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
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
一首扣人心絃的民謠唱出了對成都的依依不捨,
也激發了聽者為一個人或者一個理想奔赴一座城的動力。
願你在這座包容且開放的城市裡,
在充滿創意與新意的區域裡,
既能肆意想象,又能積極探索,
成為城市發展的新生力量。
成都市成華區聚力打造“國家級文化創意發展區”,一大批一流的文創企業入駐成華,揭開了天府文化的新序幕。年輕態的成華區正向遠處散發光彩,吸引著一波又一波新潮的年輕人駐足欣賞,甚至流連忘返。“愛成都·迎大運”成華文脈源遠流長,如何打卡才不虛此行?以下內容便是良心攻略,一起get吧!
第一站:走進文軒BOOKS招商店,開啟森林閱讀
書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文軒BOOKS招商店的出現讓成華區注入了一份溫潤的獨特氣質,它為閱讀愛好者提供了借閱、購書的商業賣場,更讓他們找到了安放心靈的好地方。當書和人產生不期而遇的溫暖時,就會出現生生不息的情感共鳴。整個書店具有濃郁的文藝氣息,多種多樣的綠色植物裝飾著書店角落,彷彿讓人置身在田野之間,營造出靜美的氛圍。文軒BOOKS招商店一、二樓以人文、自然為設計理念;三樓以文明、進化為設計理念,獨具特色的裝修風格受到書迷們的追捧。書屋裡的每一本書靜靜地放置在所屬空間,等待著愛書者去翻閱去感悟,讓每一顆純粹的心靈得到知識的滋養。如果你也喜歡紙張和文字的真實感,請到這裡來坐一坐,在幽靜清新的書屋裡完成天馬行空的想象。
第二站:到電子科技大學邂逅一場冬日浪漫
銀杏是成都的市樹,大街小巷都有它的蹤跡,陪伴著人們走過四季更替。每到深秋初冬時節,滿城呈現一片燦爛的金黃色。一樹又一樹在風中招搖,是熱鬧的;一片又一片在風裡飄落,是孤獨的。不管它是何種姿態,總會惹人憐惜。如果要悉數成都最佳的觀賞銀杏聖地,那麼電子科技大學必須名列前茅。校園內有數百棵銀杏樹,組成了銀杏林、銀杏大道,吸引著來來往往的遊客拍照留影。當蕭瑟的冬天逐漸席捲生命力時,在這裡還依然上演一場冬日戀歌。慢慢散步在銀杏樹下,淋一場“銀杏雨”,簡直妙哉,樂哉!
第三站:都市文化新地標——成都完美文創公園
這座位於二仙橋路外側的完美文創公園,以loft工業遺址建築群的特色風格在眾多的公園中脫穎而出,成為年輕人遊玩拍照的新寵。由紅磚紅瓦的老舊倉庫改造而成的文創公園顯得風韻別緻,遊客在花團錦簇中感受大自然的氣息,遊走在園區內觸控工業遺蹟,也可以在詩歌、演唱會中接受文化的薰陶,享用一場文化盛宴。園區在建造之初將娛樂元素和天府文化有機結合,著力構建西部都市文化新地標,全面實現“產、娛、教、文”一體化發展。作為國內首個5G文創產業基地,正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大家的到來。
第四站:酷炫的機車公園——中車共享城
充滿現代藝術氣息的機車公園一經亮相就深受年輕人的青睞,透過對機車車輛廠廠房改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廣場。老舊廠房具有故事感和歷史感,讓攝影愛好者欣喜若狂,這裡成為了旅遊拍照的好去處。開闊的草坪和陳舊的煙囪,儼然和宮崎駿漫畫中的景色有幾分相似之處,廣場內還保留著以前的火車軌道以及翻新改裝塗鴉的火車,歷史和現代相互交融。成華區積極實踐建設園區城市,藉助工業元素、依託文旅理念,成功將“中國汽車共享城”的名片推廣開來,贏得大眾一致好評。
第五站:東郊記憶——工業傳統與音樂時尚相碰撞
東郊記憶在成都文化創意產業中佔據重要地位,被稱為“中國的倫敦西區”,是集合音樂、美術、戲劇、攝影等文化形態的多元文化園區,可謂是成華區的一顆閃亮明星。“修舊如舊,舊房新用”可以囊括東郊記憶的建築特色,多層廠房和獨具工業感的煙囪管道讓東郊記憶在懷舊和時尚中充滿藝術性。東郊記憶的廢舊機床、玻殼半成品、廢舊罐體、管道……隨藝術家創意發揮,搖身一變成為了獨一無二的藝術品。漫步東郊記憶,濃烈的藝術氣息撲面而來,關乎這座城市的歲月變遷也在工業遺蹟中緩緩流露。如果記憶可追溯源頭,選一個閒暇的午後,到東郊記憶探訪工業發展起起落落的故事。
第六站:香香巷——是小巷,也是美食天堂
香香巷默默地坐落在錦江邊,它雖然不起眼,卻是廣大好吃嘴心中的美食聖地。一條寬不足5米,長約百米的窄巷匯聚了天南海北的佳餚,每到飯點,這裡人聲鼎沸、菜香四溢,食客挑剔的味蕾得到極大滿足。青磚砌柱、飛簷瓦椽、石板鋪路……川西民居風格的建築給人一種舒適悠然感。夜幕降臨,紅燈籠和霓虹燈交相輝映,美美與共,香香巷便成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錦城的夜是喧鬧的,香香巷的菜品是豐富的,五湖四海的獨特風味在此交融,讓成都人的“深夜食堂”變得有滋有味。
第七站:猛追灣/望平坊/濱河路 老街煥發新場景 夜生活充滿趣味性
成華區首次嘗試城市風貌更新,猛追灣作為“八街九坊十景”中的一坊以打造休閒片區為目的,讓傳統老街長出新場景,進一步呈現一個全新的城市風貌。隨著主題博物館、傳統戲劇場、經典老茶館、當代藝術館的加入,猛追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讓另一代人的生活更加充實美滿。白天的猛追灣是寧靜祥和的,夜晚的猛追灣是熱鬧多彩的,火鍋、串串、川劇……迸發出活力,讓生活氣息變得滾燙且熱烈,成都本土特色的市井文化和休閒生活便是如此輕鬆自然。快節奏的工作在慢節奏的生活中得到喘息,快慢相融,和諧共生。
夜幕降臨,一條時空之廊連線望平坊和濱河路,讓彼此的距離更近了。這裡有一處流光溢彩的廊道,頂部由5800塊小液晶螢幕形成了一個波浪似的天蓬,這塊波浪式的巨型液晶屏,可以播放任何畫面甚至影視節目。隧道兩側經過通高6米多的原子鏡無限放大,將天棚的圖景、地面的人行反覆投射,讓這個隧道充滿了變幻無窮的魔力。從成都老照片裡走出來的牌坊,經過玻璃磚的構建矗立在時空隧道的盡頭,燈光的變換經過玻璃的折射,充滿了夢幻的色彩,呈現著新與舊的交融。夜間燈光的設計和新型材料的使用,讓此處的夜景變得炫目多彩、充滿趣味性,滿足年輕人的好奇心。
成華區以科技創新為出發點,從文化著手,應用現代時尚的語言和技術,喚醒原本乏味的生活空間,為青少年打造出嶄新的新天地,讓市民可以享受創新發展的成果。充滿著創意、文化的一街一景為區域的形象、經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讓這份獨特的成都味道在歷經時代的洗禮後變得更加厚重。立足原有文化底蘊,藉助創新設計,成華區已實現過去與現代交相輝映,串聯起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讓市民在時尚開放、充滿生機活力的空間裡恣意生活,享受曼妙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