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戈蘭高地是中東水塔的話,那土耳其就可以稱得上是中東大水庫了,戈蘭高地年降雨量868毫米,而土耳其黑海沿岸的裡澤省至薩姆松一帶降雨量可達2600-3000毫米,降雨量比中國南方的海南省還要多,中東水量最多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皆是發源於土耳其,這麼豐富的水資源,不利用起來那就說不過去了,土耳其自1960年便開始攔河築壩,截流兩條名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土耳其降雨量分佈圖
其中,幼發拉底河年徑流量370億立方米,其中90%的水量來自於土耳其,阿塔圖爾克大壩便位於土耳其境內的幼發拉底河上,大壩高183m,水庫面積817平方公里,水庫總庫容接近500億立方米,(比三峽水庫的393億立方米還要大,當然三峽側重於發電,三峽發電規模世界第一),阿塔圖爾克水庫蓄水之時,幼發拉底河在幾千年第一次來斷流,斷流長達七天,而幼發拉底河年徑流量為370億立方米,這意味著能將整條幼發拉底河的水量全部攔截。
阿塔圖爾克水庫衛星圖
在底格里斯河上,土耳其也沒閒著,底格里斯河40%水量來自於土耳其,底格里斯河上伊利蘇水壩將成為土耳其第二大水利工程,伊利蘇大壩長1820米、寬135米,橫跨在底格里斯河上,不過,由於環保主義者的極力反抗,近十年來大壩建建停停,一直沒有完工,直到今年五月份,伊利蘇大壩才宣告完工,至此兩河上被密密麻麻建造了二十二座大壩,土耳其將兩河握在手中。
剛剛修建完成的伊利蘇大壩
因為土耳其建壩之事,敘利亞和伊拉克多次公開表示反對,由於伊拉克境內降水量稀少,巴格達近十年平均降水量僅為50毫米,而蒸發量卻達到了2600毫米,伊拉克嚴重依賴於從土耳其境內留下來的水,由於土耳其蓄水,兩河的伊拉克正經歷著嚴重的水荒,水危機對伊拉克的農業及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土耳其對此承諾保證伊拉克的充足用水,但是伊拉克方面強調,自今年6月伊利蘇水壩開始蓄水以來,由底格里斯河進入伊拉克的河水量已經下降了50%,自80億立方米下降至30億立方米,土耳其的大壩對下游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只要土耳其說不,兩河的水量一滴也不會流向敘利亞和伊拉克,還好土伊兩國關係不錯,分配給伊拉克的水資源足夠滿足農業和生活用水,但是以後的土伊關係誰能說得準,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水資源註定被土耳其掐的死死的,所以敘利亞和伊拉克需要抓緊修復本國的生態環境,讓生態環境好起來,讓荒山綠起來,只有這樣做,才能讓降雨量自然而然的迴圈,否則將永遠受制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