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這部經典後宮電視劇的名場面實在是太多了。華妃賜給夏冬春的一丈紅,甄嬛兒女在皇后宮中滴血認親,皇后那句“臣妾做不到”,眉莊和安陵容之死。即使距離首播快十年的時間,也讓眾多觀眾記憶猶新。
因為這部電視劇,直到今天,觀眾都稱呼孫儷為“娘娘”。
在這麼多的名場面中,很多觀眾會忽略掉一個小細節。但只要是身為人母,都會覺得這個細節戳中了一個母親內心最隱痛的一面。
一個母親,從來不怕自己陷入困境,怕得是兒女跟著一起陷入深淵。
而甄嬛的長女,恰恰是跟隨甄嬛苦陷宮鬥而無法逃脫的那一個。
在《甄嬛傳》小說版中,甄嬛三女一子,長女朧月、次女靈犀、么女雪魄和兒子予涵。
甄嬛的兒女中,命運最為坎坷的人當屬長女朧月。
懷上朧月時,甄嬛被皇后設計誤穿純元皇后舊衣,被皇帝禁足,甄嬛陷入絕境。甄家被皇帝抄家流放,自己又被逼得和皇帝恩斷義絕。
朧月一出生,甄嬛就不得不出宮去甘露寺修行。母女分別之際,甄嬛就把朧月交給敬妃撫養。為了勾住皇帝對朧月的父女情分,甄嬛給朧月取名為“綰綰”,諧音和純元皇后的乳名相似。
但甄嬛從來不叫長女為“綰綰”,她回宮後稱呼朧月為“月兒”。
甄嬛打心眼裡忌諱當純元皇后替身的過往。從她對待朧月的名字上,就看得出來。
朧月自小在敬妃身邊長大,視敬妃為親生母親。甄嬛無論怎麼與朧月親近,內心都隔著一層。
這並不是對甄嬛和朧月母女關係最大的懲罰。
為了扳倒皇后,甄嬛有孕之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陷害皇后打落她的孩子。
唯一目睹此事的人,居然是甄嬛的女兒朧月。
甄嬛和皇后對質時,雙方都知道今生死敵成敗在此一舉。雙方勢均力敵時,朧月大聲哭泣起來。朧月表示自己很害怕,她什麼都沒有看見。
甄嬛那個時候的反應是“在臘月被人從頭頂塞入無數冰屑”。
在朧月開口前的那一刻,甄嬛感覺蝕骨寒意蔓延到全身。
她的女兒自幼不和她親近,因為她離宮數年,和皇后相處的時間都比她多得多。
時年才八歲的朧月說,是皇后推了甄嬛。
皇帝相信,稚子無辜,不會撒謊。這句話徹底斷了皇后的生路。
甄嬛此時便知道,是她把朧月徹底拉入後宮紛爭的無盡漩渦。
這是我們看到後宮爭鬥中最殘酷可怕的一幕,成年人的殘酷搏擊,甚至不會放過一位天真的孩子。
從這個地方開始,朧月的性格更加淡薄疏離,再無純真之心。
在原著中,朧月還未長成時,內心就如後宮老婦人一樣千瘡百孔。
甄嬛和皇帝表妹胡蘊蓉鬥得你死我活時,是朧月關照自己的弟妹,並在甄嬛的暗示下,抖出胡蘊蓉假造玉璧模仿鉤弋夫人典故的手筆,導致胡蘊蓉被廢。
皇帝病危,甄嬛無暇顧及後宮諸多鶯鶯燕燕時,就讓崔槿汐帶著朧月,親自協理六宮。
崔槿汐說:“想從前朧月帝姬幫娘娘對付朱宜修的情形,怎麼也想不出是個七八歲孩子的主意。咱們帝姬從小心思最沉靜細密,又與娘娘母女連心,當真是再好不過了。”
崔槿汐承諾,會把朧月當做一位鎮國公主或者國母來輔佐。
這樣的朧月,令多少成年人看著可怕。
一個還未長成的女子,其心思手腕就宛如歷練了幾十年的深宮婦人,盤算他人,滴水不漏,卻唯獨沒有內心的亮光和年輕人的明媚與快樂。
這是一個母親想要的朧月嗎?
絕對不是。
每個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女兒簡單快樂,常駐光明裡,一生無憂。
但是身為甄嬛的長女,朧月過早地付出了代價。
這大概是後宮對甄嬛最大的罰。
做和親公主,背井離鄉固然可憐,但是宮鬥中心皇宮,人生可能會有另外一番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