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改革開放帶來的生活變遷

蔡淑怡

今年,迎來了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週年。40年前,深圳成為中國首個經濟特區,改革開放使它有了“深圳速度”,從“破爛不堪的小漁村”華麗轉身成為了“國際大都市”。

40年來,深圳在不斷地成長,身處改革開放中的我也一樣。

聽媽媽說:“小時候衣服顏色灰藍灰藍的,長大後特流行穿喇叭褲……”身為00後的我對於服飾的變化也特有感觸。小時候的衣服給我的感覺是花花綠綠的;現在一般不穿太過鮮豔,更注重搭配,衣服的設計更大膽、新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

聽奶奶說:“那時候,很多東西都得憑票購買,肉、禽、蛋等不能充足供應,大家也顧不上什麼口感和營養,只要能吃飽就行。”小時候,我對於吃的印象可能就是傳統了,過年的“有餘”“發財”;中秋的“五仁”“蛋黃”;端午的“元宵”“肉粽”……再看現在,年夜飯的菜式總讓人叫不上名字;中秋大概品嚐各味的月餅都讓人撐破了肚子;端午能讓你試到不同口味的粽子……

小時候,我總到外婆家去,她家的房子可謂年代久遠,走廊的牆體像是被歲月壓彎了腰的老人,破舊的衣服起了褶皺,手輕輕一碰便碎落一地 。沒過多久,新房子它來了,是個白淨又強壯的小夥子,大人們在它旁邊聊天,孩子的歡笑飄蕩在它的胸膛。一切都是那麼地和諧、幸福。

上幼兒園時,媽媽開著電單車送我上學的情景仍歷歷在目,到了小學,“單車變摩托”,再到現在的小車。

改革開放後,受西方、港臺影視的影響,人們的衣著觀念發生變化;商品市場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逐漸由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物資供應慢慢豐富起來,曾經實行的票證制度被取消;從衣服顏色到傢俱搭配以及裝飾物的選擇都有鮮明的個性,以往單調的室內形象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公交路線增多,設施改善,計程車招手即是,私家車也屢見不鮮,地鐵輕軌等新型交通工具也逐漸出現。

再看看我們一輩子也離不開的學習,今年結束了最後一屆文理分科,明年便要迎來新高考的全新挑戰。

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我:生於這個“盛世”的我們是多麼幸運。作為一名青少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以主人翁的姿態去對待改革道路上的困難和問題,正確對待改革給個人和家庭帶來的影響,爭做改革事業的擁護者、參與者和推動者。應該樹立平等、開放、參與的國際意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承擔自己的一份責任,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新的動力,在其中不斷提升自己,不斷成長。

乘風破浪揚征帆

陳月繼

1980年,我恰好小學升初中,在資訊並不發達的年代,成立深圳特區的大事,我並不知情,只是關注到我們農村有二十多年曆史的生產隊退出歷史舞臺,開始實行承包責任制。

當時一首紅遍中國的《年輕的朋友來相會》,開始對未來有懵懂的憧憬,歌詞中的20年後描述,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也覺得20年太遙遠了。直到1986年讀高三,政治老師經常講時事新聞,開拓了視野,才知道“深圳經濟特區”以及中國女排的“六連冠”。

此時雲浮城區僅有東街、西街、新街,面積大約一平方公里。高中畢業後,與大多年輕人一樣,懷揣著一個到深圳淘金的美夢,早上9點從簡陋的雲浮車站出發,到達寶安南頭關口已是下午5點多,用了將近9個小時,然而在20年後的2007年,我從雲浮駕車到達寶安僅僅用4個小時多一點,簡直是天壤之別!再過13年的今年秋天,應友人邀約,我在雲浮東乘高鐵到達深圳北用時1小時37分,加上從舊城區到達新區高鐵站的耗時,才120分鐘左右,這個速度在30年前絕對不敢想象。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在深圳工作、生活了3年,對寶安的龍華、坂田、石巖、西鄉再也熟悉不過,然而今秋再踏上深圳的土地我已茫然,不知所措。現在的深圳北已成深圳核心區,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再也找不到當年龍華小鎮的影子。好在好友早早在出站口等,要不然我定會迷失路向,根本不知道朝那個方向走才是石巖。

出於對家鄉的眷戀,在深圳工作3年後,我回到了雲浮縣城興雲路(現市區)開了一間電器維修店。開張初期,我雖起早貪黑,但云浮城區人口﹑經濟水平,電器普及程度以及人緣等因素制約,我的事業舉步維艱,經常入不敷出。

由於收入微薄,我開始懷疑自己所走的道路了,後經老校長的點拔,幡然醒悟。於是在1992年,白天開檔,晚上到勞動局開辦的培訓班繼續充電,此舉也為我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雲浮撤縣設市,一年後升格為地級市。市區周邊的石材加工廠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我的電器維修店漸漸有了起色,工作量日見增長,收入也水漲船高。我開始招收學徒,提供上門服務。為更好地服務客戶,開始只是用二輪摩托跑業務,後來維修的電機越來越多且體積寵大,我換成小貨車接送電機,另外購買小車跑外地業務。後來又在市區一隅購了土地建了房子,日子過得挺滋潤。

時間一晃踏入二十一世紀頭10年,工業自動化有了質的飛躍,原來分散的電器控制變成PLC控制,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我又重回白天工作,晚上自覺充電的日子。跑圖書館,在網路上請教師傅,硬把PLC程式設計攻克,為客戶提供快速、優質的服務。與此同時,為重拾高中時代的寫作夢,只要晚上有空便敲擊鍵盤創作詩詞及美文,日子過得幸福而充實。

去年深秋的一天,在南山森林公園巧遇深圳的舊同事李經蘭先生。李先生當年是我供職的中港合資企業的港方管理人員,當時對我們的社會制度頗有微詞,時不時戴上有色眼鏡訓斥大陸員工。而且李先生酷愛觀光旅遊,九十年代初已到過蟠龍洞看“石頭開花”,現故地重遊。我問:“李先生,幾十年過去了,你現在覺得深圳如何?雲浮如何?”李先生堅起大拇指對我說:“深圳現在比香港還要好,百姓安居樂業,而香港卻時有騷亂現象發生,雲浮發展也不錯,30年後到處高樓林立,交通發達,以致我完全陌生了。”說完頓了頓,又故作神秘地說道:“現在我回順德老家養老,都是社會主義一員!”我們相視之後哈哈大笑,笑聲響徹在南山公園上空。

是啊!40年在歷史長河中只是一瞬間,卻見證了深圳特區從一個小漁村飛速成長為國際大都市﹔見證了雲浮城區從1平方公里左右到今天的幾十平方公里﹔見證了雲浮從破舊的小縣城向中等城市的華麗蝶變﹔見證了我人生的40年,見證了我與特區共成長之路 。

沐浴改革春風 建立美好家園

—— 一家三代人與特區共成長的故事

江偉容

“媽媽,剛才外公罵了我,還打了我的手,好痛啊!他不讓我畫畫!”我剛下班回到家裡,兒子就拉住我哭著投訴。我看著新居中的床頭、書房、臥室的牆上全是9歲兒子塗鴉的痕跡,瞬間明白了向來疼愛外孫的老爸為啥生氣。

“韜韜,你知道媽媽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是住在哪裡的嗎?”“住哪裡呢?”兒子眨著大眼睛好奇地問。記憶的閘門瞬間打開了,時光彷彿重回到30多年前——

那時我七八歲。奶奶、伯伯一家五口,加上我們一家四口,一起擠住在一座約建於上世紀30年代的老房子裡。從我懂事起,我們一家和伯伯一家,共用一個廳、一個廚房,一家人只得兩個房間,且我家還得把其中一個房間給奶奶住。我和爸、媽、弟4人就擠在那個黑乎乎且不足10平方米的房間裡。

爸、媽每天早出晚歸到田裡、山地上辛苦勞作,就是為了多種一點稻米、紅薯、土豆等農作物到圩市上賣,以便多存一點錢,計劃多蓋一間房子住。到我稍大一點的時候,爸媽和伯伯家終於合力在老屋旁蓋起了一層小房子,但也僅僅是每家多了一個房間、一個廚房和一道共用走廊。我總算有了一個獨立房間,不用跟爸媽同擠一個房間了。房間裡堆放著幹農活用的鋤頭、鐵鏟、簸箕等雜物,還堆滿了稻穀、花生等糧食。爸在雜物堆裡左挪右騰出一點空間,幫我擺上一張木板床和小書桌。晚上睡覺時,那些早就定居在雜物堆裡的老鼠或肆無忌憚地在床沿邊橫穿而過,或“吱吱喳喳”地“抗議”我“侵佔”它們的“地盤”,作惡的老鼠總會讓我在夢中驚醒。雖然每天忍受著與鼠共眠的痛苦,但因有一間屬於自己的臥室了,那對於我來說是件天大的喜事。

到我讀初中的時候,爸已從一位只知埋頭耕田的農民,成長為農業站聘請的一名養蠶技術師,專門去指導養蠶農戶的養蠶技術,並販賣蠶種。他還購買了一輛摩托車,每天風裡來,雨裡去,成了載客摩的司機,以賺取微薄的收入。漸漸地,爸媽有了一些積蓄,再跟親友們東拼西湊借了一些錢,終於蓋起了一間二層二廳四室的新房子。雖然房子是混凝土結構、白石灰刷牆,但總算是有了一間完全屬於自己家的新房子了!

我和弟弟的房間在二樓,爸媽、奶奶的臥室在一樓。弟弟年齡小,還黏著爸媽睡。我睡在二樓,臥室只有一個窗,窗戶是向東開的,沒有對流風,且樓頂是留著曬稻穀等農作物的,並沒有防熱層。一到夏天,那臺只會響不會涼的舊風扇陪著我,熱得汗流浹背,真正深刻理解到書本上描寫的“熱鍋上的螞蟻”的意義了。

那時候,悶熱難耐的漫漫夏夜,我只有與書本為伴,累到實在熬不住,便拿出一張舊草蓆到樓頂上打地鋪,涼快是涼快了,但成群結隊的蚊子飛來叮咬,往往是剛乘著涼風入睡,又被蚊子咬醒,又痛又癢的,無奈只好回到“蒸籠”般的房間裡睡,如此折騰幾回,天就白亮了,一晚上根本睡不了兩個小時。我每天感覺頭腦發脹發痛,但白天再累再困也不能睡懶覺,除了回校上課,就是幫家裡幹農活。上課的時候也不敢打盹,古人有“聞雞起舞”“懸樑刺股”刻苦勤學的勵志故事,我吃的這點苦算什麼呢?為這事,住在對面屋的當教師的堂伯父還寫了一首詩勉勵我:漫漫夏夜人聲靜,遙見閣樓燈獨明。江家小姐不知倦,潛心書海尋前程。

終於,畢業出來工作了10多年後,我在工作單位的鄰近鎮購買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三房兩廳的單元套房。那個小區擁有歐式花園,新居坐北向南,採光、通氣、擋風效果好,冬暖夏涼。特別是客廳對出的大陽臺,視野廣闊,遠遠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幅青翠的自然山水畫。我在陽臺上栽滿了各種花草,擺上戶外桌椅,宛如一個休閒的小花園。新居裝修好後,我把父母接到新房子居住,父母看到佈置得溫馨舒適的家,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媽媽,為什麼您和外公以前住的房子那麼差,我們現在住的房子卻是這麼美呢?”兒子不解地問。“因為40年前的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圈住的地方就成了‘經濟特區’。這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深圳。改革開放使我們大家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我們的生活奔小康啦!”我正不知如何用兒子能懂的語言去回答他提出的問題,老爸不知何時走回了客廳,並接上話題。“那位老人是誰?經濟特區是什麼?改革開放是什麼?脫貧致富是什麼?小康又是什麼?”兒子拉著老爸的手追問。“那位老人啊,就是……”老爸拉著外孫,邊費力解釋邊走向他最愛的陽臺小花園。

“媽媽,原來是鄧小平爺爺將深圳劃為經濟特區,深圳的人民先富起來後,再帶動大家過上了好日子。我長大了也要改革開放!我現在就去練字,從小學好本領,將來把我們的家園建設得更美好!”兒子說完已走向書桌,認真練起字來。

望著坐在陽臺上悠然自得吐著菸圈欣賞著遠處景色的老父親,看著埋頭苦練字的兒子,我內心充滿感動: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實現了由一座落後的邊陲小鎮到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大都市的歷史性跨越。深圳成為經濟特區對我們普通老百姓的意義是什麼?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改革開放的春風沐浴著我們,讓我家實現了脫貧致富奔小康。改革開放,於老爸那一輩人,是吃飽穿暖、居有住所;於我們這一代人,是奮鬥拼搏,實現小康生活;於兒子等後一代人,則是實現理想,建設美好家國的擔當!

特區建設、改革開放,您圓了多少人心中的夢想!我為您喝彩!今天,我們的生活已經很精彩!明天,我們的生活必將更美好!

我與特區共成長

彭銀濰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14年前,我有幸來到這個世界上。深圳、珠海、廈門和汕頭4個經濟特區已正式成立。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場”和“視窗”,經濟特區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我生長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孩提時,常在田間地頭忘形奔跑;在泥屋裡捉迷藏;沿著放學的泥路捉蝴蝶;夜晚在屋簷下三五成群地數星星……那時田野很大、泥屋很多、泥路坑坑窪窪、滿天繁星很亮,我很小。2020年,特區已經40歲了。這些年來的篳路藍縷和艱辛探索,一家家特區企業,一批批特區建設者勇立潮頭,讓邊陲小鎮走上了世界舞臺。

經濟特區成立以來,相繼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基礎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成績斐然,交通運輸、公共措施等事業日新月異。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對全省經濟的影響逐漸擴大,帶動了很多小縣城,我的家鄉雲浮也不例外。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好,我的家鄉也在一天天改變。門前的小路已經變成了平坦寬闊的水泥路,結束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上街歷史;陳舊的平房已變成了嶄新的高樓,大路上隨處可見川流不息的小汽車,離村裡不遠處已開通了公共汽車,每家每戶門前已經有垃圾分類的垃圾桶……

經濟特區的發展,帶動了許多貧困的小地方。近年來,鬱南縣寶珠鎮正在建立衛生文明城鎮,家鄉的環境衛生方面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村裡的環衛人員隔三岔五地把路面打掃得乾乾淨淨,挺拔的綠樹常年守護在道路兩旁,垃圾桶在綠樹的身影中默默地為村民們服務;村口的小河裡再也看不到人們亂扔進去的各種生活垃圾,人們都自覺地把垃圾丟進了垃圾箱,隔幾天就有專門的垃圾車把它們拉走;家家戶戶都對廁所進行了改造,上廁所再也不用捂著鼻子了,真是既乾淨又衛生……現在經濟發展變快,人們的生活質量也不斷地提高。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經濟特區成立以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證明了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完全正確的,只有堅持不斷改革開放,堅持不斷為人民謀福祉,社會主義事業就會不斷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站在新時代新的歷史起點上的經濟特區,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進一步發揮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珠海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澳珠”極點城市、汕頭作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示範引領作用,助力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視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經濟特區始終將增強人民福祉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公共服務保障、社會管理等諸多領域成就顯著,不僅顯示出強大的社會發展活力,還成為引領全國內陸地區走向社會共建共治共享的一個標杆。

“少年強則國強”,作為青少年的我,應該發憤圖強,報效祖國。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讓祖國走上“國家昌盛”之路。

雲浮融媒中心

責編:潘偉

值班主任:趙軍鰻

值班總編:盧利文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6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故障錄波圖的基本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