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面對著反壟斷的利劍,已經坐上牌桌的大廠,曾一度忐忑,直到“九不得”新規出臺。

不得低價傾銷,不得哄抬物價,不得大資料殺熟……九不得,看似嚴厲,卻並沒有一劍斬斷。新規的出臺,你可以說是對社群團購的一種規範,也可以說,是對大廠們入場參賽的一種預設。

可以預見,取得牌照的社群團購,只要不踩紅線,憑著技術和資本的優勢,最終還是會笑到最後。傳統的菜市場和小商小攤,雖然暫時避免了刀斧加身的疼痛,但群狼環伺,未來依然不容樂觀,被取代應該是大機率的事情。

社群團購是面向社群,以社群為單位,由團長牽頭組織貨源,向社群內的居民推薦商品,最後達成交易的一種電商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居民將家庭服務外包,團長充當起管家和跑腿的角色,購物群、小程式等軟體只是一個工具。

2020年上半年,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讓社群團購走上了風口。從產地直達餐桌的巨大流量,成為萬千居民生活管家的誘惑,引得國內巨頭,尤其是網際網路大廠,紛紛下場。

興盛優選得了騰訊等大佬的青睞。阿里在投資十薈團的同時,旗下的菜鳥、盒馬、餓了麼悉數出場。拼多多六月剛上線“多多買菜”;七月美團就推出了"美團優選"、"美團買菜",並且宣稱投入不設上限。京東昇級了京喜事業群。就連滴滳,也上馬了“橙心優選”。

社群團購的這塊蛋糕,正式端上餐桌,有資格上臺的人,以資本作刀叉,開始分食。

挾著鉅額資金的大廠,甫一出手,就祭出他們慣用的招數:燒錢。限時秒殺,買40送40,一分錢一斤菜,不管進價如何,大家只比錢多,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讓小本經營的小商小販毫無招架之力,市場一片哀嚎之聲。

補貼,整合,收割,向來是大廠的三板斧。十幾年來,伴隨著電商的發展,他們用這三板斧砸向實體,砸向出行,砸向金融,將傳統的產業砸了個遍,影響力深入百姓的方方面面。

曾立志讓天下沒有難做生意的某爸,在控制了渠道後,透過流量限制、刷單等種種操作,讓一眾中小商家苦不堪言;某團戰勝了對手之後,對使用者實行了大資料殺熟。披著網際網路的外衣,掛著高科技的牌子,頂著創新的口號,資本們攻城掠地,最終目的,是為了壟斷,在市場上取得更多的話語權,然後利用取得的市場優勢和地位,制定新的規則。

當初被商家和使用者薅去的羊毛,他們會透過慢慢加價,像割韭菜一樣,加倍賺回來。於是,實體沒有了,小商小店和使用者一樣,成為平臺圈養的羊,被摁在地上猛剁。把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某團,可以霸氣提價,一頭壓榨商家,一頭殺熟顧客。

資本的逐利性,讓他們的運作模式,簡單粗暴,無往而不利。然而這一次,當他們再次露出獠牙,把鐮刀揮向小商小販和菜攤時,終於引起了反彈。

先是有供貨商停止供貨社群團購,進行反擊,接著人民日報出聲批評,監管部門的大棒,則直接抽了過去。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人們可以不網購,不點外買,不打車,但不能不買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是最基本的民生,一旦動搖,便是大事。所以,各地才會把保障看得那麼重,有著“人間煙火氣”的地攤經濟,才能“最撫凡人心”。

而社群團購的爭奪大戰,不止以惡意的競爭擾亂市場秩序,也在無情地擠壓小商販小菜攤的的生存空間。更為嚴重的是,如果平臺獲得支配地位,人們對平臺的依賴日益嚴重,那麼,供應端的企業或者農戶生產什麼,銷售什麼,由平臺來定,需求端的消費者,能購買什麼,以什麼樣的價格來購買,也將由平臺來決定,毫無選擇的機會。

智慧化的發展,讓網際網路無處不在。電商下沉到社群終端,可以助力產品流通,為居民帶來便利。甚至農業農村也可借科技的力量,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構建智慧農業。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不是說,你就可以憑著資本,在市場中橫衝直撞,用惡意補貼,和不正當的競爭,去消滅別人的發展空間,進而開始掠奪性的收割。

說到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潮裡,資本不過是一群被寵壞的孩子,當他們試圖打破飯碗,必然會被喝斥或者制止,若依然不聽,自有大棒伺候。

這不,“九不得”一出臺,最活躍的幾家便被首先約談。

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就像是一把劍,劃下了一道道紅線。

毫無疑問,未來,在監管的體系下,社群團購的發展,將變得更加規範,呈現百花齊放良性競爭的局面。也許社群團購仍將完全取代小商小販,但肯定需要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將是溫和的,緩慢的,自然而然的。

電商巨頭們要獲得真正的話語權,必須更加積極地融入當地,與地方聯合,在智慧農業中發揮更大作用,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一極。小商小販要想不被淘汰,必須積極擁抱科技,創新模式。

當然,在競爭的市場裡,大廠們依然會祭出各種武器,利用資料、平臺、演算法和資金的優勢搶奪蛋糕。所以,對於很多人來說,薅羊毛的遊戲依然盛行,你可以繼續薅平臺的羊毛,但是否要成平臺圈養的那隻羊,完全由你自己決定。

7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白色毛絨大衣怎麼穿才不會顯胖?15種冬季搭配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