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據《每日郵報》訊息,在英國和歐盟之間達成貿易協議的道路上有許多關鍵的里程碑,正是這些里程碑使英國脫歐一步步走向成功。以下是英國脫歐漫長曆程中的重要時間節點:

2013年1月23日

英國前首相戴維·卡梅倫宣佈就英國是否留在歐盟舉行公投。

繼幾十年來保守黨在歐洲問題上發生分歧之後,他說:“簡單地要求英國人民繼續接受一個他們幾乎沒有選擇權的歐洲解決方案,這是一條途徑。英國人民更有可能選擇脫離歐盟。這就是為什麼我贊成舉行脫歐公投的原因。”

2014年5月25日

傑爾·法拉奇(Nigel Farage)引領的英國獨立黨在歐洲大選中贏得大多數席位。這突顯該問題引起國民重視。一個多世紀以來,保守黨首次未贏得全國大選。

2015年4月14日

保守黨大選宣言承諾“真正改變我們與歐盟的關係”。

2015年5月7日

卡梅倫意外贏得大選多數票,因此公投計劃得以繼續實施。

2015年6月26日

在歐洲理事會上,卡梅倫闡述了他的重新談判計劃,然後舉行公投。他說:“歐盟需要改變。英國與歐盟的關係需要改變,我已經有了一個實現這一目標的計劃:改革、重新談判和公投。”

2015年10月19日

卡梅倫在對議會的宣告中提出了重新談判的條件:經濟治理、競爭力、主權、社會福利和自由流動。

2015年12月17日

由於卡梅倫的獲得多數票,《歐洲公投法》獲得了皇家同意。 這意味著對英國是否留在歐盟的投票將繼續進行。

2016年2月19日

在歐洲理事會上,卡梅倫公佈了重新談判的結果,包括承諾英國不會受到“日益緊密的聯盟”的約束,以及將對來自歐盟其他國家的移民進行“緊急制動”。

2016年2月22日

首相將歐盟公投的日期定為:2016年6月23日。這引發了卡梅倫領導的留歐派和鮑里斯·約翰遜領導的官方“投票離開”運動之間為期四個月的戰鬥。另一個疑歐派組織(Leave.EU)由奈傑爾·法拉奇領導。

2016年6月23日

在經歷了數十年來最具分裂性的政治運動之一後,英國人民進行了公投。結果是:51.9%的人投票脫歐,而48.1%的人選擇繼續留在歐盟。

2016年6月24日

卡梅倫宣佈他打算辭職。他推遲了里斯本條約第50條(注,里斯本條約第50條是任何國家希望脫離歐洲聯盟需遵照的行動計劃)的實施,該條款觸發了離開歐盟的程序。

2016年6月30日

鮑里斯·約翰遜剛剛在“脫歐”運動中取得勝利,在遭受另一位著名的疑歐派人士邁克爾·戈夫(Michael Gove)的尖銳攻擊,他退出了接替卡梅倫的競選,震驚了國會大廈。

2016年7月13日

特蕾莎·梅成為首相。雖然她在競選中站在留守一方,但在承諾 “脫歐意味著脫離歐盟”後,她贏得了勝利。

2016年10月2日

在保守黨會議上,特蕾莎·梅表示第50條將在2017年3月底前觸發。

2017年1月17日

在一次重要講話中,她概述了她的政府與歐盟談判的紅線。她說,她不希望英國繼續留在單一市場,也不希望受關稅同盟規則的約束。

2017年3月29日

特蕾莎·梅觸發第50條:“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歷史性的時刻”她說。

2017年4月18日

她呼籲舉行快速大選,指責留歐派試圖破壞她的談判策略。她說,英國需要確定性、穩定性和強大的領導力。

2017年6月8日

賭局戲劇性地反敗為勝:大選導致議會陷入僵局。她發誓要繼續擔任少數派政府的首相。

2017年6月19日

英國與歐盟開始第一輪談判。歐盟方首席談判代表米歇爾·巴尼耶表示,他無意做出讓步。

2017年9月12日

下議院二讀透過退歐法案,結束歐盟法律在英國的至高無上地位。

2017年9月22日

梅發表重要講話,提出英國正式退出歐盟後有兩年左右的過渡期。

2017年12月8日

她在最後時刻與歐盟達成協議,結束第一階段的談判。350億英鎊的脫歐協議,以及與愛爾蘭沒有“硬邊界”的協議。

2018年3月2日

梅闡述了她對未來與歐盟經濟夥伴關係的希望。她說,她想要一個“定製的協議”,英國要遵守歐洲法院的一些裁決。

2018年6月26日

脫歐法案獲得皇家同意。它終於獲得了上議院的透過。

2018年7月6日

內閣在契克斯舉行會議,就未來的脫歐談判達成集體立場。

2018年7月8日

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戴維斯(David Davis)辭職:他說他不“相信”契克斯協議。

2018年7月9日

約翰遜辭去外交大臣職務,稱英國正走向“殖民地地位”。

2018年9月21日

梅在薩爾茨堡的一次峰會上受到羞辱,歐盟領導人公開拒絕契克斯計劃。

2018年11月14日

經過幾個月的談判,簽署併發布了長達585頁的提款協議草案。它包含了英國範圍內的海關“後盾”,旨在防止北愛爾蘭進行新的邊境檢查,這是堅決的英國退歐主義者無法接受的。

2018年11月15日

脫歐事務大臣多米尼克·拉布(Dominic Raab)辭職,稱他因脫歐協議草案中的“致命缺陷 ”而退出內閣。

2018年12月5日

梅在下議院提出她的脫歐協議時遭受三次失敗。

2018年12月12日

她在對她領導保守黨的信任投票中倖存下來。保守黨議員以200票對117票支援她。

2019年1月15日

她在退出協議上以230的絕大多數票失去了第一次“有意義的投票”,這是有任政府歷來最大的失敗,從而引發了對其政府不信任投票的威脅。

2019年3月12日

距英國脫歐僅剩17天,英國首相第二次失去有意義的投票。

2019年3月13日

國會議員投票拒絕任何情況下的無協議脫歐。

2019年3月21日

歐盟同意在下議院投票後延長第50條的期限。

2019年3月27日

在下議院的諷刺日中,國會議員就如何進行英國脫歐進行了一系列指示性投票,但沒有對其中任何一個投票。

2019年3月29日

在英國本該脫歐的日子裡,梅輸掉了第三次有意義的投票。

2019年4月10日

第50條延長至10月31日,以保持英國和歐盟之間的協議。

2019年5月21日

梅公佈了新的脫歐協議。

2019年5月24日

梅辭職,因為她的協議顯然不會在下議院獲得透過。她哭著說,擔任首相是“我一生的榮譽”。

2019年5月27日

歐洲大選結果揭曉,奈傑爾·法拉奇的佈雷斯特黨明顯勝出。保守黨和工黨下滑。

2019年7月24日

約翰遜成為總理。在唐寧街的臺階上,他承諾“實現英國脫歐並團結國家”。

2019年9月9日

他有爭議地將議會延長到第50條結束前,下議院議長約翰·伯科(John Bercow)稱此舉是“憲法上的暴行”。

2019年9月24日

最高法院裁定議會休會的決定是非法的,這迫使國會議員在第二天回到下議院。

2019年10月19日

經過一系列戲劇性的投票,約翰遜達成的新的脫歐協議在議會中被否決。他被迫無奈地要求進一步延長脫歐協議。

2019年10月28日

歐盟大使同意了英國進一步將脫歐推遲到2020年1月31日的要求,顯然是將“沒得商量”從桌面上拿下。兩天後,約翰遜要求提前大選的呼籲獲得下議院透過。

2019年12月12日

大選結果是保守黨80人的巨大多數,傑里米·科爾賓領導的工黨淪為1935年以來最差的表現。

2020年1月23日

歐盟《退出協議法》最終成為法律,結束了數月的議會鬥爭。

2020年1月31日

晚上11點,英國終於脫離歐盟,進入過渡期。鮑里斯·約翰遜說:“對許多人來說,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希望時刻,一個他們認為永遠不會到來的時刻。”

2020年3月2日

英國與歐盟開始貿易談判,目的是在12月31日過渡期結束後達成自由貿易協定。

2020年6月15日

在全球新冠疫情危機下,貿易談判陷入僵局後,約翰遜敦促歐盟領導人“放虎歸山”,確保談判成功。

2020年9月9日

政府公佈了英國內部市場法案,引發爭議,該法案將允許英國在沒有達成協議的情況下,在愛爾蘭邊境問題上違反國際法。後來又被撤銷。

2020年10月15日

談判仍在繼續。

2020年12月23日

英國和歐盟即將達成自由貿易協定。

2020年12月31日

晚上11點,英國與歐盟之間的過渡協議失效,英國脫歐將成定局。

#英國脫歐#、#歐盟#、#鮑里斯#

責編:劉洋

8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鄲城縣舉辦駐村第一書記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