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機械手錶,是精密度極高的計時器,一款普通的自動日曆機械錶的機芯,至少需要由200多個零件組成,對於複雜功能的機械錶來說,則需要更多零件,可能需要600~700多個。修表人,也被稱為校對時間的工匠,曾經是稀缺的手藝人,然而隨著電子裝置的普及,機械手錶使用者越來越少,曾經很吃香的修表匠也逐漸失去了生存空間。

李武慶是河南省欒川縣和西峽縣、盧氏縣交界處僅存的一位修表匠,李師傅初中畢業後,到靈寶縣寺河山尋找乾爹,學習修表的手藝,學成後,透過背石頭、扛坑木賺得100塊錢,請乾爹代買回來裝置,走鄉串村修手錶,曾經在欒川縣三川鎮開設專業修表門市,生意紅火30餘年。

李武慶家在欒川縣的三川鎮,父輩曾經是山裡的買賣人,跟南陽市西峽縣一位修表師傅相熟,讓幼年的李武慶認做乾爹。上世紀中期,做生意被認為是“資本主義的尾巴”,需要嚴厲批判,李武慶的乾爹於是跑到靈寶縣寺河山做起了農民,種地養家餬口。

當時計時主要是靠機械鐘錶,李武慶的乾爹農閒時也幫人維修鐘錶,換糧食補貼家用。

李武慶初中畢業時,18歲,在父親的引薦下到乾爹那兒做學徒,學習維修鐘錶、收音機。

“哎呀,那時候年輕,學東西也快,學了沒多長時間,我幹大(方言:乾爹)就說我能出師了。恁暫(方言:那時候)都是用機械錶,修表生意好,我就想著置辦點工具回來,回三川自己幹。”當時李師傅沒有啟動資金,於是跑到當地林場,背石頭、扛坑木,幾個月後賺夠100元錢,交給乾爹,請代為購買修表裝置。

乾爹於是輾轉到洛陽老城,購買了全套修理手錶和收音機的裝置。裝置有了,維修手錶所需的零件卻沒有錢購買。

李武慶又一次透過打工賺了幾十塊錢,請修腳踏車的鄰居給他配了一輛腳踏車,騎著到洛陽購買零件,用兩年時間走遍了三縣交界的十幾個鄉鎮。三川鎮距離洛陽200多公里,當時的公路還多是土路,騎行到洛陽,就需要最少一天半的時間。為了節省住宿費用,李武慶曾經在洛陽火車站的椅子上、過道里睡過無數個夜晚。

“那時候沒錢呀,我都是後衣架帶個旅行包,晚上了枕著旅行包,攢幾十塊錢了,就跑一次洛陽。那時候住旅社,一晚上才幾塊錢,不捨得。想著能多買一些零件了,少往洛陽跑一趟,太是遠了,去一趟不容易……”直到現在,李師傅還儲存了很多已經絕產了的稀有零件。

有了週轉資金之後,李武慶在三川街頭開了一間門面房,修理鐘錶、收音機。8、90年代,鐳射光碟成為流行,不管是港臺的古惑仔還是大陸的連續劇,都有很多人購買,李武慶於是兼顧銷售、租賃光碟。

妻子曾經是他的一名客戶,仰慕修表匠工作輕鬆、賺錢容易,手錶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故障,再後來,李武慶專門自己找零件,配了一塊女士手錶,成為他們的結婚禮物。

“咱這兒老山,幹這個的人不多,那些年生意還行,紅火了只怕有30年。到95年往後,慢慢就不行了,石英錶、電子錶慢慢取代機械錶了,就這吧,還有人修,等到手機興開,戴錶的人越來越少了。沒生意,我就把門市關了,去南方打工……”剛到南方的李武慶還沒有適應那邊的氣候,就病倒了,鼻腔經常出血。兒子擔心他的身體,把他接了回來。

閒不住的李武慶買了一輛三輪車,兩張經過改造的小課桌,兩口裝滿各種零件的小木箱,就是他的全部家當。現在農村裡住的人越來越少了,走村串鄉一天也不一定能碰到一個需要修理手錶的,李武慶於是“攆集”。

大山裡的鄉鎮,大都是5天一集。三縣交界的地方,有五六個鎮子,李武慶每天跑一個鄉鎮,一個星期還能歇上一天。“鎮暫(方言:現在)生意不中了,咱這兒人倒是都知道我,我這手機號兒十來年都沒換過,誰需要了,會給我打電話。”李師傅說話的聲音很輕,也很和善,一點不像山裡60來歲的人。

有人來取上一集交給他的手錶,李武慶說:“你包(方言:別)急,叫我查查啊。”說完,從抽屜裡找出來一小卷白紙,尋找客戶的資訊。紙條上寫著什麼牌子的手錶,什麼毛病,更換了什麼配件,以及需要多少錢。

手錶放在另外一張桌子的抽屜裡面,一大一小兩把鎖鎖著。

“你這是裡頭一根轉軸壞了,卡住了,換了倆零件,老熟人了,給50塊錢去那個球。老機械錶零件都弄不來了,我還是從我家那老表上給你拆下來一個。”李武慶告訴作者,曾經的全機械錶挺貴的,雖然現在戴的人不多,想更換零件,卻非常困難。因此在下鄉的過程中,也會收一些老的手錶,拆成配件使用。

“西鐵城、雙獅,浪琴我都有,西鐵城和雙獅是日本牌子,那時候佔領中國市場,咱國產表都賣不過人家的,現在,都成老古董了。你想看了去我家,我家裡還多著呢……”

“哎呀,我都60多了,身體也不好,幹不了多少年了。冷水街上有一個同行,也不幹了,去天堂了,還咋幹?可以說這幾個鄉,也就剩下我了……我算是見證了手表從紅火到失去市場,俺這一行,也一樣。手錶廠老闆們那時候光想著跟同行競爭呢,誰會想著到最後是叫手機打敗了?”

“修表是一個很嚴謹的活,一毫米的誤差也不能有,有了,表就會出毛病,不正常。我的任務就是看著它們,叫指標乖乖給咱指時間。”李師傅說。

雖然生意慘淡,一天可能連100塊錢也賺不到,李師傅生活態度卻很樂觀,攆集已經成了他的習慣,手錶也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解開衣袖,左手腕帶著至少三塊各色款式的手錶,那都是已經修好,等著主人來取的。

13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瑜伽館生存難,會員流失嚴重!三點問題看清現實,學會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