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原題

萬聖節和感恩節

據我觀察,美國人去教堂的比率恐怕不輸義大利人,但因新教傳統,卻沒有義大利那樣多的宗教節日。我在義大利住的時候,拉齊奧地區的每個小鎮都有風格不大一樣的宗教慶祝活動,比如簡扎諾城在基督聖體節,居民幾天前就開始準備,那天一早就開始用鮮花組圖,從聖瑪麗教堂到主廣場的街道上都鋪滿了鮮花。這條街因地勢緩緩向南傾斜,鮮花織成的方型圖案組成近300米長的地毯。黃色、紅色、白色、灰藍、薰衣草色……電影《教父》裡也有類似的情節。

中國文化傳統有仙有鬼,但節日多是世俗的,至多搭上一個民間故事,比如中秋節,或者某個聖人正趕節日那天去世,比如端午節。總之中國人幾乎沒有神鬼的節日,更沒有萬聖或萬靈。美國最隆重最普遍的宗教節日大概是聖誕節,最世俗的卻以宗教為名的就是每年10月31日的萬聖節了,但其慶祝活動卻是萬聖節的前夜。

一般相信,萬聖節起源於凱爾特人豐收節,也稱薩姆汗節(Samhain), 因此至今還保留了很多那時的風俗,比如化妝,點燈,沿街挨家挨戶乞討,惡作劇等。大概是因為這些習俗,中國人喜歡稱之為鬼節。

我第一次過萬聖節是在老師家。老師只有夫妻二人,請了我們幾個留學生去。我們把南瓜頂部挖出一個小洞,再掏空,刻出眼睛和嘴巴,技藝高超的還能刻出牙齒,再將蠟燭放在掏空的南瓜裡,點燃,一盞南瓜燈就做成了。

據說凱爾特人是點蘿蔔燈,想不出要多大的蘿蔔才能做成一盞燈。屋裡一片黑暗,只有南瓜燈在閃爍。我們幾個站在南瓜旁,燈光從底下打上去,扮鬼臉伸舌頭,合影留念。老師和學生總之還是有些拘束,而且當時研究生功課忙,心不在過節。直到女兒過她的第一個萬聖節,我才體會到萬聖節的狂歡味道。

過節前,我帶孩子去挑選服裝。她選了一頂黑色的高帽子,一身黑罩袍。到了那天,很多人白天就畫上妝,穿戴起來去上班。超市工作的人會帶上奇特的頭飾,也有誇張地裝扮成鬼魂或傷員等。

鄰里門口早早就佈置好了,巫婆飄在空中,或者騎著掃帚,冬青樹上牽了白色蜘蛛網,塑膠吹氣的大型鬼怪發出怪聲,抻舌頭,紅眼睛裡閃著怪異的光芒,也有佈置成墳場,幾具骷髏在寒風中瑟瑟發抖,不知是嚇唬人呢,還是它們自己也被嚇著了,唯一溫暖的就是門口那盞南瓜燈。討糖的孩子看了,知道那家裡有人,可以去敲門。

討糖的活動從上午就開始了,先是單位的幼兒園的阿姨牽著一串小小孩兒挨辦公室要糖。放學後,小學生也會到商業區討糖,這些孩子都是各式裝扮。

夜幕降臨後,討糖的孩子更是紛紛出動,各家各戶也會開啟燈等著他們上門。只聽門鈴一響,開門就見一群小孩子,或穿戴如鬼怪,似女巫,也有仙子或各種卡通人物,只聽他們異口同聲地說:“trick or treat(不給糖就搗蛋)”。

我把糖大把大把地放在他們的籃子或布袋裡。我女兒裝扮成女巫,再從家裡拿上一把掃帚。她平時不大講話,這次卻很瘋地跟著同學跑出家門,高聲喊叫。幾個小時後,她很開心地帶回來很大的一袋糖,那些糖吃到了過年。

當然,我們送出去的比她帶回來的更多。後來因為吃糖容易發胖,我們的一些鄰居都會搭配小玩具或者蔬菜片。女兒從討糖,到高中的畫妝舞會。她上大學離家後,我繼續發了幾年糖。又過了幾年,我搬了家。這個社群老年人比較多,孩子不大上門,我也不再守門派糖了。人老了,最好玩兒的節日也無所謂了。

萬聖節好似拉開節日的序幕,感恩節,聖誕節和新年隨之而來。對於我這樣的非教徒而言,感恩節最重要。孩子們都會回來團聚,感恩節最像中國的春節。

美國和加拿大都慶祝感恩節,但日子不同。美國是11月的第四周的週四。這個節日不僅是慶祝豐收,更重要的是新大陸移民的感恩。他們感謝印第安人的幫助,依靠狩獵種植,不再捱餓,並邀請原住民一起來慶祝豐收。歲月流逝,雖然感恩的物件越來越寬泛了,但節日大餐仍然吃那時的食品烤火雞,南瓜派,土豆泥,蔓越橘醬等。

雖然在美國很多年,但總像個業餘過節者。中國人嘛,比較喜歡把節日和吃食連上,特別是和收穫有關的。除了那比較神聖的,又沒有特別食品象徵的聖誕節,萬聖節=南瓜節,感恩節為火雞節,復活節可以是兔子和蛋的節,當然中秋是月餅節,更名正言順的還有元宵節。這麼一來,所有節日的嚴重意義都很快被消化掉了。在美國當業餘過節者的主要原因是吃的東西不對口味,我覺得感恩節大餐,就是憶苦飯。

感恩節前夜,超市裡最熱鬧,熙熙攘攘,喜氣洋洋,都是為準備感恩節大餐的人。人們都努力爭取回家團聚,因此機場和公路最為繁忙。每年,我所在的大丹佛區的華人都會捐出幾百只火雞。很多慈善組織和志願者會早早準備,次日凌晨就開始烤制火雞,大量的志願者為需要的人提供大餐服務。然而,感恩節的當天,街市卻不像春節那麼熱鬧。如果居住在比較小的城市,街上幾乎沒有車輛和行人,除了中餐館,連加油站都關門。

這幾十年,我多次受邀到不同的家庭過感恩節,印象最深的是在斯各特家。那時我住在紐約,夏天裡認識了斯各特。之後數月,隨著好奇心,我們之間的友誼逐漸升溫。到了感恩節前,大概就能烤熟一隻小火雞了(一笑)。也許斯各特想借感恩節對我這外國人進行一點文化教育,他提出當日早上先去看梅西百貨商店的感恩節遊行,然後到他叔叔家吃飯。

我對遊行那類事本來不感興趣。倒不是因為比較精英,而是不願早起,更不願意在挺冷的露天看那幾只氫氣球。但他很執著地為我好,想了想,沒準這輩子就這一次呢,也就答應了。那天起個大早,進入曼哈頓一路暢通。原來以為自己到得很早,其實前面已有好些人了。我不能像小孩那樣毫無顧忌鑽到前面,更不能阻止後來的小孩被他們的父母推到我的前面。好在距離中央公園不遠,遊行隊伍一出場就能看到。

又等了好一會兒,凍手凍腳地可一點兒都不好玩兒,周圍的大人小孩兒卻特別興奮,一直在喊叫笑鬧。待遊行開始,空氣隨著氣球和人聲就熱起來了,樸素的歡樂到處都是一樣的。在連續出場的美國大眾文化的角色中,我只認識加菲貓。雖然只認識那隻肥貓,卻還是耗盡了我的能量。

斯各特的叔叔是藍領工人,住在布魯克林,這也是我第一次在美國的藍領工人家裡吃飯。他們吃飯的桌子是原木,桌面有不少劃痕。他們既沒煞有介事地鋪上桌布,也沒疊餐巾花,擺銀餐具,總之一切都很隨意。下午三點開席,嬸子端出一隻大火雞,我目測大概至少十磅以上,叔叔拿出電動刀,開始切割。大家再傳遞沙拉,土豆泥,越桔醬,南瓜派。聽斯各特說以前他媽媽烤火雞,都把他們支出去。跟著爸爸在森林裡走,走得又凍又餓才能回家。到了這時候,我不能不用陰謀論來解釋清晨看遊行的事了——原來是為了讓人多吃火雞啊。

感恩節—Norman Rockwell

大家邊吃邊聊,帶切口的話切開這個家庭的歷史斷面,某個眼神閃出一段故事。斯各特年幼時父母離異。離異後,孩子歸母親監護,他的父親為了和孩子在一起,劫走了斯各特兄妹。斯各特的媽媽報警,幾乎瘋了,最後調停斡旋全靠叔嬸,後來這兄妹兩還被叔嬸收養過一段。從那時起到他們長大成人,他的父母從未再見過面,我也因此而明白為何斯各特兄妹在叔叔家過感恩節。

他們的母親一貫處境不好,酗酒,不好好工作,但母親總是母親。他們會去母親那裡過聖誕節前夜,到父親那裡過聖誕。因為習俗是在聖誕清晨拆禮物,為了讓母親高興,他們在母親家玩拆禮物的遊戲。所拆的禮物大多都是搞笑的,比如男士收到女士的專用品,還有些“淡黃”的無傷大雅的圖片或玩具。

好像大家平時都過得草草,時不時就煩啦,煩了就沒好氣,沒好氣就說話難聽。但到了這一天,到了感恩節的此時此刻,人人都很親切很耐心。平時斯各特都叫他妹妹的名字——“露西”,但這時只稱“Sis(妹妹)”。

看了影片《聞香識女人》,你就明白那場感恩節衝突戲中微妙又無奈的親情。一大家人聚在一起,有溫馨回憶,也有不待見的親屬歸家。今年帶回家過節的男女朋友,明年就不再來了。

在新離異的家庭裡,孩子是去爸爸家還是去媽媽家過節呢?一個家的故事都在感恩節裡面,故事裡的某人原是大家都討厭的,這會兒卻都覺得那人真沒那麼糟糕。某個遭遇當時看起來很大,這會兒不過笑笑。曾經很讓人義憤填膺的事情,這時候卻說當時自己表現得太誇張了。

近年來,一家人雖然在感恩節團聚,但各自又埋首於Iphone或其他。

Norman Rockwell所畫的感恩節也被與時俱進了

因為電商競爭,美國第一家上市的百貨公司西爾斯已經宣佈破產,當年它賣過的百貨甚至包括房子。也是因為電商競爭,梅西百貨店多數時候已是門可羅雀。還有9年,他們的感恩節遊行就一個世紀了,不知還能堅持多久?

10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知否》原著:嫻姐兒嫁常嬤嬤的孫子常年,團哥兒成皇子伴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