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閃光時刻」主題徵文 二期#郭德綱在一期《郭論》中講了一次李清照,說才女李清照不僅有文學界女神的氣質,同時還具備混娛樂圈的潛質:打牌、喝酒、壞壞的小性格。

李清照年輕時過著無憂無慮的文藝青年生活。她出生於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學識淵博,專注於經史研究。因此,生來就帶有文化基因的李清照博聞強識、聰穎過人。嫁給趙明誠後,她和丈夫在山東淄州,也就是今天的淄博居住,兩人一起讀書、寫作、品茶,或收藏古董,或品鑑書畫,真可謂夫唱婦隨、歲月靜好。還有記載說她喜歡在下雪天出門散步尋覓靈感,記錄詩句,回家就找趙明誠和詩對句,趙明誠常常被她難倒,甘拜下風。

我們可以想象在一個女性“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時代,喜歡戶外郊遊的李清照無疑是富有冒險精神的,而且在一個女性寫作如此不被看好的社會氛圍裡,她喜歡舞文弄墨的舉動就更加顯得特立獨行。

說到李清照,我們都知道她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才女、“婉約派”詞人代表。她的形象應該也是秀外慧中,知性溫婉的。但是李清照其實也有女漢子的一面。她寫過一篇《詞論》,將詞壇大腕懟了個遍:柳永詞風低俗,蘇軾違反音律,王安石的詞不能細讀,秦觀的詞小家子氣,黃庭堅的詞太愛掉書袋……總之逮誰滅誰,毫不留情地給同行挑毛病。

她對自己的才華有充分的自信,但同時瞭解到,在她的時代,大家都認為女人不應該寫詩詞。可是,我李清照還是要寫!即使生不逢時,也要像李八郎那樣把握住展示才華的良機,消除世人對外表和性別的偏見。李清照試圖在一個不屬於她的領域為自己爭取一席之地。既然以女性的身份來創作,必然會招來質疑和詆譭,所以李清照故意反其道而行,像男人一樣賦詩言志,立場甚至更加強硬,語不驚人死不休。她的多首詩歌以政治為題材,透過對歷史的大膽評論來針砭時政,具有明顯的陽剛特質。有名的詩作如紀念項羽的《烏江》,“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樣的男性化作品很難想象出自一位女子之手,因此博得當時很多評論家的讚賞。

李清照懟人厲害,喝酒也是一絕,在女詩人中能把喝酒、醉酒、醒酒寫得如此千姿百態,李清照無疑是第一人,她的存世詩詞中,據統計有二十三首都是關於喝酒的,她不僅喜歡喝酒,還喜歡喝烈酒,逢酒必喝,逢喝必醉,喝的連回家的路都找不著,《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李清照想透過這種方式表明:女人也可以成為文人。在她看來,文學創作是實現自我價值最重要的途徑,她將文學作為自己的生命意義和真正歸宿。然而,正當李清照在山東的家中沉浸於文學創作和文物鑑藏的歡樂時,一場時代鉅變不可逆轉的顛覆了她的生活。

1126至1127年,金兵南下入侵,攻破北宋首都汴京,大肆燒殺搶掠,並俘虜了徽、欽二帝和成千上萬的隨行人員,北宋滅亡。宋徽宗唯一沒有被抓的兒子趙構逃出首都,在流亡中倉促登基,史稱高宗。北方戰火綿延,導致士大夫家族大規模地向南移民,史稱“衣冠南渡”。李清照也開始了逃亡生涯。1129年3月,由於金兵攻勢稍緩,他們決定沿長江上游西行,在鄱陽湖附近定居。就在遷居的途中,趙明誠得知他被任命為湖州知事,而且會受到皇帝召見。他欣喜若狂,立即赴任,不幸的是,趙明誠在途中染病,生命垂危。李清照得知後急忙乘船出發,日行三百里,希望馬上見到丈夫。然而,當李清照趕到時,趙明誠已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不久便撒手人寰,終年49歲。

趙明誠離世後,留下李清照一個人在戰火紛飛的人間逃難。此後事態急轉直下。李清照追隨高宗逃難,出海後就投奔了高宗的御用船隊,並在1130年1月抵達溫州。兩個月後,金兵北撤,李清照隨高宗北上,返回越州,就是今天的紹興。可惜金兵不久又發動了新一輪攻勢,李清照再度流亡,逃到衢州。又經過了反反覆覆的折騰,高宗終於在1132年定都臨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李清照也隨後到達,並在臨安定居,結束了長達兩年的流亡生涯。到這個時候,她隨身攜帶的十五車藏品,已經流失了一大半。

雖然帶著它們上路會拖累自己的行程,但那些珍貴的藏品也是她和趙明誠美好愛情的見證。由於在逃難途中得不到家人的保護,這些珍貴的藏品很容易成為盜賊、豪強甚至掌權者掠奪的目標。當社會秩序接近崩潰的時候,身價貴重的藏品給這位才女招來了不少禍端,成了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作為一個無子無後的單身寡婦,她頂著種種被動處境和壓力,如果能找到一個願意接受她的男人作為生活依傍,是比較合適的辦法。但是,即便如此,李清照還是擺脫不了二婚女人的悲慘命運。她到臨安後不久,改嫁給了一位叫張汝舟的人。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僅僅過了三個月,她就毅然決然地提出要離婚。李清照這場“閃離”事件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關於她的第二任丈夫張汝舟,我們瞭解不多。據說是一位地位卑微的武官,而在李清照眼中他是個十足的渣男。為了獲得李清照的珍貴收藏,張汝舟欺騙了李清照的弟弟,並讓她弟弟不斷催婚。重重壓力之下,李清照勉強答應了婚事。

但是等他們成婚後,李清照很快就發現這場婚姻是個重大的錯誤,不但精神上無法溝通,甚至還會時時受到丈夫的家暴,這樣的婚姻讓她忍無可忍,因此決意要離婚。但是,李清照再嫁又“閃離”的風波讓她身敗名裂,身世的災難幾乎把她拋向了深淵。萬幸的是,她的精神沒有被悲慘的境遇擊垮,就在離婚後不久,李清照達到了文學創作的豐收期。除了詩詞外,她還涉足文章和賦體寫作,在短短兩年裡寫了若干篇重要作品,她憑藉寫作重塑了自己,再次為自己確立了作家的身份,並恢復了才女的地位和尊嚴。

古代是男權社會,女性想做成什麼事,必須順勢或借勢,李清照正是借勢的高手。別看她晚年孑身一人,看似無依無靠,實際上與後宮和士大夫階層都有來往。皇太后和皇后過生日,李清照會進獻賀帖;某些士大夫喜歡古玩字畫,李清照也與他們交流藏品,互相題跋,例如著名書法家米芾的兒子米友仁就是她在收藏界的好友。她結交這些人,既是志趣相投,更是為了自保,使自己以及自己的藏品在那個亂世當中儘量少遭劫難。

14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2020年,每個人都有些遺憾,但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