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鏡子

鄰居家一共四口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可是隨著堂堂的出生,原本安靜、和諧的一家人,卻亂成了一鍋粥。這個大呼小叫,那個手忙腳亂,加上堂堂的哭聲,讓我這個愛靜的人,實在有點招架不住。心煩之餘不禁自問,中國的家長帶孩子怎麼一點手段也沒有,非要搞得一家五口精疲力盡才罷休?

記得三年前,我還在國外公辦,租住的房間主人,是一個有著4個孩子的母親。我們同在一個屋簷下整整半年的時間,她帶孩子的技巧我是親眼所見的。

1.心大

艾琳在面對自己的孩子時,很少會事無鉅細。可能也是因為孩子太多的原因,她給孩子創造了相對的寬鬆空間。老大、老二是雙胞胎,那年7歲,他們都是倆人一起上學放學,然後回家回到共同的房間,做自己的事情,也會有爭吵,也會來找媽媽,但艾琳始終保持的中立,最後問題還是由他們哥倆自己解決掉了。

老三4歲,是個小可愛,很淘氣,家裡的沙發洞都是他摳出來,爸爸臭罵過他一次,但媽媽卻沒有正面責備過老三,而是引導他來和我學剪窗花。

老四是家裡唯一的一個女孩子。我去的時候她剛剛滿地走。

為了保證她的安全,艾琳在房間裡安放了嬰兒圍欄,圍欄裡有玩具,也有布做的繪本。黃頭髮的小丫頭常會躺在地上舉起書本裝模作樣的看,我發現過好幾次,她的書都是反的呢。我問過艾琳,你好像不太管你的孩子?

艾琳笑著回答我:我心大。

2.規矩

原以為國外的教育就是散養而已,這很簡單,可事實上,艾琳家的規矩還是蠻多的。比如,吃飯的時候大家都是一起吃的。不好好吃飯的那個,不可以動冰箱裡的巧克力,也不能和冰箱裡的牛奶。這是死規矩,包括最小的老四,都是一樣要遵守的。

再比如,看書,艾琳是個書迷,她在忙也要看幾本新書。而且她要求再她看書的半個小時裡,孩子們要保持安靜,可以輕聲的聽音樂,可以輕聲的吵架,可以輕鬆的玩耍,但請不要打擾到她。

另外,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負責任”。艾琳要求孩子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媽媽只給指導,不會幫忙,誰造成的結果誰來承擔信任的後果。

記得一次老三要爬過沙發的扶手,艾琳喊道:那樣危險。可孩子視乎對媽媽的警告充耳不聞。媽媽索性放手說,那好吧,你試試看,摔痛了可不許哭哦。結果當老三掉在地上要哭時,竟然含著眼淚忍了下來。

​比起中國的媽媽,我覺得艾琳表現的更像個有能力的媽媽。其實,中國媽媽也很棒,只不過比起來,她們更願意事事親為,往往自己挨累,孩子卻沒有受到鍛鍊。另外,中國媽媽對孩子充滿了“期望”,好像她的一生都和孩子息息相關,絕不容“孩子不優秀”。

身體累,心也累,便是中國媽媽最好的寫照了。於是也就形成了中國家庭4人帶1娃,還被累成狗的現實。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拉夫羅夫認為,明斯克拒絕部署俄羅斯軍事基地,是令人不快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