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有著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有一些國家因為發達和強大,是為我們所瞭解和熟悉的,而還有更多的小國,因為與我們距離遙遠,我們對這些國家並不熟悉,甚至可能從未聽說過這些國家的名字,“西撒哈拉”正是這樣一個國家。
位於非洲西北部的西撒哈拉,是一個幾乎只存在於地圖上的、十分“憋屈”的非洲小國,為什麼會這樣呢?
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
西撒哈拉的全稱是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是一個位於非洲西北部、撒哈拉沙漠西部的非洲小國。這個國家的國土面積是26.6萬平方公里,因為國土面積大部分都是荒漠,西撒哈拉的人口只有55萬,還集中分佈在幾個城市。與許多非洲其他國家一樣,西撒哈拉也曾是歐洲人的殖民地。
早在15世紀中葉,葡萄牙殖民者就侵入了撒哈拉地區,將西撒哈拉劃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到了19世紀末,西班牙人強行霸佔了西撒哈拉,將其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並在1958年將西撒哈拉改為西班牙的海外行省。
為什麼西班牙人這麼看重西撒哈拉這個沙漠中的荒僻之地?當然是因為西撒哈拉有著豐富的磷礦。根據西班牙政府的勘探,西撒哈拉的磷礦儲量多達100多億噸,光布拉克一地的磷礦儲藏量就有17億噸,可供人類開採130年,因而西撒哈拉也被稱為“磷酸鹽的科威特”。
在勘探出磷礦之後,西班牙就開始從磷酸鹽礦的角度在當地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掠奪式開發,除了與磷礦相關的基礎設施和工業設施之外,西撒哈拉沒有屬於自己的工業產業,但因為西撒哈拉的常年戰亂,磷礦開採也很快陷入了停滯,直到1980年才恢復開採和出口。
追求獨立的“無主之地”
二戰後,亞非拉地區掀起了爭取民族獨立的浪潮,西撒哈拉當然也不例外。1973年5月,基亞阿姆拉和里奧德奧羅人民解放陣線——簡稱西撒人陣——成立,西撒哈拉決定透過武裝鬥爭的方式爭取自己的獨立。
而且此時,西撒哈拉的三個鄰國——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都是支援西撒哈拉反抗西班牙殖民、追求獨立的鬥爭的。面對西撒哈拉游擊隊般的反抗鬥爭,西班牙殖民者在堅持了兩年之後,不得不黯然撤出西撒哈拉。
但是,以歐洲人的一貫的狡詐,西班牙在撤離西撒哈拉之前,還給這個小國留下了一個分裂的隱患。
1975年,西班牙拉著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簽訂一份《馬德里協議》,協議中寫明西班牙將於2月26日撤離西撒哈拉,但同時承認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對西撒哈拉的領土有“所有權”。
這簡直正中兩國下懷,因為早在1974年,摩洛哥國王就已經利用其與西撒哈拉“自古以來”的關係,企圖吞併西撒哈拉,甚至提出了“祖國統一”的口號;而茅利塔尼亞也對西撒哈拉垂涎欲滴,想要把西撒哈拉收入囊中。
摩洛哥
在《馬德里協議》簽訂後,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隨即簽訂協議,分治西撒哈拉,其中摩洛哥佔領西撒北部的1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茅利塔尼亞則佔領南部9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但西撒哈拉人民和西撒人陣當然不會承認鄰國對自己的分治,就在《馬德里協議》中確定西班牙撤離的第二天,西撒人陣就宣佈成立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並開始反抗鄰國對其的分治。
只不過,儘管衝突不斷,但至今西撒既不是聯合國成員國,也沒有得到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承認,西撒就這樣成為了非洲大陸上唯一沒有獨立的“無主之地”。
茅利塔尼亞
與鄰國紛爭不斷的西撒
好不容易趕走了西班牙殖民者,西撒哈拉又面臨著鄰國的瓜分,無奈西撒人陣只得又拿起武器,開始與鄰國進行武裝鬥爭。
當然,之前提到,西撒哈拉一共有3個鄰國,也不是這3個鄰國都想要瓜分他們的,至少阿爾及利亞就是支援西撒哈拉的,並且在西撒國成立之後就迅速承認了它主權國家的地位。
阿爾及利亞
不管是出於提高自己在非洲地位的目的,還是骨子裡就是想要控制西撒國,阿爾及利亞選擇向西撒人陣提供武器、裝備,並將邊界附近的廷杜夫地區作為西撒人陣游擊隊的根據地和難民營,為西撒對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的反抗提供了一定的支援。
如果真的要說起來,至少在西撒人民眼裡,這一次算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對抗。鑑於自己國力弱小,西撒哈拉首先選擇了相對弱小的茅利塔尼亞進行反抗和鬥爭。在1976年和1977年期間,西撒人陣不斷對茅利塔尼亞進行武裝襲擊,並且重點打擊茅利塔尼亞的採礦業和鐵路線路等基礎設施。
採礦業是茅利塔尼亞的經濟命脈,而西撒哈拉的不斷襲擊導致其採礦業幾近崩潰,在權衡利弊之後,茅利塔尼亞與1979年8月同西撒人陣簽訂了協議,放棄了對西撒領土的要求並退出了西撒戰爭。按照西撒原本的想法,打跑了一個敵人,應該收復一部分領土,並且準備打跑另外一個敵人了。
可沒想到的是,雖然茅利塔尼亞走了,但摩洛哥居然在這個時候趁虛而入,順勢將茅利塔尼亞放棄的土地給霸佔了,這下摩洛哥佔領了西撒超過90%的領土,而西撒能夠控制的領土大多都是人類無法居住的荒漠之地。
甚至,摩洛哥至今仍然在宣稱世界上並沒有西撒國這樣一個國家,他們只是在實現自己的祖國統一。不過,西撒並沒有放棄武裝反抗,自摩洛哥佔領以來,西撒與摩洛哥的武裝衝突15年不曾間斷,直到1991年聯合國介入調停,這一地區的戰火才暫告停止。
但戰火停止了,摩洛哥佔領西撒的行動卻從未停止。自從佔領西撒大部分領土以來,摩洛哥就不斷向西撒哈拉地區進行移民,以便鞏固其在西撒哈拉地區的統治。在這樣不斷地移民之下,如今西撒哈拉地區的摩洛哥人的數量,甚至已經多於“西撒人”。
在難民營裡的國家政府
但儘管西撒人陣和西撒人民只能被迫流亡到阿爾及利亞的難民營中,但西撒人民仍在反抗。在鄰國的難民營裡,自1976年起就擔任西撒人陣總書記、現任西撒國總統穆罕默德·阿卜杜勒·阿齊茲依舊沒有放棄自己的西撒政府,這是全球唯一一個至今仍建在鄰國難民營中的國家政府。
現在阿齊茲能夠掌握的,只有西撒哈拉大約6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這幾乎就是一整片沙漠,原本西撒國的首都阿尤恩則已經在摩洛哥的掌控之下,西撒國政府目前只能在難民營中辦公,而難民營中的15萬西撒人民,則成了西撒國全部的國民,西撒國也成了一個只存在於地圖上的國家。
儘管國家弱小、情勢艱難,但阿齊茲一直在為謀求國家獨立而奮鬥。阿齊茲努力發展對外關係、博取同情,已經成功讓西撒國獲得了世界50多個國家的承認,並與之建立了外交關係——儘管都是一些亞非拉小國——但這至少也邁出了謀求國家獨立的重要步伐。
同時,阿齊茲還不斷在國際上呼籲恢復西撒哈拉的主權,但至今收效甚微。
與阿齊茲和西撒人民的“無能為力”不同的是,摩洛哥正在不斷大力投資建設西撒哈拉地區,並在西撒哈拉地區建立起6道、總長超過2700公里的防禦沙牆,來限制西撒人陣的行動,並進一步壓縮西撒人民的生存空間。誰也不服誰,西撒問題就這樣就僵持了下來。
亟待解決的西撒問題
聯合國所提出的能夠和平解決西撒問題的方案,就是舉行全民公投,讓西撒哈拉的人民來決定自己到底是獨立建國,還是歸屬於摩洛哥。
按計劃,公投應該分為兩個階段來進行。第一階段是雙方停火,開始核查選民身份並組成選舉團;第二階段則是組織投票、宣佈結果,最後聯合國維和部隊撤出,西撒問題按人民的意志和平解決。
但計劃總是美好的,要執行起來確實難上加難。原定於1992年進行的全民公投,因為摩洛哥和西撒人陣在選民資格和選舉團的問題爭執不下一再推遲、無法進行。
而實際上,哪怕公投真的順利進行,因為摩洛哥數十年以來不停地往西撒地區進行移民活動,最終西撒問題的投票結果未必會如西撒人陣所願,而一旦和平建國的想法無法實現,西撒人陣也必定不會輕易放棄武裝鬥爭。因此,似乎短期之內西撒問題並不可能得到圓滿的解決。
但久拖不決,最終受影響的可能不僅僅是西撒哈拉或者是摩洛哥,西撒問題最終可能會影響到整個非洲的穩定發展。
據前所述,因為阿爾及利亞一直是支援西撒人陣的,因而阿爾及利亞與摩洛哥也是矛盾重重,為此阿拉伯馬格里布聯盟的建設也陷入了僵局。馬盟是北非馬格里布地區國家組成的聯盟,旨在發展經濟和互補合作,優先實現經濟一體化,最終實現阿拉伯統一。
不僅如此,因為西撒國在1984年加入了非洲統一組織——即現在的非洲聯盟——這令摩洛哥大為不忿,還率領十多個國家退出了非洲統一組織,導致了非洲各國之間關係的惡化。
當然,在17年,摩洛哥又重新加入了非盟,這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非洲的局勢,但這並不意味著西撒問題的解決。
實際上,摩洛哥和西撒的爭端已經演變成了一個地區衝突和國際問題,但由於各方分歧過於嚴重,在國際局勢沒有巨大改變、西撒國也沒有更加強有力領導人的情況下,西撒問題短期之內是無法見到解決的曙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