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落後就要捱打"這是近代中國很長一段時間存在的一種現實情況。

自從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進入了近代社會,但是,進入了近代社會,並不代表當時中國的生產力水平已經到達了一個新的發展高度。

相反,當時由於清政府長期實現閉關鎖國的政策,以及統治者盲目自大,認為"天朝上國"無所不有,不屑於外界進行交流,從而導致了中國日益脫離了世界發展的大勢和潮流。

與此同時,西方社會則先後進行了資產階級政治革命,確立了資產階級的政治體制,英國、法國、德國等歐洲大陸上的國家都先後確立了適合自己國家國情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

並且,在進行革命的同時,思想啟蒙運動和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運動也進行得如火如荼,不斷解放人們的思想,為資產階級的不斷髮展壯大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理論支援。

政治上、思想文化上,西方國家都為本國的資產階級創造了十分好的發展空間,不斷滋生了新的生產方式和制度的產生。

在19世紀的下半葉,在手工業領域相繼出現了新的生產工具,尤其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機,進一步刺激了科技和工業的發展。

在此後幾十年的時間裡,新的生產工具和制度不斷地出現,大大刺激了生產力的發展,這也就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工業革命。

此後,歐洲主要國家又相繼完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從過去的農業時代不斷向工業時代邁進。

截止到二十世紀初期的時候,西方主要國家都已經或多或少完成了本國的工業革命,進入了工業時代,成為了工業國家。

可是,在東方,還有很多像中國一樣來不及進行工業革命,就被西方殖民者強行打斷了工業發展道路,民族工業只能在曲折中艱難進行。

直到新中國建立前,中國也沒能夠完整地建立起本國、本民族的工業體系,而原有的工業體系不僅門類不齊全,而且比例嚴重失調。

重工業基本沒有,輕工業比例雖然不小,但是工廠數量相比較發達國家根本微不足道,並且還存在著很多問題。

中國工業的騰飛,還得從新中國建立以後,我國制定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和當年蘇聯決定援助中國建設的156個工業專案開始。

也許有人看到156這個數字會覺得微不足道,甚至覺得僅僅156個工業專案,對中國工業的幫助有那麼強大?可以肯定的說,援助156個工業專案不僅在當時是絕無僅有,就是放眼現在也是前所未有的。

一、舊中國艱難的工業化

而能否實現工業化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是否近代化的重要標準。如何實現工業化,成為了很多國家不得不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

在農業文明時期,中國一直是一個農業大國。獨特的地理環境、優越的氣候條件,大量的人口,比較先進的社會制度、長期穩定的社會環境都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農業文明長期領先於世界,創造了中國的農業文明成果,直到現在,中國的農業文明成果依然擁有很強的生命力,只是還沒有得到很好地開發和利用。

兩千多年前,我們就已經能修建都江堰那樣宏偉的水利建築,這難道不是一種生產力強大的表現?

但是,人類文明還是不斷向工業文明轉變,而很可惜,在工業文明早期剛開始的時候,中國並不能夠很好地抓住時機,成功向工業文明轉型過渡,最終錯失了發展的最好時機。

明清時期,中國江南地區就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已經有了向大規模生產轉型的基礎,可惜,最終這株弱小的資本主義萌芽沒能成功發展壯大起來,就被西方侵略者的堅船利炮摧毀了。

西方侵略者侵入之後,不斷地想要將舊中國變成他們的原材料生產地和商品傾銷地,因此瘋狂地對中國展開掠奪。

雖然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中國早期工業的產生和發展,但是中國的民族工業由於長期受到外國資本的擠壓得不到很好的發展。

再加上中國民族工業存在著資金薄弱,生產技術水平落後的先天不足,很難能夠有很好的發展。

同時,由於近代中國社會政府不穩且多變,加上帝國主義的不斷入侵,並不能給民族工業一個長期穩定的發展環境。

因此,近代中國工業長期發展不起來,舊中國幾乎是零的狀態。這一改變,直到新中國建立之後,才逐漸有所改變。

二、新中國的工業化

由於將近100多年帝國主義的入侵和國內戰爭的摧殘,新中國建立之初原有的工業基礎可以說是非常的落後和薄弱。

在1949年,全國的工業產值不僅遠遠低於英美蘇等發達國家,就連印度也比不上。同時,工業產值的構成絕大部分都是輕工業的產值,重工業產值有限,而且水平有限。

面對這一情況,在建國早期,偉人曾經講過關於"我們現在能造什麼"的精彩談話。如何建立一個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成為了一個不得不解決的問題。

建立起一個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不僅能夠很好地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以及增強國防力量,還能夠儘快實現從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

中蘇兩國經過艱難的談判之後,最終達成了共識,蘇聯同意援助中國,幫助中國實現工業化。

新中國很快就基於蘇聯的發展模式,制定了自己的第一個五年計劃,計劃的目的就是傾舉國之力來推動國家的工業化,實現前所未有的突破。

蘇聯援助的工業專案首批確定為50個,主要涉及了電力、鋼鐵等基礎重工業領域,這些工業專案基本落戶在工業基礎比較好的東北地區。

1953年,經過協商之後,蘇聯方面追加了91個工業專案,這些工業專案主要也還是落戶在東北地區,涉及的門類遠遠比首批的工業專案要多。

後來,在1954年,赫魯曉夫為了在共產國際上爭取到中國的援助,又追加了15箇中國急需的技術水平比較高的15個援助專案。

在一五計劃期間,蘇聯一共援助了我國156個工業專案。並且截止到一五計劃結束前,將近70個工業專案完成建設並投產,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工業化水平。

我國不僅初步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工業化體系,還出現了一些之前從未有過的新的工業門類,如塑膠、飛機、汽車等工業門類。

我國極大地改變了新中國建立初期國內百廢待興、工業殘缺不全的面貌,為後來的"中國製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截止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的時候,我國的工業體系和門類不僅更加齊全和完善,還改變了過去工業分佈不合理的佈局。

在內地建立了一批新的工業,形成了新的工業帶,提高了國家工業的安全性。而這自然離不開蘇聯人的鼎力相助。

三、前所未有的蘇聯援助

在蘇聯援助中國的156個專案中,大部分援助專案的設計和裝置製造都是在蘇聯專家和工人的幫助下完成的。

並且在建成投產之後,蘇聯專家和工人提出了不少有針對性的方案,對工廠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蘇聯援助中國的專家和工人一度高達數萬人,對新中國早期的工業化建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甚至可以說是蘇聯人手把手幫助早期工業上一窮二白的中國建立起來一套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

在蘇聯人的大力幫助之下,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工業產值不僅實現了翻一番的目標,主要的工業產品生產還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比如鋼鐵和電力,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蘇聯前後為援助中國的工業專案投入的資金高達上百億盧布,並且其中大多數資金都是無償援助或者是低息貸款。這樣的大手筆援助不僅在當時可以說是絕無僅有,就是放眼現在前所未有的。

雖然蘇聯對我國早期的幫助很大,但是很大程度上也是出於自身利益的需要。新中國建立後,特別是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就不斷加強了對臺灣和日本的武裝,甚至默許了日本重新發展重工業。

而蘇聯為了避免直接與美國爆發衝突,只能選擇儘可能援助中國,提高中國的工業化水平。

歸根到底,"打鐵還需自身硬",一個國家的發展始終還是應該依靠自己,立足於自強,才能免受他人的擺佈。

雖然蘇聯的援助幫助了我們很多,但是後來中蘇交惡,蘇聯毫不留情面撤走所有專家和帶走全部資料也給我們造成了極大地傷害。因此,唯有自強才是最好的發展道路!

4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妻子說“兒子不是你的”,丈夫拿刀殺妻,做親子鑑定後發現是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