺,這樣更加方便。

要是拿著茶壺去接水的話,實在有些麻煩。

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用一隻水壺接好水,直接倒入煮茶壺中,就方便很多,而且這樣也更加優雅,更加閒適。

這便是煮茶需要的第四個工具,水。

五、茶則

茶則,簡單地說,就是裝茶的工具。

上述說到,煮茶前需要先備茶。

當我們從餅茶上撬下一塊薄薄的茶餅,便可以放置在茶則上。

茶則還可以起到一個投茶的作用。

當準備投茶時,我們便可以用手掌托起茶則,傾斜一定的角度,讓茶葉滑入茶壺中,便可以開始煮茶。

若是沒有茶則的話,我們就需要用手指抓取茶葉投入其中,這樣不美觀。

仔細想一想,連續多次抓取茶葉投入其中,不優雅,而且不衛生。

而且在抓取茶葉的時候有一段距離,很容易讓些碎茶掉落在茶席上,零零散散,不好看還難收拾。

發生這樣的情況,若是一人獨自煮茶的話,倒是無所謂。

但要是約朋友一起的話,出現這樣情況,有些失禮。

故而,煮茶時,建議備上茶則。

此外,茶則還可以起到一個保護雙手的作用。

因為煮幹茶的話,建議大家熱水投茶,水沸騰之後,會有熱氣上升,用手投茶很容易被燙傷。

這時候就可以依靠茶則盛茶來避免這樣情況的發生。

六、茶匙

茶匙,是與茶則配套使用的工具。

在投茶的過程中,直接拿起茶則投茶的話,不好控制茶葉的走向。

若是有的茶葉比較固執,就是不願意從茶則上進入茶壺中,隨手抖一抖的話,很容易將茶灑到外邊,動作不夠文雅。

而且有的茶葉條形比較大,投茶時,更不好控制茶葉的行動軌跡。

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拿去茶匙,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

利用茶匙將茶葉輕輕撥入茶壺中,茶葉們就會乖乖進入茶壺中,而不會倒出亂跑。

投茶時,先用茶匙將茶則中表面的茶葉撥入茶壺中,再從左邊往裡撥,從右往裡撥,最後從上往下撥,將茶葉全部投入茶壺中。

使用茶匙的動作優雅輕柔,很符合煮茶的意境,而且不會讓茶葉灑到外邊,不會顯得很急躁。

讓煮茶這件事,更加優雅。

七、壺墊

壺墊,顧名思義,壺子的墊子。

煮茶時,壺墊也是個必備的工具。

或許有人會說,這個物件多此一舉,其實不然。

壺墊的作用可不少。

比如,水沸騰之後,需要將茶壺的蓋子開啟,準備投茶。

那麼,茶壺的蓋子放在哪裡呢?

放在茶桌上嗎?

但是蓋子上有些許的水汽,直接放置在茶桌上,很容易造成茶席上斑駁,不美觀。

在這個時候,就可以將蓋子放置在壺墊上,不僅好看還美觀。

在煮茶完成後,我們需要將茶壺從電陶爐上拿起放置在一旁止沸。

溫度很高的茶壺可以直接放置在茶桌上嗎?

那樣很容易將茶桌,茶席造成一定損壞。

有些茶桌的價值很高,被茶壺燙壞的話,一定會很心疼吧。

這個時候,就可以將茶壺放置在壺墊上,可以更好地保護我們心愛的茶桌。

八、茶杯

煮好茶後,就需要喝茶了。

喝茶時,茶杯必不可少。

一隻簡單的,素淨的茶杯,便可以讓我們喝到好茶的滋味。

茶杯的話,建議大家選一隻白瓷茶杯。

看著稠滑透亮的湯水,被倒入白瓷杯中,賞心悅目。

白瓷杯可以較好地欣賞湯水,可以喝到茶湯完整的滋味。

除了茶杯之外,還建議大家備上一隻公道杯。

公道杯的開口比較大,倒茶時不容易將湯水灑到外邊,造成一片狼藉。

在煮茶後,待茶壺稍微涼一會後,便可以將茶湯倒入公道杯中。

公道杯的作用有兩個,一是晾茶,二是分湯。

剛剛煮好的茶湯,溫度是很高的,不好入口,用公道杯晾一晾較好入口。

用公道杯分湯,也更好控制,更加方便。

由此,煮茶時,茶杯和公道杯少不得。

九、茶巾

茶巾,可以幫助我們整理桌面。

煮茶時,茶壺內的茶湯會一直處於一個沸騰的狀態。

時不時會有少量的茶湯濺出,造成桌面不整潔。

這個時候,就可以利用茶巾擦拭茶席,確保整體的美觀。

而且,在開始煮茶前,我們也可以利用茶巾,擦拭電陶爐上水漬,保證安全性。

關於茶巾的選擇,可以選擇些吸水效能比較好的材質。

這樣可以在使用的時候更加方便,更加便捷。

在使用茶巾後,需要及時清洗後,晾乾。

不然很容易導致茶巾發黴,生出難聞的異味。

此外,茶巾建議大家及時更換,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保證煮茶的美好體驗。

十、茶夾

茶夾,在煮茶時,基本上用於喝茶結束後,收拾的時候。

煮茶結束時,我們可以看到茶壺內會有很多茶葉。

清洗時,就需要將茶葉從中取出,這時候,就可以用上我們的茶夾。

利用茶夾將茶葉夾出,之後再開始清洗。

若是其中還有些比較碎的茶時,可以用水衝一衝,從開口處倒出。

是壺口,而不是壺嘴。

有些煮茶壺,壺嘴還有過濾的金屬圈,若是從壺嘴倒出,很容易從讓碎茶粘附在過濾網上,不易清洗,從壺口倒出較好。

煮茶時,茶夾的作用便是用於清洗過程。

《3》

煮茶,很是風雅。

如何煮出一壺好喝的茶,值得花時間去探索。

生活中的情趣,莫過於此。

風花雪月,好茶相伴。

看一本古書,煮一壺好茶。

好想時間停留在這一刻,走得慢一點,再慢一點。

用心煮出來的茶湯,當然好喝到心坎。

煮茶工具備全了,煮茶的過程也就閒適優雅。

一杯好茶湯,是帶著驚喜來的。

8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冬季喝湯,來年“打虎”!3種煲湯小技巧,營養又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