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2020年下半年我開始學習理財,理財要學會開源節流,問題是如何開源節流呢?我嘗試了幾個方法,其中一個就是薅羊毛,就這樣我開始了薅羊毛之旅。

各大平臺為了發展新使用者,啟用老使用者,一般都會定期做活動。於是近幾年,網上出現了一批專業的羊毛黨,他們收集各平臺的優惠資訊,然後整理成攻略供粉絲薅羊毛,粉絲俗稱“抄作業”。

不過我僅把薅羊毛作為開源節流的一種嘗試,並不想成為羊毛黨,所以希望儘可能花最少的時間薅羊毛。去抄作業要學習攻略、要蹲點搶優惠,實在是不適合我。

經過半年的薅羊毛體驗,我發現確實能省下一點錢,甚至賺到一點錢。不過事後我算了一筆賬,發現還是虧了。

你以為你在薅羊毛,實際上羊毛薅走了你的注意力,還助長了人性的貪婪。

01 我的羊毛之旅

很多人都用過優惠券,那與薅羊毛有什麼區別呢?我覺得最大的區別在於把羊毛變成現金。

有一次在逛理財社群的時候,我看到一個作者分享的薅羊毛收益,疫情期間他每個月都能有上千的收入,著實把我驚到了。他分享的其中一個變現方式,就是充分利用自己的信用卡福利。比如他每月有一杯免費的星巴克,他自己不喝就放到二手平臺上轉讓給別人。

不過我嘗試後,發現似乎並沒有那麼簡單。這類電子券的轉讓,在某二手平臺屬於違規釋出。該平臺有專門的電子券回收商,但是回收頁面出現大量差評,使用者反映用了券一個月還沒收到款項。

這自然不符合我的極簡羊毛需求,我主要在自己經常使用的平臺尋找福利,其他的平臺優惠就隨緣,結果還真找到一些。

比如招商銀行APP的財商計劃,每個月看看文章,就能提現10元。招行每個月都會推出不同的活動,關注相應的賬號,經常會收到活動推送,參與就可以搶紅包。從8月到12月,不算話費等其他優惠,我提現的金額就有141塊。

雖然看起來好像挺多的,但是我總感覺哪裡不太對勁。

02 我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薅羊毛的這段時間,我收穫了幾根羊毛,以及短暫、即時的快感,卻付出了大量的時間精力,還增加了新的開支。本來薅羊毛只是開源的補充形式,結果薅完羊毛人也變懶了,嚴重影響副業變現。

羊毛不論是優惠券還是現金紅包,都不會很多,畢竟這只是商家吸引顧客的手段,商家還是要盈利的。奇怪的是,芝麻綠豆點大的紅包和優惠,卻能給人帶來巨大的滿足感,足以吸引人下一次再來。

羊毛薅多了,人的認知都開始變得扭曲,領到5元的紅包,自我感覺像是領到了50元,以至於我都想潑自己一盆冷水,說“你清醒一點”。

薅羊毛雖然是順帶做的事,卻嚴重分散了我的注意力。本來是去看文章找素材的,薅完一波羊毛,忘了自己來幹什麼了;本來只想花少量的時間,可是薅完一撮還想薅,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

最可怕的是薅羊毛容易上癮,而且我們長期做的事,會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當你習慣了撿便宜和不勞而獲時,人性的美好品質將被自私和貪婪所替代。

算完這筆賬,我發現薅羊毛不僅沒賺,反而還虧大了。

03 按下暫停鍵

那麼商家發放的羊毛優惠,難道要放著不用嗎?我們沒有必要因噎廢食,只不過要適度,有需要才使用。而一旦薅羊毛影響到正常工作時,我們就有必要按下暫停鍵了。

容易上癮的事,想要戒掉可沒那麼簡單。 停了沒幾天,又會忍不住想要點開看,為什麼會這樣呢?

雙11過後,和同學聊天時,我終於找到了原因,是因為“人有我無”的失落感。當身邊的人都在組隊搶紅包,並且曬出自己的戰利品時,沒有的人就容易產生失落感。這和最初薅羊毛的動機,其實是一樣的。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越是簡單的獲利,越讓人趨之若鶩,哪怕這個“利”只有幾毛甚至幾分錢。

回顧理財目標,我的初衷是開源節流。然而薅羊毛對我來說,並不是一個好的開源方式,它不能提供穩定、可持續性的收入,而且要使用得當,才能產生好的節流效果。

下半年我寫作變現累計有2000塊,這100多塊的羊毛收入和寫作變現比起來則微不足道。更何況薅羊毛還擠佔了寫作的時間,實在是得不償失。

不過這只是我個人的嘗試與感悟,或許你會有完全不一樣的體驗。2020年你薅到了多少羊毛,你覺得是賺還是虧呢?你還會繼續薅下去嗎?

5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首批疫苗抵新了!新加坡留學,你最關心的問題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