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董明珠,應該無人不知。在她的帶領下,格力集團從一個單一化產品製造工廠轉型為超大型綜合性跨國企業,並且成為國內民營企業的一個標杆。與此同時,董明珠鮮明的性格特點已經成為一張個人名牌,與格力集團互相成就。
普通人都聽說過董明珠是個雷厲風行的霸道總裁,雖然是做實業,但與馬雲、馬化騰等網際網路巨頭幾乎享有同樣的知名度。性格強勢的她不近人情,為了公司甚至六親不認的傳聞也在坊間流傳了很久。與自己親哥哥20多年不來往,自己90多歲的母親也拒絕與她同住。這個被"妖魔化"的女性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一帆風順的青少年董明珠1954年出生於江蘇南京,從小聰穎好學。青年時期從安徽蕪湖職業技術學院畢業。70年代初期,女大學生可謂鳳毛麟角。從這裡可以看出來董明珠好學上進的性格已經開始展露,而父母對她學業上的支援也是不計回報的。
1975年董明珠畢業回到家鄉南京,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從事行政管理工作。這在當時算是相當優越的工作,端鐵飯碗,吃公家飯,還有幹部身份。對於普通人來說,這份體面又穩定的工作實在是最佳的選擇。
工作穩定後的董明珠與丈夫結婚,組建起自己的小家庭,很快還有了一個兒子。直到這裡,生活給予董明珠的都是一帆風順,事事如意。她此時也同大多數中國普通女性一樣,將生活重心放在家庭上,相夫教子。
人生轉折的中年可生活並沒有一直向董明珠展露溫柔美好,噩運不久之後降臨到了她頭上。兒子剛滿兩歲,丈夫就因病去世。失去精神支撐的董明珠哀痛之後,獨自帶著兒子生活。一個普通行政管理人員要獨自撫養孩子,各方面壓力都不言而喻,董明珠開始思考未來。
此時已經是80年代末期,時代變革的大潮已經在湧動。嗅到機會的董明珠毅然決然丟掉鐵飯碗,隻身南下,去往了開放的最前沿。她性格中的果敢在這個時刻已經開始體現。單親媽媽一要打破鐵飯碗,二要離開自己剛剛兩歲的孩子,這個決定實在很難。
初到南方的董明珠已經36歲,她進入了一家名叫海利的公司。因為沒有任何行業經驗,她只能從一名基層業務員做起。沒有銷售經驗,完全不懂何為營銷,董明珠完全靠著自己的摸索與堅韌的性格在這個崗位上發光發亮。
在1992年時,她個人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600萬,開闢了空白的安徽市場。她是當年當之無愧的銷售之王。
正當董明珠在銷售崗位上大展拳腳時,格力內部出現了分裂。部分老員工突然集體辭職,投奔競品。董明珠選擇了堅守,她留在了老東家,並被全票推選為公司經營部部長。臨危受命的她頂住了壓力,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她反而帶領格力逆風翻盤,讓格力空調銷售額逆市增長17%,並首次超過了當時的行業龍頭:春蘭。
開疆拓土的霸道總裁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喪夫離子的董明珠從一名基層業務員一路披荊斬棘成為格力的總經理。她的果斷堅韌、強硬手腕,對商機的敏感,任人唯賢的作風都是成功的基礎。
1995年至2005年,連續10年空調產銷量、銷售收入、市場佔有率均居全國首位。2003年以後,銷售額每年均以30%的速度增長,淨利潤保持15%以上的增幅!
從2005年至今,她一直擔任著格力的董事長、總裁職務。在她的領導下,格力電器從從一個當初年產不到2萬臺的空調小廠,逐步發展為擁有珠海、丹陽、重慶、巴西四大生產基地、員工人數25000多人的綜合性跨國知名企業。
董明珠個人的管理才能和經營水平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她2003年1月當選為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2005年11月,被美國《財富》雜誌評為"全球50名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強人"。
輝煌背後的家庭在丈夫便因病去世後,董明珠再未結婚,將自己的全部精力與智慧都投入到了事業發展中。當她離開南京去往深圳時,兒子還在蹣跚學步,是她的母親幫著拉扯大了這個孩子。董明珠後來也在訪問中提到,兒子幾乎是散養長大的,自己沒有給予太多的關心和愛護。
此事被董明珠發現之後,立刻嚴令禁止,並公開批評自己親哥的違規做法。自此,哥哥認為妹妹不近人情,從此20年不與之來往,直到後來他患了癌症,命懸一線的時候,才理解了妹妹,兄妹兩人就此和解。
年逾90的老母親一直生活在南京。外界的傳聞鐵娘子董明珠只顧自己事業高升不管老母親的死活。其實對於自己的母親,董明珠怎麼可能不感激。只是人老眷故土,老母親習慣了故鄉的生活,不願意跟隨女兒在外漂泊。
如今的董明珠也已經年過60,雖然還奮戰在企業發展的第一線,但交接班已經開始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2020年2月,格力的股東資訊悄然發生變化,董明珠已經不再擔任格力董事長一職。董明珠即將卸任的訊息日囂塵上。
目前看來,董明珠還沒有交出經營管理大權的實際行動。她的個人形象與格力的企業形象已經緊密地連線在一起,這對接任者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壓力。如何能"去董明珠化",也許是董明珠在任的最後幾年需要考慮的重要課題。
董明珠這個傳奇的女性為廣大普通女性樹立了一個典範。改變從何時開始都不晚。女性也可以不以家庭為桎梏,也可以去戰鬥去拼搏,去實現自己的價值。女性身上特有的堅韌與忠誠會成為助力的梯子,將她們送上更高的平臺。自信與拼搏,不分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