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塑膠姐妹Molly如願以償地進入了她夢寐以求的時尚雜誌社後,沒過兩個星期就跑來跟我吐槽,什麼"穿Prada的女魔頭"都是謊言,在時尚編輯圈,只有蓬頭垢面的"時尚女乞丐"。
在她口中,我知道了,這些穿梭在高樓大廈裡,頂著"時尚觀察使"的女編輯們穿的都是從某V商那裡精挑細選而來的"大牌",透過PS,濾鏡等後期手段才敢將身著這些美麗衣服的照片放到社交軟體上;翻牆軟體加翻譯軟體,找歐洲時尚博主的部落格一通拼貼就把讀者唬得一愣一愣;不微整就會被嘲笑"你的臉就連全幅相機都塞不下"。
她一臉恨鐵不成鋼,說,"庸俗"
她攪了攪都市麗人限定的冰美式說,給她一個億,她會讓大眾明白,什麼才叫做真正的時尚。
我看著她,右眼皮突然跳了一下,左眼跳財,右眼跳災,她這個想法很危險啊,必須立刻扼殺在搖籃中,於是便揶揄她:你長得挺醜,但你想得挺美啊。
我見過的時尚編輯,大部分冬天穿少,夏天穿多,這超前的理念就像酷暑時節,各路明星穿著長袖長褲參加露天LV大秀一樣,畢竟在時尚圈,沒有季節可言。
更厲害的是他們大部分人都有本事把普通的衣服,搭配得讓我眼前一亮,因為他們摸索好看又好穿這條穿著道路是從入行開始就在持續進行著的,她們試錯了無數件淘寶爆款,專注餓瘦自己和錢包二十年。就為了讓街拍聖手普羅大眾眼前一亮。
不過如果你把surprme讀成"蘇坡迷",把Gucci讀成"哭泣"能被她們被罵得終身難忘,對整容科技以職業道德般的嚴肅去嘗試,使得她們對自己身體的掌握如顯微鏡般入微。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給你一個"小目標",你跟人家依然差了一條銀河的品味。
人家穿華倫天奴,你就穿華倫天奴,人家背MCM你就背MCM,網上今年流行小香風,你立刻衝到香奈兒搞一件針織外套,某個品牌出了個慈善款小籃子,你也跟風入了一個。人家穿搭是貴婦名媛氣質,你是保姆上街買菜。所以有些事跟你有沒有錢無關。
《三十而已》讓愛馬仕徹底暴露在了大眾視野裡,不管以前認不認識它的,大家又重新認識了它。以前,中國最火的是LV和CHANEL,大街上最常見到的也是LV和CHANEL的LOGO。但今年起,LV要讓位了,愛馬仕成了中國的全民新寵,大大小小的中國模仿商們這次統一戰線,認準了它。
一個專門做仿奢牌包的發小跟我們說,自從《三十而已》火了之後,超級A全球郵廠裡的愛馬仕消失得比他卡里的錢還快,簡直快要供不應求。理所當然的,他也跟著沾了不少光,讓自己這個"華人"品牌,從國外市場轉進了國內,成了國內國外兩不誤的全球市場。現在大街上不止有LV和CHANEL還有最為高階的愛馬仕了,你說中國人懂時尚吧,他們又不尊重時尚,中國人不懂時尚吧,他們又追捧時尚。所以有些事跟你有沒有錢無關。
我們經常有一種錯覺,我跟他之間,差的只是錢。於是我們穿有錢人穿的CHANEL,背有錢人背的愛馬仕,即使這個CHANEL被轉手過N+1次,即使這個拿放大鏡都看不出瑕疵的愛馬仕有個字首叫"中國製造",我們仍是可以抬頭挺胸地走在街上。這種需要靠運氣和時間堆積的差距,使得強烈的落差因此而生,因此嘲諷和模仿也顯得理直氣壯。
可惜,有時候這完全只是一種自我安慰。最可怕的是,有了這樣的想法後,人還會取得認知上的莫名優越感,因為"我確定,只要有了錢,我隨時都能超越他"。
是嗎?你倒是挽起袖子去做點什麼啊,試試啊。有些事,有錢你也做不到。因為等你真的做了,你會發現,除了錢之外,是許多許多的細節,是這些細節的累計,時間的交錯,已經命運的管理讓你們有這樣顯著的差距。大家都認同沒有無緣無故地愛恨,殊不知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成敗。
如果你做不到,就別閉上抱怨的嘴。因為你想象中隨便改變一點,就唾手可得的所有,概括起來都是——"你長得醜,但你想得美啊"。
有些事,跟你有沒有錢真的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