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漫山連片的有機茶園,一顆顆茶樹隨風搖曳,新興縣太平鎮肥水坑村的村民滿大叔夫妻倆穿梭在茶壠間修枝打理,滿大叔原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夫妻倆3年前進入茶場務工,並把家裡的7畝山地流轉給茶場,依託在茶園務工的薪金和土地的租金,他們家在去年底從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出列,還建起了新房子。和滿大叔家一樣,截至目前,太平鎮貧困戶909戶2399人已全面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全部脫貧退出。

近年來,新興縣太平鎮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確保思想認識、組織領導、幫扶力量、措施辦法全面到位。為提高幫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該鎮大力實施“靶向療法”,著力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堅持做到不漏一戶、不掉一人。

新興縣委書記王巍調研扶貧產業

太平鎮黨委書記梁雄偉走訪貧困戶

水源香雪

築牢堡壘

黨建夯實扶貧基礎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自實施精準扶貧以來,太平鎮黨委堅持黨建引領,著力抓隊伍、抓就業、抓責任,在機制、組織、產業、人才方面下功夫,全面提升黨建促脫貧攻堅的質量,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太平鎮水浪村黨建文化園

太平鎮黨委結合“基層黨建三年行動計劃”,著力建強各村(社群)黨組織,為脫貧攻堅築牢堅強堡壘。同時緊抓隊伍質量,注重人才支撐,堅持“人才興村”工作思路,注重實施“三個一批”農村人才培養計劃,為脫貧攻堅提供有力人才保障。透過精心培育一批村級“強雁”、儲備一批“經濟能人”、引進一批“回鄉人才”等舉措,帶動當地群眾和貧困戶就業。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太平鎮優選11名抓黨建實績突出、工作能力強、有責任心的鎮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為羅陳、水浪兩個貧困村引進本土回鄉人才2名,注入了脫貧攻堅的新生力量。”太平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鎮黨委正大力實施村黨組織規範化建設。截至目前,太平鎮打造了王香地、禤村、悅塘等8個黨建示範點,擴大示範效應,進一步築牢戰鬥堡壘。

此外,該鎮充分發揮黨委統攬作用,倡導“脫貧攻堅、人人有責”,建立完善工作機制,層層落實責任。一是建立“四包”責任制,實行“鎮主要領導包片、班子成員包村、村幹部包組、扶貧單位黨員幹部包戶”工作制度,上下聯動推動脫貧攻堅;二是完善考核評議機制,將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作為村(社群)黨組織書記、駐村第一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並與工作績效掛鉤;三是建立獎懲激勵機制,將駐村扶貧工作成效作為鎮機關幹部職工年度考核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提高駐村扶貧工作積極性。

“產業+就業”

助力決戰決勝脫貧

象窩茶產區地處天露山脈,海拔達800多米,得禪地之靈秀,常年雲霧繚繞,雨水充沛,相對溼度大,有機質土層深厚,為生產優質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近年來,太平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禪茶文化”為載體,以“融合旅遊”為發展模式,推動茶葉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取得了較好成效,帶動當地農民逐漸從脫貧增收走向產業致富。

“以前在外打工,花銷大,沒剩多少錢,如今在家門口上班,兩個人每月加起來能掙約6000元,還能照顧3個孩子。”肥水坑村滿大叔很滿意目前家門口的這份工作。

說到如何促進農民的收入,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太平鎮黨委書記梁雄偉強調道:“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太平鎮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優勢,發展並壯大有機、生態的茶產業,帶動更多的農民就業增收,符合‘兩山’的理念,我們應加大政企合作,不斷做強特色產業。”

記者瞭解到,太平鎮透過整合大郎村、水浪村、羅陳村三個省定貧困村的佛山市高明區幫扶資金,新建了一間茶葉現代化加工車間,並將車間和土地出租給廣東翔順象窩禪茶有限公司。透過加強“政企合作”,使得三個村每年可穩定增收10.8萬元,戶年均增收1600多元;同時,茶葉加工車間投產後,預計還可讓周邊300多人實現家門口就業,帶動當地農民擴種茶園1200畝以上,增加當地農民茶葉銷售、茶藝農家樂體驗、美麗鄉村旅遊等多元化經濟收入來源,促進一二三產業健康、科學融合發展。

“一片茶葉”

拓寬脫貧致富之路

要使茶葉這個特色產業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點燃經濟發展“引擎”,引領百姓走向奔康之路,這離不開政府的支援,更少不了農民參與。如何有效地把本地特色產業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社會經濟發展有效結合,太平鎮黨委、政府做了大量工作。

“我們將藉助大郎水浪沿線帶特色地理環境和文化優勢,建設圍繞以大郎茶葉加工基地為核心的產業聚集帶,並整合當地茶園、村莊等資源,重點打造大郎村委松根村以及周邊‘一河兩岸’的自然景觀,使沿線村域既有種植基地,又有加工車間;既有產業,又有宜居宜業的現代化美麗鄉村。”太平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陳媛程如是說。

太平鎮象窩山茶場

眾所周知,茶產業是扶貧產業、生態產業、文化產業,也是旅遊產業,做好茶,可以貫通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惠及茶鄉經濟和民生髮展。在太平鎮黨委、政府的引導下,目前,象窩山生態園將茶產業與旅遊相融合,一是擴大規模,加大資金投入,向周邊曹田、松根、平河、新村、崗根咀等5個村莊輻射,擴大茶葉產業園規模;二是打造茶旅,以禪茶文化為主題,打造觀光型農業產業園,融入“禪茶之旅”精品線路;三是增加就業,透過擴大種植規模和發展禪茶旅遊多元化進一步增加貧困戶的經濟收益,既可以實現自主脫貧,也可以帶動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太平鎮充分利用茶葉和青梅兩大傳統種植業優勢,多措並舉,大力引導農戶和農業企業發展茶葉生產,推進茶葉產業化經營。同時,做好“梅”文章,擦亮“共成青梅”招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透過加強“政企合作”,創新扶貧開發方式,發揮獨有旅遊資源優勢,推廣“翔順+”和“生態旅遊+”模式,以“禪茶文化”為載體,以融合旅遊為發展模式,為貧困戶和周邊村民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拉動了村民的經濟收入,帶動農戶從脫貧逐漸走向致富。

發揮優勢

加速經濟社會發展

太平鎮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可人成果,該鎮將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打出組合拳,為鞏固脫貧“強筋骨”,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最終實現鄉村振興。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民生工程的重頭戲,農村危房改造一直都是解決貧困群眾安居需求的重要渠道。近年來,太平鎮嚴格按照“兩不愁,三保障”工作總體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在危房改造工作中的檔案精神,攻堅克難,多措並舉,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紮實推進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2016-2019年全鎮列入農村危房改造物件的360戶居民已全部實現了“安居夢”。

青梅加工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新興縣太平鎮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自實施精準扶貧以來,太平鎮黨委堅持以黨建為引領,著力建強各村(社群)黨組織,為脫貧攻堅築牢堅強堡壘,緊抓隊伍質量,堅持“人才興村”,以人才帶動當地群眾和貧困戶就業。

依託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太平鎮緊緊抓住“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契機,發揮黨建引領、產業帶動作用實現脫貧。透過深化“鎮企共建”推廣翔順“現代農業+”模式,助推“村企結對”積極引導本地企業與省定貧困村、分散貧困村結對幫扶共建,發展 “一村一品”指導各村(社群)黨組織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產業,穩步帶動促進產業和就業。

▲12月24日《雲浮日報》專版

雲浮融媒中心

責編:潘偉

值班主任:趙軍鰻

值班總編:盧利文

投稿郵箱:yunffb@qq.com

13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徐為林:那場難忘的冬捕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