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走進大興的軍大人:

西安大興醫院手術室護士 周敬雲

標籤:堅持 熱愛 多面

手術室的大門是道生死門,對患者來說,進入手術室就相當於有了再次重生的機會。

手術室,自然算是醫院的神秘空間。

身披綠色戰袍,頭頂藍色無紡布帽,一隻外科口罩遮住臉龐,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個個步如疾風,語如彈珠的人,便是醫院當中的“特工”組了。

周敬雲,就是他們其中的一員。

護理"菜鳥"的成長

在來到西安大興醫院之前,周敬雲的“足跡”一直在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

從實習開始,周敬雲作為護士,在唐都醫院輪轉過多個科室,從胸外、感染到ICU,最終她的腳步停留在骨科,一“紮根”就是四年。

周敬雲坦言,在每一個科室的學習,都在為她夯實基礎。

一個人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中,他就會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

在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周敬雲是被這一群來自部隊的同事“趕”著向前走的,對於初入臨床職場的“菜鳥”周敬雲來說,護理工作的不夠細緻,護理文書的不夠規範,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都逼著她多看一點,多學一點,多幹一點......

沒有誰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有的只是日積月累的堅持,而時間是不會辜負努力的人,四年的堅持與學習,不斷充斥著她對護理工作的熱愛,也讓她堅信護理工作會成為她這一輩子所熱愛的職業。

而這些,將周敬雲練就成為了一名獨當一面的護理人,成為了科室同事裡豎起拇指的優秀護士。

從病房到手術室的“跨越”

2019年10月,周敬雲來到了西安大興醫院,在這裡也開始了她的“跨越”之路。

病房護士,主要負責患者住院期間的病情觀察、治療、出入院等護理工作。而手術室護士除了要掌握專科的護理技能外,還需要應對手術期間複雜多變的情況。

手術檯上千變萬化,患者上了手術檯,就等於將生命交給了醫生和護士,稍有不慎,就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失誤,危及生命。

因此,臺上的每一分鐘都不容小覷。

這對剛剛從病房護士轉變為手術室護士的周敬雲,壓力自然山大。用她自己的話來說,“這裡與病房護理簡直就是天壤之別,簡直是跳到了另一個領域。”

所以,從頭學起,成為初來乍到的周敬雲所要面臨的必然選擇。

從最基本的接送手術患者開始,到遞簡單的器械,再到小手術的配合,最終到完全獨立與各個科室主任專家配合三四級手術。

這一過程,周敬雲顯露出超強的學習能力,從“青銅”到“王者”,她只用了兩個多月。

如今的她已經能夠沉著應對每一臺複雜的手術,包括能夠配合陶惠人教授這樣的頂級專家手術。

如今,她與手術醫生的默契度已經能夠做到,不用醫生開口,就知道下一步該遞什麼器械,無影燈該照在哪兒。

“時間管理大師”得要面面俱到

在手術室護士長張倩看來,“這個姑娘能幹得很,不僅手術檯上幹得好,也是我們科室的小才女。”

周敬雲是一個典型的95後女孩,性子直,愛玩,研究星座,喜歡養寵物。但工作起來可是一點也不馬虎。

手術室工作的壓力非常大,有時候碰上重大手術一連好幾個小時都得站在臺上,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碰到手術多的時候更是得要連軸轉,但周敬雲卻能面面俱到,就連護師考試也必須得是一次透過。

周敬雲在做好本職工作之餘,不僅能在科室會議上充當主持人,還能在科室宣教影片中充當配音員,更能在科室需要撰寫宣傳稿的時候,挑起編輯的大梁。

5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保護孩子的身心健康,小天才如何實現綠色社交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