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夜11點的資訊教學樓,其他教室早已是一片沉寂,而4002的燈依舊亮著。4002,沒有什麼不同,將近300平米的面積,258個座位,108盞燈,它只是資訊教學樓6個階梯教室中普通的一間;4002,確有不同,每到子夜,依舊有百餘名學子在此堅守,挑燈夜戰……”
在北理工的校園裡,這一幕天天上演。在4002教室裡,學生勤奮學習的背後,的確有一盞照耀心靈、關愛成長的“燈”,他就是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創新教育實驗基地(以下簡稱基地)創始人、84歲高齡的教授張忠廉。
“遞水遞毛巾,做好勤務員”
“你們不用擔心我的身體,每天都有學生送我回家。十幾年一直如此,尤其是遇到雨雪交加的天氣,學生們更是盡心陪伴。”每當有人為他晚歸“擔心”,他總是如此解釋,“看到學生的成功我會感到無比快樂”。
在光電創新教育實驗基地,張忠廉最喜歡走在不同學院、專業的學生中間,為大家指點迷津、指明方向。
每屆學生進入基地時,張忠廉都會要求每人寫400字的自我介紹,並親自閱讀,瞭解每位學生的情況。每學期制訂教學計劃前,他都會找學生聊一聊,傾聽需要,再據此制定基地的教學內容。
每學期基地的上課時間,都是經過他再三協調,以免選課的學生髮生課表衝突的情況。有時候學生因病誤課,他還會安排基地教師為其補課。在精力允許的情況下,他會親自批閱每份試卷,並把優秀的試卷結整合冊,留給下一屆的學生觀摩、學習。
“我的作用只是在他們需要的時候遞水遞毛巾,做好他們的勤務員。”張忠廉謙虛地說。
給我一個基地,
還你萬名優秀學子
回憶起大學時光,張忠廉稱自己是一名“雙肩挑”的學生幹部。他是校學生總會生活部副部長,事務性工作不可避免地會佔用學習時間。“多虧學校有一個學習小組的制度,在小組的幫助下,我才一直沒有掉隊。”
1985年,張忠廉開設了《儀器儀表電子學實驗技術》必修課,課程中對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得到上上下下的認可。回憶當年,張忠廉把這門課當作“基地”事業的開端。
退休後經過多年的探索,2000年,北理工特批15萬元經費,支援張忠廉建立基地,希望打造一個跨專業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科學素質的新模式。
在張忠廉帶領下的基地,迅速成為北理工創新實踐育人的金牌專案。在這裡,一大批創新能力突出的學生湧現出來,他們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等大賽上摘金奪銀。1萬餘名學子曾在這裡鍛鍊,收穫成長。
“我的學生就是我的老師”
在張忠廉指導下做過創新實踐的學生,總是稱呼自己是“基地”的人。
“基地打破現有的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愛好與興趣,使我們能夠自主學習,並且透過參加競賽調動積極性,做到了學以致用。”“基地”的人、2008屆畢業生王本欣說。
被動學習不可能培養出創新人才,鼓勵學生放手去創造,這在張忠廉看來是基地成功的關鍵之一。“課堂上,教師應先系統地講解知識,再引導學生進行模組實踐,最後學生手寫總結報告,深化記憶學習;課外活動中,應先讓學生動手實踐,做一個與期望目的差不多的模型,然後教師介入,進行針對性指導。”
談起基地的特色,張忠廉心得滿滿。“透過引導學生的自由探索,建立融合學生興趣與創新潛力的培養新模式,將多個學院、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的學生有意識地混合組隊,鍛鍊了學生多學科知識交叉的能力。”
在摸索中,他還建立起一整套引導學生創新實踐的教學模式——建立最佳知識結構的同時,引導學生逐漸建立最佳智慧結構,在本科學習前期透過實驗選修課,打好實踐能力基礎;後期則透過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兩個教學環節,達到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
“我的學生就是我的老師。教什麼、怎麼教,要徵求學生的意見。”張忠廉堅持師生並進、教學相長的理念,他常說,“創新教育不用辯論,把你的辦法拿出來,讓學生到工廠、實驗室中去檢驗最有效。”
他用19年寒來暑往,將北理工代代傳承的“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融入創新人才的培養實踐中。如今,“深夜十一點的4002”依舊通明,“4002的燈光”也已經成為北理工勵志向上的一個代名詞。
令張忠廉欣慰的是,創新基地的兩位青年教師張麗君和王冬曉,也和張忠廉一樣,每天忘我工作、不辭辛勞。“我們是一個團隊,當我老到不能走路的時候,還有他們把基地的精神傳承發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