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在閒魚上處理一些閒置物品,賺不了大錢,就是換點兒零花錢。
昨天碰到一位顧客著實讓人很狂抓。
這位顧客開始看上一條牛仔褲,她不問尺碼不問品相直接就砍價。
牛仔褲全新,是去年某品牌秋季新品,我899元購入,她直接問我50元賣嗎?
我回復說,您給的太少了,這個價錢我不能賣,您要是誠心要,您就再加點兒。
她加了。
加了10塊,軟磨硬泡非要60塊買......
砍價中間她又看上一條連衣裙,裙子是某輕奢品牌今年秋季的新品,吊牌還在,我2199元購入,她要120元買走。
到這裡,我已經有點兒煩了,她只知價格不知品質,但是想到做買賣要有耐心,閒置也是閒置,萬一我多說幾句,顧客就被我打動了呢?
抱著這樣的心態,我一直耐心的和她聊天。
後來她又改變主意,牛仔褲和連衣裙她都要,兩件160元。
我話都說盡了,她就是油鹽不進。
看我不同意,她開始打感情牌。
她說她是一個二胎媽媽,兩個男孩兒,老大在上初中,家境不好,錢全給孩子花了,實在沒錢了......
我說您不是沒錢,您是捨不得。
她接著說她老公沒本事,掙的少,她在家帶孩子不上班,還要還房貸,還要養兩家的父母......
我耳根子軟,聽不得別人說這些,本來也不打算靠處理閒置賺多少錢,零花錢少就少點兒吧。而且此時已經深夜兩點,她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我便同意以她說的價格賣給她。
我改好價格,讓她付款,結果她說,她沒錢不要了!!!
我頓時有一種被她耍著玩兒的感覺,還被玩兒到深夜兩點......
-
其實我很不喜歡這樣動不動就打感情牌來博得別人同情的人,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不喜歡這樣的人?
為了一星半點兒的小便宜就可以把自己悲慘的遭遇告訴陌生人,把自己說的楚楚可憐,柔弱無助,手無縛雞之力,看起來是被生活所迫,其實這樣的人是沒有底線的。
分享這個故事,就是想告訴大家兩點:
一即使再貧窮,我們也不可無傲骨,這是我們對自己的要求。
這位二胎媽媽和一個陌生賣家都會哭訴她的遭遇,想必她和她周圍的人經常抱怨,這不就是祥林嫂嗎?
對面苦難,自己的抱怨和別人的同情是最沒用的東西。
有時間和別人哭訴到深夜兩點,為何不用這個時間來做點兒副業?
你的處境艱難,和別人的一點關係都沒有,都是自己造成的。
我有很多同學,都是邊帶娃邊做副業,收入頗豐。
把智慧用在正確的地方。
如果你渴望富有,那就把智慧用在如何賺錢上;
如果你渴望成功,那就把智慧用在如何努力上;
如果你渴望愛情,那就把智慧用在提升自己上。
很多我們不經意的行為反應,都是我們本心的寫照。
也許你根本沒有注意,你這樣做有什麼不妥,這樣的事情做的多了,那就是教養問題,最重要的是,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這樣的習性是會影響下一代的。
二孩子在學校和老師學習如何成才,孩子在家和家長學習如何成人。
父母的行為習慣是會直接影響孩子的習性的,即便你沒教過,會潛移默化。
你面對困難的態度會影響孩子遇到難題時退縮還是鑽研;
你犯了錯如何改正會影響孩子犯錯後如何改正以及會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
你如何與父母、愛人、兄弟姐妹還有朋友相處會影響孩子和他的父母兄弟姐妹還有朋友怎麼相處;
你勤快還是懶散,開朗還是抱怨,乾淨還是邋遢,正直還是偏斜,自律還是放縱,熱情還是冷漠,孩子都是學著你做的。
不要覺得一些小事情,沒關係,孩子不懂,這麼想你就錯了,並且還會害了孩子。
孩子是很聰明的,他能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全在你忽視的這些細節裡。
新手父母大部分都在30歲左右,剛剛成為一個大人,孩子需要成長,父母也需要成長。
在你的世界裡,你覺得孩子做錯了,在孩子的世界裡,孩子也不一定認為你做的是對的,所以不要總覺著自己是對的,要多試著以孩子的角度看問題,你把孩子當朋友,孩子才會把你當朋友。
你的言行體現的是三代人的教養,你的父母是怎麼教育你的,你又是怎麼教育你的孩子的。
小時候,有一次和姐姐在外面玩兒,馬路對面有一個殘疾人路過,我盯著殘疾人一直看,直到看不見。
回到家,姐姐和我說,你剛才那樣是很不禮貌的,對殘疾人最大的尊敬就是不要把他當成和別人不一樣的人看待。
而且你剛才那樣做不僅會讓別人認為你這個小朋友沒有禮貌,還會讓人認為爸爸媽媽也是沒有禮貌的人,所以沒有教會你怎麼懂禮貌。
當時我知道自己錯了,但是不明白姐姐的話是什麼意思。
長大後慢慢明白了,懂禮貌不僅是見到長輩要問好,還要平視那些有缺陷的人。
更重要的是我的言行不僅代表我自己,它還反映著我的家庭教育。
如果我們不曾有一個“懂禮貌的姐姐”,那不要讓我們的孩子也沒有;
如果我的孩子有一個“懂禮貌的姐姐”,我希望那個人是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