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每個人都有選擇人生的權利。在追逐夢想的路上,有人越過了荊棘叢生的旅程到達了成功的彼岸;有人則被歲月磨平了稜角,帶著心中的那一絲的不甘回到茫茫人海當中。

20年前一則北大學生街頭當屠夫的新聞攪動了整個輿論世界,新聞的主人翁是曾經帶著文科狀元光環步入北大的西安學子陸步軒。昔日耀眼的學子成為街頭賣肉的屠夫,一經曝光就引起了軒然大波。是教育制度的問題,還是讀書無用論充斥在大街小巷成為人們街頭巷尾的談資。

當陸步軒回到北大演講臺上流著眼淚說"他給母校丟臉了"這句話時,依舊沒有擋住別人的議論之聲。如今想來又何必呢?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旅程,在這條路上他到底經歷了什麼,遭遇了什麼,我們不得而知,學歷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職業,行業也沒有貴賤之分

曾經長沙的理科狀元張曉勇又何嘗不是如此的經歷。

理科狀元、清華學子

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金榜題名。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是每個學子都夢寐以求的耀眼時刻,古時候是這樣,時至今日依然如此。

從小學到中學,再到暗黑的高三時刻,誰不想放榜的那一日能看到自己的大名,考上夢寐以求的大學。

張曉勇的人生經歷和陸步軒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如果說有哪些區別,陸步軒是長安區的文科狀元,而張曉勇是長沙縣的理科狀元。陸步軒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文史專家,而理科出身的張曉勇則是希望自己有一天能站在研究室裡。

1991年高考放榜了,十年來披星戴月、寒窗苦讀的張曉勇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自己的成績。

當成績單到達他手中的時候,張曉勇有些不敢相信,但又覺得一切都在情理當中,成績是對他曾經流下來的汗水最好的回報,他以第一名的成績成為了長沙縣當年的理科狀元

在填寫報考志願時,張曉勇憑藉著自己優異的高考成績毫不猶豫的填寫了自己嚮往已經的清華大學。

而他也理所當然的被清華大學錄取,在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專業埋頭苦讀了五年。

心有不甘、蹉跎歲月

人生路遠,有時候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未來,有時候卻被迫選擇未來。

畢業後的張曉勇面對的不再是國家分配的社會體制,他可以選擇國家給他安排的工作崗位,但是他沒有選擇去哪裡的權力。他也可以透過企業招聘,選擇自己嚮往的去處

經過一番思考之後張曉勇選擇了去一家中外合資的日化企業,那時清華大學畢業的學生無論去往哪裡都會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這是屬於他自己的光環,也是對他學習成績的認可。

所以張曉勇相信憑藉著自己的學歷和能力,在這家企業當中早晚都會有屬於他自己的實驗室,總有一天他可以實現自己的科研夢想。

天不遂人願,自己夢中所想的往往會經受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打擊,在客服部蹉跎了五年的張曉勇依舊沒有看到實驗室的影子

這讓一個曾經風光無限的才子遭受了現實社會中的第一次打擊,夢想似乎離他越來越遠,青春也在漸漸的離他而去

曾經意氣風發的少年已經漸漸的被現實磨去了往日的光環,生活上和工作上看不到前途的張曉勇第一次有了退意

心中的委屈沒有人能知道,自己的理想也走的越來越遠,觸不能及,也許張曉勇曾在夢中驚醒,也許他為內心流下過不甘心的淚水。

就在他糾結於自己的工作和未來時,家中的父親因病倒在了床上。這一下子觸動了張曉勇心中最脆弱的地方。

異鄉漂泊多年依舊是孤身一人,事業上一無所成,婚姻上還是孤家寡人,他想到了那一句"父母在,不遠遊。"

遙望著遠處的星空,看著那陰晴圓缺的月亮,深夜中無法入眠的張曉勇望著家的方向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抉擇,他要回到家鄉,回到父母的身邊

豪言不再、安於現狀

回到老家之後張曉勇一邊照顧身邊的父母,一邊要為生計找一條活路,他把站在實驗室前的理想埋在了內心的深處,去了一家房地產公司,然而這並不是張曉勇想要的生活,他只不過是把自己的內心給壓制住了而已。

歲月在張曉勇的臉上劃上一道道痕跡,而他也按部就班的結婚生子,在房地產公司並不開心的他選擇了離開,去了離家不遠的一個市場當保安

然而他內心的苦誰又能明白呢?他曾經對別人講過一個兒時的故事。在他還在上學的時候,有一天吃完飯想要去刷碗,然而母親不知哪來的一股怒火一把打掉了他端在手中的碗筷,大聲的呵斥著他說,男兒應該志在四方,怎麼能在鍋碗瓢盆上。

這雖然是張曉勇講出的一個故事,似乎是在說母親曾經在他身上寄予了深厚的期望,倒不如說是他對當下生活的不甘。從畢業以來他從未放棄他在科學上的研究工作,但終究沒有能站在實驗室中。

在張曉勇看來或許是懷才不遇,也可能是生不逢時,但終究歲月沒有給他證明自己的才華。

已經46歲的他已經來往於市場上,每月拿著2000元的微薄收入。而身邊的人也從未把他當做一個清華大學的高材生,只是覺的他是個戴著眼鏡、盡職盡責的保安。

畢業二十多年來張曉勇很少參與同學之間的聚會,有人覺的是身份上的認同,也有人覺的是他不想面對失意的人生。但無論他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我們只能表達尊重,這是他選擇的權力,也是他對於自己的人生態度。

北大屠戶陸步軒在北大演講之後痛哭流涕,張曉勇又何嘗不是如此。曾經意氣風發、胸懷大事,而今滄桑歲月讓他安於現狀。或許是時代的選擇,那我們為之惋惜;也許是人生的羈旅,我們也只能是感慨。

在陸步軒演講完之後,前北大校長許智宏曾上臺說過一段話。北大的學生可以成為明星,可以成為高階幹部,可以成為專家,也可以當屠夫。張曉勇在經歷了鬱郁不得志的歲月之後,選擇了安於現狀。

無論是從事哪個行業或是崗位都是屬於他自己的選擇,職業沒有高低貴賤,學歷也並不是財富的終極代表。

人生無常,回首往事無論是悔意,還是滿足都只是一段不能回去的記憶罷了,對得起自己就好!

11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過來人告訴你:這三種酒局不要參加,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