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在論及性行為方式時,科學家和外行們一樣,多數看法產生於這樣的結論:有人是“異性戀”,有人是“同性戀”,這兩個型別是互相對立的,此外還存在著一個具有影響的“兩性戀”階層,它在另外兩類人中佔據了中間地位。

這意味著每個人天生不是異性戀者就是同性戀者。它進一步表明,出生之前人就註定不是這樣就是那樣,人不可能在自己的生活程序中改變自己的方式。

人們普遍相信一個人對這一性別或另一性別的性伴侶選擇和偏愛與他的多方面的生理特徵和智力水平相關,與使之成為同性戀男性或同性戀女性的生理上、心理上或許還有精神上不同於異性戀者的整個人格互相關聯。

例如,大多數人認為同性戀男性很少有人體格強健,他們的舉止不協調或者柔弱,或者他們的外表過於優雅但不是強壯而充滿活力的。細嫩的面板、尖嗓門、明顯的手的動作、臀部的女性體態、獨特的步態都被認為是以男性作為性伴侶的偏愛的伴隨物。

人們普遍認為同性戀男性具有藝術家的敏感,情緒不穩定,性情多變,喜怒無常,難以相處,以及在遇到特別責任時不可靠。在生理特徵方面,人們力圖說明同性戀男性頭髮很多、不易禿頂、牙齒與女性相似、骨盆寬大、生殖器比常人大、有發胖的趨勢。

人們認為同性戀男性對體育不太感興趣,更喜歡音樂和藝術,經常從事的職業是書藏、服裝設計、櫥窗佈置、理髮、演出、無線電方面的工作、護理、宗教服務以及社會工作。

與這相反的一切被認為是代表典型的異性戀男性。許多臨床醫生在診斷他們的病人基本是異性戀者還是同性戀者時很注重這些方面。這些特性的表現是這樣的分明,似乎沒有懷疑同性戀者和異性戀者代表了兩類完全不同的人的餘地。

目前研究中可資利用的性歷史表明,任何個人的異性戀或同性戀不是一種要麼全有或要麼沒有的命題。也確實有這樣的事情,有些人不論他的公開體驗還是心理反應都完全是異性戀的,而有些人不論在體驗和心理反應方面其性歷史都是完全同性戀的。

但這些記錄也表明,有相當一部分人在他們的性歷史中既有異性戀體驗也有同性戀體驗,或既有異性戀的心理反應也有同性戀的心理反應。有些人的異性戀體驗是主要的,有些人的同性戀反應是主要的,有些人兩種體驗的量基本一樣。

有些男性在某一段時期內發生某一種性關係,而在後來的另一時期內只發生另一種性關係,時時出現性方式相當大的波動。有些男性在一個時期內既發生異性戀關係也發生同性戀關係。

例如,有些人在一年內,或同一月、同一星期內,甚至同一天內既有異性性活動也有同性性活動。不少人成群地活動,在其中他們可以同時與兩種性別的伴侶產生接觸。

並不能把人們分為截然對立的兩類人,即異性戀者和同性戀者。人不可能像羊分為綿羊和山羊那樣來分類,並不是所有的東西不是白的就是黑的。

分類法的基本原理是自然界中很少有什麼完全分離的類別。類別、範疇都是人的大腦的創造物,人試圖把事實納入分類框架。

活生生的世界在其每一個方面都是連續的。一旦我們懂得了這一與人類性行為相關的事實,我們就能達到對性的真相的充分了解。

在強調完全異性戀和完全同性戀的性歷史之間差別的連續性時,建立在異性戀和同性戀體驗或反應的相對量之上的分類看來是必要的。按照下面對此確定的衡量尺度,可以把某一個體在其一生某一時期的情況放在這一尺度的某個位置上:

0級。屬於這一級的人所有的性心理反應和明顯的性行為都是針對異性的。這一類人對任何的同性性刺激都沒有反應,也從不進行任何形式的同性性行為。更廣泛的研究成果表明,每個人都會偶爾被同性刺激,或至少有對這種刺激作出反應的可能。因此我們歸入0級的人只是我們通常公認的純粹異性戀者。

1級。屬於這一級的人,其性心理反應和明顯的性行為基本上是針對異性的,只是很偶然地會對同性有性心理反應,或很偶然地與同性有過性的接觸。這種同性性反應和性接觸要麼是很少出現,要麼沒有多少心理意義,或者是很偶然發生的。這一類人從來或幾乎不會試圖重複同性性接觸,結果她們的同性性反應和性經歷很容易被異性性反應和性經歷所覆蓋。

2級。屬於這一級的人,其性心理反應和明顯性行為中異性戀因素佔優勢,但對同性性刺激有明確反應,有過並非偶然的同性性接觸。這一類人有些只有非常有限的同性性經歷,有些雖然有較大量的同性性經歷,但在總的性生活中異性性經歷仍佔據主導地位。有些人的性心理和明顯性行為會表現為相反的性取向;但總的來說,這一類人總是能在同性性經歷及與同性的身體接觸中感到性激發。

3級。屬於這一級的人處於異性戀-同性戀分級標準的正中間。她們性心理反應和明顯性行為中異性戀和同性戀的比重幾乎是相等的。她們對於兩種型別的性接觸都一樣接受、一樣喜好,在性取向上沒有比較強烈的偏好。

4級。屬於這一級的人更容易對同性刺激作出反應,或者更經常與同性進行性接觸。儘管她們更偏向於同性,但也會對異性刺激作出性心理反應,或者與異性保持一定量的明顯性行為。

5級。屬於這一級的人,其性心理反應和明顯的性行為基本上是完全針對同性的。她們只是偶然的會對異性有性心理反應,或者很偶然的與異性有過性的接觸。

6級。屬於這一級的人,其性心理反應是完全針對同性的,其性反應導致的明顯性行為也完全是和同性發生的。有些人從來沒有過明顯的同性性行為,但因為他的性心理反應而被歸入6級。這一類人從來不會對異性有性心理上的反應,也不會因為受到異性的刺激而與之發生性接觸。

X級。被歸入這一級的人,既不會對異性也不會對同性產生性反應,也不會與同性或異性進行有性反應的身體接觸。男性在青春期後很少有人屬於這一類了,而女性在每個年齡段都有不少人屬於這一類情況。如果進行進一步研究,可能會發現她們有時還是會對社會-性刺激作出反應的,但是這些反應和經歷用現有的方法還難以確認。

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分為七級的衡量尺度,0級和6級是兩個極端,而3級是這一劃分的中點。中點兩邊有如下對立關係:

0級是6級的對立面;

1級是5級的對立面;

2級是4級的對立面。

我們也看到,一個個體被劃為哪一級有雙重根據。這是根據他明顯的性活動和(或)他的性心理反應。在多數例子中,這兩個方面在性歷史中是平行的,但有時它們並不一致。在後一種情況,一個個體的級別應該取決於他歷史中明顯活動和心理反應這兩個方面相對重要的一個。

在每一種分級中都有一些沒有經歷或明顯的性經歷極少的人,在同一種分級中也可能有人有數以百計的性接觸。在每一種情況下,在每一種分級中所有個體都顯示了他們歷史中異性戀和同性戀因素的同等平衡。某一個體在這一尺度上的位置總是取決於他歷史中異性戀對同性戀的關係,而不是取決於明顯性活動或心理反應的實際數量。

最後,應該再次強調的是,真實的東西是連續的,人口中的個體不僅具有我們這裡劃分的七個等級,而且還可以處於每一個等級中每一個更小的分類。然而,即使按照這七個級別來劃分人口,也不會造成與實際情況很大的偏差。

絕對必要的是,如果要對一個人進行任何有意義的分析,就應該瞭解他的歷史中異性戀和同性戀的相對量。陸軍和海軍官員以及學校、監獄和其它機構的管理人員應該更多關心的是一個人的異性戀或同性戀的程度,而不是僅僅注意他是否有某一種性體驗。

顯然臨床醫生只有確定了他的病人的異性戀與同性戀體驗和反應之間存在的平衡之後,才能給他的病人以切實的幫助。甚至法庭在審理提交上來的特定案例時,也應該對個體歷史作全面的考察。

在我們的社會里到處都有這樣一種傾向:一旦知道某人與另一個同性別的人發生過一次性關係,就稱之為“同性戀者”。

在法規中,一個人會因一次同性戀體驗而受到與有連續這種體驗相同的懲罰。在勞役場所和精神病院,一個男性被發現有過一次與另一男性的性接觸,就會被控訴為“同性戀者”。

在整個社會中,一個高度成功地處理好了婚姻關係、盡到丈夫職責的男性如果被人知道有過一次與另一男性的接觸,他就可能被斥責為“同性戀者”。

所有這些錯誤判斷都是非此即彼的兩種性活動分類這一傾向的結果,也是不能認識實際存在著無盡的層次和差異的結果。

從所有這些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關於世界上有多少人是同性戀者,多少人是異性戀者這類問題是不能回答的。

【本文摘自《金賽學術自述》(黃忠晶等編譯,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一書】

7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俄羅斯怒斥澳大利亞,當美國哈巴狗,必須付慘痛代價,會悔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