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現代社會中,長壽已經不再新鮮,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活到終老。目前社會上的老年人大部分是50、60後,這批人是曾經那個大變革時代的參與者和親歷者。他們衝出時代的洪流,經歷了新中國高速發展的每一個變革時期:大躍進、三年自然災害、十年動盪、恢復高考、科技迅速崛起、改革開放……

不是每個人都能經得住時代變革的。放棄舊有的生活模式,尋求新的出路從來都不是像電影一樣輕鬆。頂風承包土地推進土改,一邊上山下鄉一邊堅持學習高考,好不容易生活穩定了,又經歷了90年代的下崗風潮……然而到了晚年,社會也並沒有遺忘他們。如今,他們又要面對新時代觀念下的養老和臨終觀念的衝擊。

經歷過時代的洗禮,這一代的老年人對“掌控”的需求更高,因此面對不可避免的衰老與臨終選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和探索怎樣才是人生的最好歸途。

那麼,對於現代的老年人而言,怎樣的結局才算最好的結局呢?

最好的結局有三個關鍵:接受臨終事實、瞭解真實感受、好好活到終點。

我們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態,接受衰老的本質,和醫療水平的侷限性——醫療的不斷干預會修復一些問題,但也會帶來很多新的問題,人越是衰弱,過多的醫療干預越是致命。

人類與死亡之間的戰爭是必輸的,當我們老去的時候,接受衰老不可逆的事實,避免自己陷入到一個不斷地治療、虛弱、再治療、再虛弱的可怕迴圈中去。現代醫療水平給我們帶來了一種“醫學無所不能,手術能延長十年二十年的壽命”的幻覺,實際上醫生眼中的“延長”可能只有一兩年。

當我們不幸面臨這種可怕的境地時,一定要邁出最艱難的第一步:接受現實——我們不可能恢復如初了。

不過接受現實並不代表放棄治療,只是承認自己現在的狀況很糟糕,從而找回理智,跳出無止境治療的怪圈,奪回自己生活的主動權——只有這個時候我們才能重新看到真正的自己。

接下來是第二個關鍵:試著和家人朋友一起探討對生和死的看法,瞭解彼此對死亡最真實的感受:為了有一個活命的機會,你能夠承受多少?

有的人說:“如果我會失去所有生活樂趣,那不如讓我去死。”

有的人說:“如果我成為一個餘生都在床上度過的累贅,那不如讓我去死。”

有的人說:“我只希望看著孩子們長大,為了這個我承受怎樣的痛苦都可以。”

……

明確自己究竟願意為了活著付出多少代價之後,對生命的的控制權就回來了:

“有了新的治療方案你想試試嗎?”

“這會讓我失去現在的生活嗎?我不想再疼了,如果治療很疼,會減少我現在的幸福感的話,就算了。”

“可能需要做一個有風險的大手術,手術情況好的話,你會完全恢復健康。”

“風險係數高嗎?我癱瘓或者死亡的機率有多少?”

“有25%左右,康復的機率還是很大的。”

“25%很高了,如果死了還好,癱瘓比死了還可怕,我能失去的不多了,25%不是我這個年紀能承受的代價,我要維持現在的生活,現在我每天都很快樂。”

……

如此,接受臨終事實、瞭解自己的真實感受,活在現代的我們就知道如何從眼花繚亂的高科技治療方案中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好好活到終點。

珍惜活著的每一刻,掌控自己的人生直到最後一刻,就是現代人衰老的最好的結局了吧。

無數的醫學奇蹟證明:那些不去努力活得長久的人,反而活得更長久。

5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愛存錢,並非我們的習慣,只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我們缺乏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