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1》

篡改茶葉的出生證明,是有些同行的任性做法。

隨性而為,天馬行空,自由發揮。

比如,明明是2020新採的秋壽眉,但在暴曬變褐後,直接蓋上2015年的章。

搖身一變,這款茶就“虛長”了五歲。

成為了足五年陳的老白茶,行走江湖,在市場上特別吃香。

輕輕鬆鬆,就售出比新茶更高的價格。

當然,這種改法在白茶年份做舊領域內,還算小兒科。

還有些比較大膽的茶掌櫃,像武林小說裡的邪派高手。

自我封閉在荒郊野嶺,便能獨創出一門邪門武功,歪門邪道。

而部分特立獨行的茶掌櫃們,一拍腦門,就擁有浮誇的想象力。

直接的,就把茶葉的年份,往前推進了二三十年。

對外給出的藉口,不是大批收購了海外迴流老白茶。

就是自己跟國營老茶廠有合作,連80、90年代的老茶,庫存還不缺。

乍一聽,這些概念與故事,非常打動人心。

但轉而沉思,就能知道它們壓根經不起溯源與推敲。

畢竟,這天底下哪有這麼多白白掉餡餅的好事?

林林總總的茶界離奇故事背後,真實存在的,不過是一款款被篡改出生證明的茶葉!

《2》

第一,篡改白茶年份

白茶圈裡,有一句經典口號。

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

品質好的白茶,年份越老越吃香。

市面上年份真實,儲存到位,品質出眾的老白茶,數量很少。

白茶,何以為老?

按行業內給出的預設說法,新茶至少要經歷不少於3年的儲存,方才能稱為老白茶。

現在買老白茶,3-5年陳的茶,市面上尚有一定存量。

買到年份保真的機率,還算比較高。

但要是盲求年份,認定老白茶的年份要越高越好。

買茶,非二、三十年陳的老白茶不可,那麼很容易一腳踩到坑裡去。

因為,再將時光倒流20年,當年的白茶行情遠不如今天火熱。

早年間,也少有成批次存老白茶的先例(民間少量存茶不包括在內,商業影響力有限)。

一晃過去了多年,即便是當年無意間少量留下來的老白茶,如今也成了滄海遺珠,翎毛鳳角般的存在。

排除掉存茶失敗,茶葉發黴變質的情況。

留到如今,還能有飲用價值的十多年陳老白茶,極少。

或者說,根本不能輕易買到。

要尋覓它們的蹤跡,得從拍賣會等場合入手。

其餘的,十之八九都是年份虛標,做舊造假的“老白茶”。

或是渥堆,或是暴曬,或是又渥又暴曬,或是高溫烘乾,或是新老拼配……

總之,宗旨就是將白茶“做老一點”,好透過外觀來弄虛作假。

最後再給這樣的“做舊茶”,偽造出生證明。

搖身一變,就能成為十年陳,九年陳老茶。

殊不料,這背後完全是謊話連篇!

《3》

第二,普通龍井改產地

西湖龍井是綠茶裡的知名代表。

但事實上,好茶是資源有限品。

從溯源看,產自西湖的龍井綠茶,方才算正宗。

但這些根正苗紅,正兒八經,出自西湖產區的龍井綠茶,產量有限。

畢竟按歷史傳承與相應產地保護條例,分佈在西湖名勝區的獅峰、龍井、雲棲、虎跑、梅家塢,才是西湖龍井的核心產區。

產區正宗,樹種適宜,加工到位的前提下,產出來的西湖龍井,具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的特點。

聞起來,清香四溢,帶有明顯的花香,炒豆香,些許的花蜜香。

喝起來,花香入水,清新甘甜。

但每年以“西湖龍井”的名義,順利售出的綠茶,真貨少,假貨多。

畢竟,這裡面有太多太多,來自其他產地的龍井茶。

良莠不齊,參差其中。

將別處的龍井,運到西湖後,再改一份出生產地證明。

身價立即就能水漲船高。

或者直接貼上“西湖龍井”等名義的外表,也足以讓不少只認名字與名氣買茶喝茶的人,難以分清。

需要茶友們,擁有慧眼識珠,去偽求真的鑑別力。

不然根本體會不到,西湖龍井的風采標杆,是何滋味?

《4》

第三,臺地普洱冒充古樹

提到雲南的普洱,“古樹”概念呼之欲出。

很多喝普洱茶的人,尤為推崇古樹概念。

認定喝普洱,就一定要喝古樹大樹。

並且,從名氣追求看。喝普洱除了要古樹,還要名山頭。

老班章,易武,冰島,景邁……

非名山頭,不喝。

非古樹茶,不喝。

甚至於,對普洱茶古樹的樹齡,還陷入狂熱的狀態。

動輒就是幾百,上千年的大樹。

總之,臺地茶位於普洱茶圈的鄙視鏈底端。

用一句極端的話來形容,臺地茶根本沒有飲用價值。(注:臺地茶指人工打理的茶園)

看到這,不禁讓人納悶。

說句實在話,名山頭的古樹,屬於稀罕型資源。

市面上流通的普洱茶,不可能全都是古樹。

可是,那麼多的臺地茶園做出來的普洱,究竟到哪去了?

這一點,不得而知。

猜過去,這背後不知有多少,被改了出生地,改了樹齡的普洱茶?

“假古樹,真臺地”,才是它們的真實身份。

《5》

第四,假冒金駿眉滿天飛

金駿眉,是頂級紅茶的代表。

很多人知道金駿眉,是因為它的用料金貴,要數萬顆芽頭才能做成一斤精茶。

其實,金駿眉的珍稀之處,遠不止於此。

金駿眉,它同時是受到產地範圍保護的產品。

產自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的桐木關,並用當地的高山茶樹單芽,加工出來的成品,才能冠名“金駿眉”。

除此外,別處產地仿冒的“金駿眉”,根本不是正品。

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

用其它產地的茶樹芽頭,根本做不出正宗金駿眉, 湯水金黃,甘中透香的獨特風味品質。

好茶,是難以復刻的資源有限品。

這一點,放之六大茶類皆準。

然而,自從2005年金駿眉橫空問世,身價不菲的金駿眉火遍大江南北。

衝著這份高名氣,高知名度,真正的金駿眉究竟是何滋味?很多人都想嚐嚐鮮。

但桐木關出品的金駿眉,產量有限,身價不低。

各式假冒、劣質、低價的金駿眉,氾濫成災。

但仔細一溯源,就會發現這些“金駿眉”,壓根不符合標準定義,經不起推敲!

《6》

第五,冒牌“牛肉”年產破噸

牛肉,全稱牛欄坑肉桂。

它是武夷巖茶天價茶新聞的主角。

是正巖三坑兩澗的頂級山場出品。

是武夷巖茶話題明星榜top1。

總之,有牛欄坑肉桂所在之處,必有故事。

但如果有親自去武夷山景區,走過牛欄坑這個山場的朋友 。

透過切身感受,就會知道牛欄坑的產地範圍有限。

它是一條狹窄的山谷,中間有澗流經過,溪水潺潺,小環境清涼溫潤。

據來自天心村的第一手資料,可以得知。

整個牛欄坑肉桂的年產量,不過是1500斤左右。

而市面上,以“牛欄坑肉桂”名義裝進泡袋包裝內的巖茶,不計其數。

這些“假牛肉”的總產量加起來,有朋友打趣說,估計能繞地球好幾圈。

真正的牛欄坑肉桂,產量有限, 而氾濫成災的“假肉桂”,估計能破噸。

一款原本普通的巖茶,在貼上“牛肉”的標籤後,便得到了無數的光環。

但如果能回到它的真實起點,就會發現,這一切統統是假的!

《7》

真的,永遠假不了。

假的,永遠真不了。

畫虎畫皮難畫骨。

茶圈裡,仿造一款茶的外觀,冒名頂替,虛假做舊,其實不難。

難的是,復刻一款好茶的內在精華。

優質茶葉的香氣,滋味,韻味,非普通茶難以比擬。

那是由獨特的溫光水汽土小氣候,精湛的加工,細緻的珍藏,才能煥發出來的風采。

一招速成,篡改茶葉的出身,極易在品質實力上露餡。

到頭來,終會有露出馬腳的這一天!

9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反華美國小跟班比美國都積極,澳大利亞暴露印太野心,被打入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