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上網喜歡玩手機的人肯定能夠發現,現在的手機上網貸廣告很多廣告內容也是多種多樣,很多的生活上會比較貧困,有經濟壓力的人可能就會因為生活的無奈,經不住誘惑,就會辦理網貸,從而就走向了還債的深淵。
之前,京東的金融網貸廣告就被罵上過熱搜,這個廣告講述的是這樣的,農民工與母親去坐飛機,但是母親出現了暈機,農民工就請求飛機上的工作人員能不能開下窗戶,面對農民工不切實際的要求,當時周圍的“城裡人”都在嘲笑。
這時,空姐卻給了一個奇怪的解決方案:立即升艙的話,只需要1200多塊。顯然,升艙並不能解決暈機的問題。然後出現了一位總裁,說他要買單,並且打開了京東金融的軟體,幫助農民工申請了十五萬多塊錢的貸款額度。據網友的說法,這個廣告就是很像一個網貸詐騙。
因為這個廣告引發了很大的熱度,當時,京東發言人就在微博上發表了道歉宣告。
現如今,各種網貸廣告無孔不入,隨便開啟一個手機軟體,可能就會跳轉到網貸軟體中,就是為了引導人們去進行網路貸款。網貸廣告在一瞬間就滲透到各個領域,有的連網址導航網站都存在這些廣告,可以說只要是需要花錢的地方都隱藏著網貸的影子。
不僅網貸廣告多,它的內容也很多,形式可以說是花樣百出,有的網友聲稱真的是很奇葩,連網貸廣告都和拍電視劇一樣,有各種各樣的劇情來吸引人們觀看,有的簡直比電視劇還要精彩。
網貸把目標群體瞄準很多90後的年輕人,這些人或者因為上學讀書,或者因為剛剛工作沒有幾年,都是很缺錢的,網貸廣告就是知道會存在這種情況,充分摸準他們的心理,吸引他們進行貸款。
有很多人為了貪圖一時的虛榮,進入了網貸的深淵,幻想自己在有錢後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禁不住誘惑,再加上與周圍的人盲目進行攀比,就開始進行網路貸款。
在剛開始的時候他們都表示自己感覺很開心,終於有錢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隨著債務的累加,再加上自己的不知道節制,最後的貸款數目超出了預期,達到了無法償還的地步,付出了超出想象的代價,並且影響到自己今後的生活。
有的人看到自己無法還清貸款,就會出現以貸養貸,以卡養卡的現象,豆瓣還有很多關於貸款的話題,很多人在裡面對自己的網路貸款進行交流。
有統計顯示,貸款的主要目標人群就是一些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這些人可能是正處於愛美,追求高消費高質量生活的年紀,看到周圍人的吃穿住行比自己好聚會產生盲目攀比的心態,在貸款中,花費最多的是超前消費和遊戲。
在京東金融道歉聲明裡,有這樣一句話,道歉中說他們是為了追求業績,就會一味的推出廣告,並且不會去考慮後果,只是為了賺錢,為了金錢把自我給迷失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