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格米這個詞最初來自希臘語,是一個長度單位,相當於成年男子前臂的長度。用這個詞來命名人類,實在是有點太誇張了。因為這個長度單位只有不到40釐米。
希臘羅馬的傳說中,非洲有一種小矮人,狩獵鱷魚和河馬。下圖是羅馬鑲嵌畫中俾格米人狩獵的想象圖。
不過在非洲剛果靠近赤道的森林裡,確實有一群身高不高的居民存在。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俾格米人。
單獨來看,他們身材很勻稱,四肢修長,和其他民族的人沒有什麼不同。
但如果和其他人對比來看,就能發現身高上的顯著區別。
俾格米人成年男子的身高一般不到1.4米,女子的身高還要再矮一些。他們十歲之前就已經發育完成,一般的壽命也不超過三十歲。
由於現在非洲森林破壞嚴重,所以俾格米人的居住地一直在逐漸縮小,地圖中藍色圓點就是他們居住的區域,現在整個非洲的俾格米人大約有50萬人。
這些人並不屬於同一個民族,也沒有相同的語言,互相之間也缺乏交流。在西部和在東部的俾格米人甚至從兩萬年前就已經分道揚鑣了。
不過從生活習慣來看,還是能發現很多共同之處的。
比如他們造房子的方式,俾格米人用彎曲的樹枝搭建房屋的骨架,然後在上面鋪上樹葉,一座房子就造好了。不過這種房子容量有限,一般只能勉強夠一家人居住。
還有他們的家庭組成方式,俾格米人實行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幾個家庭或者十幾個家庭會形成一個遊群,一個遊群大約有十幾個或者幾十個人,最多不超過一百人。遊群中的人多少都有點親戚關係。遊群是指四處遊蕩尋找食物的一群人。
俾格米人從不近親結婚,他們一般是從附近語言相通的遊群中尋找配偶。
俾格米人的生活所需都來自森林,男人們擅長用網捕獵。網很長,是用植物纖維編制的。
在狩獵的時候先把網支起來堵住一個方向,然後獵人們從相反的方向開始拍打草木,大聲呼喊,把獵物趕入網中。
原來俾格米男人的成年禮是獵象,但是現在森林象已經是保護動物了。
所以他們的獵物主要是麂羚、猴子之類的比較小的動物。
為了補充蛋白質,他們還喜歡吃白蟻和昆蟲的幼蟲。
當然蜂蜜也是不錯的甜點,不過採蜜的過程比較危險。他們會爬到蜂巢附近,然後用煙把蜜蜂燻走,再從容不迫的採集蜂蜜。
吃飽了肚子,俾格米人的精神世界也很豐富,他們能歌善舞,也擅長打扮自己。
男子會模仿食肉動物的樣子,把自己的牙齒磨尖。女子會用木炭粉和各種果汁在自己臉上繪製圖案。
在食物豐富的時候,大家會圍著篝火跳舞,唱一種四聲部的合唱,伴奏的樂器有鼓,他們還會演奏豎琴和一種單絃的弓。
那麼這些人的身高這麼矮,是因為營養不良嗎?並不是這樣的,遺傳學家的研究表明,不同地區的俾格米人身高變化的情況是不同的。
東部的俾格米人是一出生就比普通的嬰兒身高要矮,而西部的俾格米人出生的時候身高正常,而在三歲前的生長速度比一般嬰兒要慢。
在和臨近的班圖人族群做對比時發現,不管是西部還是東部的俾格米人,在有關身高的三號染色體附近都發生了單核苷酸多型性(SNPs)的變異。正是這種變異,導致了生長激素分泌的關閉。
產生這種變異的原因目前還沒有確定,說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森林中光照不足,人體中維生素D生成有限,導致了缺鈣,所以只能讓體型變小,較淺的膚色也是為了吸收更多的陽光。
2.森林中空間和資源都比較有限,所以俾格米人傾向於保持較小的體型以節約能量。
3.森林中悶熱潮溼、各種病菌橫行,俾格米人保持較小的體型有利於散熱和提高免疫力。
似乎都有一定道理。
正是由於森林中的資源有限,所以俾格米人總是在不斷的遷徙。當地政府試圖說服他們走出叢林,開始定居生活,不過多年來的習慣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
俾格米人原來是非洲中部的主要民族,他們在非洲生活的歷史僅比非洲現存最早的居民科伊桑人略晚。從兩千年前班圖人南下的程序開始以後,為了躲避戰亂、他們躲進了森林。
由於矮小的身高和較淺的膚色,他們一直被其他非洲人視為另類,在歷次戰爭和仇殺中,成為了受害的物件。
所以要想讓他們走出叢林,首先要破除這些歧視和奇怪的偏見。
1865年被歐洲探險隊發現之後,他們的命運更悽慘了。俾格米人作為新奇的人類學樣本,被帶到了歐洲和美國。
1906年,一位名叫奧塔.本加的俾格米男子,被關進美國的動物園裡和猩猩一起展出,本加與一隻名叫多洪(Dohong)的猩猩生活在一起,而在籠子外的一塊說明牌子上寫著:“ 非洲侏儒,Ota Benga。年齡23歲。身高4英尺11英寸。體重103磅。”
他後來被好心人救了出來,但是這段生活深深的傷害了他。1914年在知道再也沒有回家的希望之後,他偷偷的拿了一把槍,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直到今年(2020年)的7月,作為那個動物園的經營機構,美國野生動物保護學會才公開發表宣告,為1906年展出剛果土著奧塔·本加一事道歉。但道歉的語氣非常的傲慢,而且也沒有提到當初把人當動物來展覽的責任人的名字。
畢竟比起歐洲人在各大洲種族滅絕的“豐功偉績”來,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罷了。
結語
作為一種高度適應了森林生活的人類,俾格米人也在嘗試融入現代社會。
但首先,應該給他們創造機會。
他們也是人類大家庭的一員。
揮別雨林:俾格米人的去從
中非阿卡俾格米人的復調演唱
African Pygmies
Author: Verdu Paul Journal: Current BiologyIssue Date: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