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自新一屆美國政府上臺後,美國與世界上很多國家與組織都出現不同程度經濟爭端。由於美國自身強勢,大多數國家和組織都在爭端中受到很大壓力,其中就包括東盟。近日,馬來西亞領導人馬哈蒂爾表示,針對他國不斷挑起與東盟經濟爭端,東盟需要團結應對並適當借鑑美國做法。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在泰國曼谷出席東盟商業和投資峰會時,呼籲東盟十國要團結一致地應對由美國和歐盟發起的全球貿易爭端。他認為當前美國政府“非常不友好”,但這並不妨礙東盟借鑑美國的一些經濟手段以應對各種經濟爭端——如歐盟和美國動輒大規模減少對東盟某一種商品進口並以此為要挾,東盟也可以團結起來共同“等量減少”進口美國或歐盟某一商品進行報復。

東盟與中國關係緊密

馬哈蒂爾指出,東盟10個成員國應該充分利用其6.5億人口市場的影響力,用“同一個聲音”說話,在世界舞臺上獲得更大的發言權,以確保在貿易保護主義時代得到公平對待。

需要指出的是,馬哈蒂爾的建議在理論上可行,但實踐中卻有很多困難。因為東盟是亞太地區重要政治經濟組織,所以長期以來,各個主要大國都積極在東盟內部培植自身勢力,導致東盟凝聚共識非常困難。

而且東盟成員國本身都屬於發展中國家,經濟整體水平偏低,對國際市場依賴程度高。如果只是拒絕來自美歐的一些普通商品那對緩解經濟爭端沒有太大意義,可對於一些重要工業品,東盟卻沒有拒絕的實力。

但回到馬哈蒂爾提出的建議本身不難發現,他的建議代表著一種趨勢,即隨著美國與越來越多國家出現經濟爭端,全球正陷入經濟保守主義旋渦。二戰結束後,以美國為首發達國家藉助政治經濟優勢地位在全球制定出一套有利於自己的政治經濟秩序。

然而,伴隨發達國家“去工業化”程序加速及歐債危機爆發,他們逐漸發現曾經創造財富的中低端工業已經蕩然無存,而佔據絕對領先優勢的尖端行業則正被趕超。更為糟糕的是,美歐發達國家手中的“割韭菜神器”——國際貨幣也出現失靈趨勢。

在此背景下,美歐發達國家必然要加強掠奪發展中國家。可正如馬哈蒂爾所言,發展中國家即使是被動捲入且實力不濟也不願輕易“繳械投降”。同時,長期難解的爭端還不斷向其他地區輸送“溢位效應”,國際經濟秩序也由此陷入東蕩,甚至解體當中。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特朗普70歲前妻獨自上街遛狗,和47歲男友分手後說不想再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