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賺的地方就有中國人,而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在國土只有2.8萬平方公里的非洲赤道幾內亞,就有著許多前來謀生的浙江人,他們不是開診所的就是做百貨,都是一個個家族式的企業。這些或大或小的家族企業,也構成了中國人在非洲的“江湖”。
在赤幾的巴塔市,有10餘家中國診所,家家生意都好,國內七塊多一瓶的止痛片(1000片),在這裡一片就賣100中非法郎(約合1.4元人民幣)。青蒿琥酯一盒賣5000郎,打一針2000郎。有一半以上的診所由浙江溫州和青田兩地方人所開,不知道誰說過一句,福建詹氏家族在浙江開診所,浙江人在非洲開診所。
開拓此市場的先驅非青田人老葉莫屬。八年前,此君從馬拉博來到巴塔,成天揹著個破藥箱每天靠幾個雞蛋充飢穿行於各黑人聚居區賣藥,一番辛苦贏得了黑人的信任,終於在此地紮下根,期間也學會了看病打針。直得一提的是,老葉至今仍是文盲一個,斗大的方塊字認不了幾個,卻說著一口流利的從來不會動詞換位的西班牙語。
老葉成功的標誌之一就是把三個兒子中的兩個移民到了西班牙,把過了不惑之年的妹妹和弟弟也叫到巴塔開診所。
巴塔僅有的兩家中國餐館,限於當地消費水平,生意都不好。但溫州人開的中國百貨商店,生意卻很好。一個國內賣十幾塊錢的掛鐘居然標價10000塊中非法郎,約合140塊人民幣;國內兩塊錢一個的塑料臉盆賣1000郎(合人民幣14塊),一塊售價500郎的毛巾用不了二個月就變得跟紙一樣薄卻好賣的不得了。
因為所售的小商品對路,所以生意很旺,每人的年銷售額都過億。某次為了騰倉庫,原來賣1500郎一雙的拖鞋,品質很好的,大減價至500郎,這下好了,聞訊而來的黑人把小店擠得水洩不通,以至店主親自把門,出一個放一個,煞是熱鬧!紛至沓來的黑人一買就是好幾雙,更有甚者揹著揹簍幾十幾十雙的買,買了再去別的地方賣。
良好的銷售業績吸引了眾多跟風者,去年底以來,浙江人迅速在巴塔開了兩家“好利來”和“北京”超市,還有幾家沒有名稱的小超市,裡面賣的東西全是浙江產的輕工業小商品,同質化競爭日趨明顯。面對一個如此狹小的消費市場,這裡的中國人都說,不出一年,小百貨業將出現惡性競爭的局面,結果就是誰都掙不了錢,最後統統捲鋪蓋回家。
新來的東北老蘇準備租老張隔壁的商鋪開電器商店,老張知道後出價30萬中非法郎欲搶租下來,沒想到東北老蘇一口氣開價到了40萬中非法郎,阻止了老張的企圖。原住門對門的兩家人也就此形同陌路人,春節前老蘇搬出了我們這幢樓,另覓租處。
中國人好象天生就有語言天賦,到哪國就會說哪國的語言。很奇怪小小的赤道幾內亞貧窮落後,怎麼會吸引那麼多的中國人?赤道幾內亞還有三家大的外國公司,分別是法國的Soger公司、義大利的Pihl公司、南斯拉夫的Ecosa公司,都承擔土建、公路、港口工程,而中國公司也不示弱,專門修路的就有北京市政、中國路橋、中國武夷三家公司,以三一重機為首的中國產工程機械也入主此地。
其中中國路橋去年5月份還承包了一條造價5000多萬美元的公路,從恩圭到埃比比因,全長100餘公里,要幹好幾年。而北京市政公司前幾年就靠承包工程生存了。青島國際準備在馬拉博建住宅,而大連國際則正在在巴塔建住宅,最近聽說又有一家中資企業談成巴塔新體育場的建設,有上億美元的造價。
現在的赤道幾內亞,美國人壟斷了這裡的石油產業,而印度人壟斷了進口貿易,黎巴嫩人壟斷了食品小超市,中國溫州人在逐漸壟斷小商品市場,而中國的建設公司則壟斷了當地的基建與建材。
在這個人口僅一百來萬的非洲小國中,四強割據,在這個本來就不大的市場裡,究竟誰會笑到最後?也許還得看後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