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一個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上、一直想要獨立成國的地方。
為什麼我會樣描述它呢?原因無他,科索沃目前的“獨立”狀態還不被聯合國認可罷了,依舊是塞爾維亞的一個自治省。
也許有小夥伴會問,為什麼科索沃的獨立得不到認可呢?人家也正兒八經的為了獨立奮鬥了不少呀,那仗打得損失老大了!
是的,1999年3月24日那場震驚世界的科索沃戰爭,那場北約組織為期78天的轟炸。死亡、受傷、屋毀、橋斷,戰爭的黑色陰霾一直籠罩在科索沃上方,也滯留在塞族人的心中。
塞爾維亞與科索沃說到科索沃的獨立,就不得不提它與母國塞爾維亞之間的關係。眾所周知在中世紀的歐洲大陸上,存在著這樣一個強悍的國家——古羅馬帝國,後由於皇室內部鬧分家,導致國家動盪不安,帝國不得不被迫分為東西兩國,東羅馬又稱拜占庭帝國,是歐洲歷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國家。拜占庭雖沒有昔日的古羅馬那般疆域遼闊,但也不容小覷,其中塞爾維亞與科索沃所在的巴爾幹半島就是其領土。
公元476年,隨著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拜占庭帝國成為了當時古羅馬的唯一正統繼承人,與此同時,周邊其他的民族也在逐漸壯大,並對拜占庭帝國的繁榮虎視眈眈,斯拉夫人就是其中一支。
斯拉夫人,他們在羅馬帝國時期與日耳曼人、凱爾特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的三大蠻族,也是現今歐洲人的代表民族之一。其中又根據居住地區被分為:東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
起初的斯拉夫人是居住在西起奧得河、東抵第聶伯河、南至喀爾巴阡山、北瀕波羅的海一帶,過著比較原始的氏族制度的生活,主要從事耕作,畜牧,捕魚和打獵,後來隨著時間推移,各村落中有勢力的人逐漸變成了酋長即王侯;甚至有些人不僅僅在本部落內有勢力,而且在周邊部落也有一定的勢力,慢慢的斯拉夫人的社會從氏族轉向了部落聯盟。
隨著部落聯盟的壯大,一些斯拉夫人開始頻繁侵擾拜占庭帝國所屬多瑙河一帶領土,搶奪戰利品,擄獲俘虜平民作為奴隸來販賣。。。與拜占庭人比起來,斯拉夫人十分強壯,常年的遊牧性質生活讓其刻苦耐勞,不懼嚴寒酷暑。
公元六世紀時,強壯起來的斯拉夫人開始不滿於只騷擾拜占庭邊境,他們開始不斷的向內部深入,越過多瑙河,來到了巴爾幹半島。分佈在巴爾幹半島北部,幾乎達到君士坦丁堡,甚至有的深入拜占庭帝國的腹地。而塞爾維亞的祖先、南斯拉夫人中一支塞爾維亞人定居於巴爾幹半島薩瓦河中下游迤南至亞得里亞海沿岸一帶。來到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人逐漸同化了當地人,他們在此開田建房,通婚定居。
在此值得說明的是,此時的塞爾維亞也好,科索沃也好,都是屬於拜占庭帝國的領地,塞爾維亞人甚至在拜占庭的影響下改信東正教。
那塞爾維亞人是什麼時候開始獨立建國的呢?科索沃又從什麼時候起屬於塞爾維亞的?
1299年,處在小亞細亞的一支突厥小部族——土耳其人悄悄崛起了,它們開始不斷擴大疆土,挑起戰爭,國土遼闊的拜占庭帝國成為了它重點關注物件。1331年3月,奧斯曼之子奧爾汗打傷了拜占庭帝國皇帝,佔領了拜佔廷帝國在安納托利亞最大的城市尼西亞,並遷都於此。由於奧斯曼對拜占庭的狂擊,導致其不僅失去了很多領土,還讓其無暇顧及巴爾幹半島上的斯拉夫人。
公元十二世紀,拜占庭內部爆發了戰鬥,外部勢力更是趁火打劫,在拜占庭帝國內外交困之時,塞爾維亞人萌生了獨立意識,他們大肆擴張領土,以科索沃地區為基地建國稱王,大公斯提芬尼曼雅成為塞爾維亞王國的第一任王,但尼曼雅稱王期間,並未對拜占庭展開進攻,直到公元1331年斯蒂芬·杜尚上臺,才開始對不堪一擊的拜占庭帝國動手。在杜尚的統治下,塞爾維亞吞併了半島中北部的大片領土,1345年塞爾維亞進入帝國時代,這段時期的拜占庭由於遭到太多攻擊,元氣大傷,對於獨立建國且日漸壯大的塞爾維亞只有認命承認的份。
拜占庭帝國的衰敗
得到官方認可的塞爾維亞進入了全盛時期,它不僅控制了拜占庭的佔地也讓一些小部落聚集地歸順於它,在杜尚執政期間,塞爾維亞發展成為歐洲綜合國力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在歐洲大片區域具有絕對的控制權。
然樹大招風,在杜尚離世後,繼位後的新君主軟弱無能,不僅沒能延續塞爾維亞昔日的輝煌,反而搞得內部烏煙瘴氣,遭到外敵覬覦。1453年5月29日,拜占庭帝國被奧斯曼所滅,塞爾維亞也沒能倖免,成為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下的一個行省。塞爾維亞雖歸屬於奧斯曼,但是由於雙方信仰不同,在這種宗教信仰的衝突下,塞爾維亞人時常與土耳其人間發生鬥爭,塞爾維亞人的民族意識也越發深刻。
18世紀60年代起,西方國家搞起了工業革命,在這種背景下,許多西方國家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試圖將東西方緊密連線起來,控制諸多要道的奧斯曼土帝國成為了它們首要攻克的物件,四處受敵的奧斯曼抵擋不住西方先進社會的衝擊,在對抗中逐漸衰落下來。而處在巴爾幹半島上的塞爾維亞也趁此在國內掀起了獨立運動,併為國家領土問題與奧斯曼多次鬥爭。
1878年柏林會議後,在俄國的幫助下塞爾維亞的獨立地位在國際上得到認可,但領土只有一小塊,科索沃依舊處在奧斯曼的控制之下。
1912年,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打響,其中由塞爾維亞、黑山、希臘和保加利亞組成的聯盟,打敗了日益衰弱的土耳其帝國,科索沃在500多年後重新歸回了塞爾維亞。
民族的改變引發的獨立科索沃雖歸於塞爾維亞,然後卻並不是當年的那個科索沃了。在奧斯曼人的統治下,科索沃地區民族發生了很大變化,在未被奧斯曼統治前,科索沃境內居住的多為塞爾維亞人,而被統治後,科索沃境內則多為阿爾巴尼亞人。
在奧斯曼統治科索沃期間,奧斯曼為了改變當地居民的信仰,採取了一種繳納稅款的方式,在科索沃地區,受拜占庭帝國的影響,境內多數的居民大都是信奉東正教和天主教,而奧斯曼的土耳其人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因此為了在宗教信仰上統一,奧斯曼採取了一種柔和的改變方式,他們允許東正教、天主教的存在,但教徒必須向當地政府繳納人頭稅,而這種稅款相當高,幾乎使一般東正教、天主教教徒無力承擔得起。
科索沃南部城市普里茲倫
但如果有誰皈依伊斯蘭教,成為穆斯林,就可以免交此項稅款,為了免繳稅款,居住在科索沃境內的許多阿爾巴尼亞人接受了伊斯蘭教。而大量的塞爾維亞人選擇了遷徙到基督教佔統治地位的地區。塞族人的離開空出很多房屋田地,吸引了隔壁的阿爾巴尼亞人,他們紛紛越過邊境來到科索沃定居。
到18世紀,科索沃已成為阿爾巴尼亞人佔多數的地區。據土耳其1910年人口普查,當時科索沃省的阿爾巴尼亞人已佔當地人口的60%以上,其餘為塞爾維亞人、土耳其人和保加利亞人。
科索沃阿族人,利物浦邊鋒沙奇裡,手勢表示阿族雙頭鷹
先後入場科索沃地區民族的不同,使得科索沃地區民族矛盾日益加深,而佔主導民族的阿族人想要獨立建國的願望也愈加迫切。
1980年,鐵托去世後,以獨立為目標的科索沃民族主義運動逐步興起,遊行示威絡繹不絕。1988年,6000多名居住在科索沃的塞爾維亞人和黑山人不堪阿族人的騷擾,舉行大規模的抗議活動,他們要求當局廢除憲法,取消科索沃的自治地位。
1989年2月27日,塞爾維亞當局不顧阿族人的示威和抗議活動,宣佈實行緊急狀態,派軍隊平息阿族礦工的罷工和學生示威,修改了1974年的憲法,取消了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阿族人的學校被取消,阿族人的組織機構,包括新聞機構都被取締。阿族人同警方發生了暴力衝突和槍戰,20多人死亡,許多人被捕。1990年1月,塞爾維亞警察用催淚彈、警棍和高壓水龍頭鎮壓阿族示威者。
面臨著塞族的“大塞爾維亞主義”,阿族人在南斯拉夫聯邦內部建立科索沃共和國的希望破滅了,塞、阿兩族之間的對抗情緒越來越激烈,騷亂越來越嚴重,矛盾日益惡化。
1991年,南斯拉夫由於民族矛盾和經濟危機而走向四分五裂,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馬其頓、波黑紛紛從南斯拉夫聯邦分離出去,與此同時,阿族人也趁此在國內組織了一場公民投票,來決定是否要獨立建一個科索沃共和國。
高舉美國國旗與阿爾巴尼亞國旗的阿族人
1992年5月,阿爾巴尼亞族的民族主義運動者自行組成議會和行政機構,選舉民主聯盟領導人易卜拉欣·魯戈瓦為科索沃共和國總統,形成了與塞族政權並行的另一個政權。
阿族人的科索沃共和國就這樣誕生了。
不被認可“獨立”的緣故雖然阿族人單方面的宣佈自己獨立,但並沒有得到母國塞爾維亞承認以及聯合國的認可。自1996年起,科索沃地區一些激進的阿族人為了得到“獨立認證“,不斷的採取暴力手段,戰火不斷,流血不止,導致約有幾十萬人流離失所、淪為難民、四處逃難。
也許有人會問,科索沃地區都鬧成這樣了,塞爾維亞為什麼還不同意讓它獨立呢?
從民族感情上來說,上文我們也有提到過,科索沃作為歷史上第一個塞爾維亞王國的誕生地,是塞族人的發祥地與文明的搖籃,這份傳承的情感不容塞爾維亞放棄科索沃。
從建國的角度來看,在塞族人未到巴爾幹半島前,科索沃這塊地方是屬於拜占庭帝國的,境內居住的人無論民族是哪個,他都是拜占庭人,而塞族人來到後,不僅同化了當地人,還打敗了拜占庭成功建立起一個新國家,可以說的是,科索沃這塊地兒是自塞爾維亞成立初時就被標記了的,若是現在允許它獨立,領土不就不完整了。領土的完整性對一個國家是十分重要的。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與普京
從國際關係的紛爭來談,無論是南斯拉夫時代,還是現如今,都需要一種平衡。就目前支援科索沃獨立的國家來看,其中的領頭便是美國,這個愛好“和平”的國家,而反對科索沃獨立的就是它的對頭——俄羅斯。
對於俄羅斯而言,原南斯拉夫地區的人和俄羅斯人都是斯拉夫人,而且這個地方也是俄羅斯傳統勢力的輻射地區,一旦科索沃成功獨立,且不說它的國際戰略空間就會被壓縮,它自己的領土也會被分裂(塞爾維亞的科索沃就像是俄羅斯的車臣),這個頭兒是萬萬開不得的。
所以說,如果科索沃想要拿到“獨立證”,獲取世界的認可,在目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