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秋收冬藏,說的就是在秋冬的時候養精蓄銳,為來年積攢足夠的能量。很多動物都是依照著這一自然規律來冬眠,準備迎接來年,而人其實同樣需要在冬天的時候補一補,來年更加精神抖擻!而有一種吃貨必get的補養方法,就是煲湯!煲湯,看似就是把食材一股腦放在水裡,煮上一陣子,人人都會,但實則不管是煲湯還是喝湯都是有很深的門道的,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一、湯沒喝對,不利健康

你知道有人喝湯喝生病了的嗎?曾經有3歲的小孩,每天喝2碗老火湯,結果竟然得了痛風!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煲湯用的食材一般都是肉類、海鮮類這種高嘌呤食物,而嘌呤的代謝產物包括尿酸,尿酸產生過多、在體內堆積的話,時間一長可能發展成痛風。

所以,不要因為湯好,就以為喝得越多越好。建議最多每天一碗湯足矣,而且也不要追求煮得時間過長的“老火湯”。另外,不建議糖尿病、高尿酸血癥等人群經常喝湯,因為本身腎臟功能受到損傷,尿酸代謝可能有問題,出現痛風的機率較高。

二、如何煲湯,營養又好喝?

別看煲湯好像簡單,其實是門技術活,有沒有感覺到自己煲的湯好像總是沒有長輩們煲的那種味道呢?下面蒐羅了3個煲湯秘籍,教你煲出一鍋鮮美營養的湯哦!

1. 食材要新鮮

食材可以說是一碗湯的基礎,新鮮的食材裡富含氨基酸、肌苷酸和鳥苷酸等成分,它們都是讓湯變鮮美的關鍵哦!高溫燉煮的時候,食材裡的這些成分會更多地融入到湯裡。所以,首先在買食材的時候我們就要注意,儘量選擇新鮮的、血汙少的、異味少的食材,買回來後儘早煲煮,會比冰凍了一段時間後再煮要鮮美。

2. 把控好時間

煲湯自然是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時間的,在這段時間裡,食材裡的營養物質會充分釋放。但這並不代表煲湯時間越長越好,時間太長的話,反而會破壞湯中的營養成分。曾經有研究發現,煲湯時間在1-2個小時內可以達到最佳的營養價值,過長的話營養價值會降低。所以,建議例如雞湯、排骨湯控制煲1-2個小時,魚湯控制煲1小時左右。

3. 做好食材的預處理

煲湯之前,做好食材的預處理,可以放大湯的鮮美。煲肉類湯的時候,先把肉冷水下鍋,煮沸之後,用水把肉上的血沫清洗掉,然後再把肉和其他食材一起煲。

你學會了嗎?下次記得按照上面的方法來煲湯吧,期待在冬日裡喝上一碗鮮美暖和的熱湯呀。喝湯雖好,可不要“貪杯”喲,一定要記得湯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希望來年大家都是充滿精氣神的,有了好的身體才能更好地去完成夢想的事呀。

25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茶圈荒誕劇,30年陳老白茶、“牛肉”年產破噸、金駿眉氾濫成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