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是中醫所稱的風寒暑溼燥火六淫之一,自然界中存在的溼邪會入侵人體,導致人體溼氣加重;同時,如果作息不當,飲食不當等,也會導致脾胃受損,溼氣內生。而溼氣一旦形成,就會因為它停留的部位不同,而引發各種各樣的病痛。所以有人說溼氣生百病,尤其是現代人,運動不足,吃油膩食物太多等因素,都容易導致溼氣內生。所以現代人普遍需要祛溼,但是不少人還沒有意識到溼氣的危害,還不知道如何祛除溼氣,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些溼氣的危害,以及如何祛除溼氣。
溼氣重,會給身體帶來5大傷害1.溼氣傷表
溼氣可積聚在身體的肌表部位,導致肌肉也受到溼氣的浸潤,而出現渾身沉重無力,甚至有惡寒、發熱、肌肉痠痛等症狀,這是因為溼氣導致全身肌膚的血液執行不暢而導致的。
2.溼氣阻滯經絡
經絡是人體氣血執行的通道,溼氣是一種有形的邪氣,產生之後,就會阻滯在經絡之中,阻礙氣血的執行。人體就會表現為肢體關節的疼痛、腫脹、麻木以及運動不靈便等。
3.溼氣損傷筋骨
人體關節筋骨也是溼氣常常積累的地方,如果溼氣過多的積壓在此處,那麼你會有肢體關節腫脹以及疼痛的感覺,情況嚴重的甚至會導致關節變形,導致人的行動不便。
4.溼氣凝聚成團
溼氣在人體,還會聚集形成有形的病理性物質,比如結節、腫塊,像女性的婦科症瘕(相當於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都與溼氣內停具有密切的關係。如果結成團的溼氣在面板下面,會形成脂肪瘤、淋巴結結節等。
5.溼氣傷腦
溼氣凝聚,阻塞心胸、頭部,還會引發冠心病、心絞痛、腦中風、腦動脈硬化等問題。初選頭暈、頭疼、胸悶、胸痛等症狀。
5個方法,可以清除體內溼氣1.食療祛溼
除了一方面要均衡飲食,保持飲食清淡,避免油膩飲食之外,日常還可以經常飲用陳皮茶、薏苡仁茶、冬瓜皮荷葉茶等,以清利溼氣,清除停留在體內的水溼。
2.加強運動
溼氣內停,與運動不足也有一定的關係。而且溼氣內停,還會讓人感覺疲憊不堪,四肢無力,不想運動,因此溼氣和運動不足二者之間可以形成惡性迴圈。
3.躲避溼氣
所謂躲避溼氣,就是不要長期在潮溼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如果工作生活環境潮溼,可以使用除溼機、空調等,調節小環境的溼度,避免溼氣內侵。
4.泡腳祛溼
可以使用艾草、紅花、生薑等來每天晚上泡泡腳,也可使用花椒水泡腳,都有不錯的祛溼作用。
5.刮痧祛溼
刮痧的部位,重點選擇膀胱經、脾經、胃經,還可以對脾俞、胃俞、腎俞等穴位進行區域性點按、刮痧,可以起到利水祛溼,健脾燥溼的作用。
#哆咖醫生超能團##謠零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