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文明論概略》:“輿論力量的強弱,並不是決定於人數的多寡,而是決定於智德的高低。”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在輿論風氣甚重的時代,人們沒有看到一件事情最真實的存在便跟著大眾探討它虛假的一面,得知真相之後還有一些人搬弄是非,噁心至極,令人厭惡。而因為這樣的人的存在,造成網路暴力的盛行,使得無辜之人承受不住抑鬱離世,而他們像是得逞一般洋洋得意。

每年都有無數的人因為受不了網路暴力而自殺。凱文·卡特,因為一張照片引來無數人的斥責,事實卻並非如人們所言,但因為人們的從眾心理再加之所謂的“自認為”,將一個年輕人慢慢的推上懸崖邊,從此世界再也沒有他的身影。

凡事都有兩面性,不能只看到表面,還要關注內裡的存在。在這個網路輿論盛行的時代,那位赴美失聯20年,不管患病媽媽的博士後王永強,被很多人罵忘恩負義,是不孝子孫,可真實的情況卻無人過問。

王永強1969年出生在江蘇常州一個很貧窮的家庭裡,哥哥因為患有小兒麻痺症而導致殘疾,從小好學的王永強更是憑藉自己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蘇州大學,但考大學的路並不是一帆風順。在大學之前,王永強的父母多次勸他輟學,他都沒有答應,之所以能夠讀大學還是因為學費是免費的。

他在江蘇大學繼續讀研究生,父母本來是不同意他繼續讀書的,但王永強不同意也不理會父母,沒辦法父母親只好讓他繼續讀書。可這一次過後,他們更加變本加厲,什麼事情都找他,殘疾的哥哥沒有工作要拜託他找。家裡沒錢了,就催促他快點寄錢。還要幫親戚家的孩子進大學,若有哪件事沒辦成,父母便會鬧到學校去。

王永強為逃避父母去了北京讀書,在那裡他還結了婚,可這些都擺脫不掉他那猶如黑底洞的家。結婚後的王永強想和妻子一同去日本發展,家裡人還要求帶上他們,最終他勸很久才終於逃離出去。可到日本後,家裡人要的錢更多了,王永強終於受不了,便忍痛和妻子離婚,獨自一人前往美國,還告訴家裡人以後不要再聯絡他。

時間就這樣流逝著,一晃幾十年過去,王永強的父母也已經到了古稀之年,他的母親恰巧又生了病,因為怕自己活不了多久,又十分想念小兒子,便只能拜託媒體尋找王永強。訊息散播出去,很快便有了迴應,在美國一地區他們發現了王永強的蹤跡,可沒想到王永強的態度非常冷淡,還告訴他們不要再打探他的訊息。

媒體介入後,王永強也只回復了一句話,便是:“清官難斷家務事”,從此便再也沒了音訊,而他的母親最終也沒能看兒子一眼便死去。很多人都因為王永強的態度,說他忘恩負義。最後他的舅舅出面訴出實情,他並非忘恩負義者。

每個人所做決定都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不是當事人,沒有資格去評判。如果說一定要牽扯到“孝”的問題,王永強做的也確實不對。可面對這樣的家庭,常人都難以忍受。或許人們沒有親眼見到事情的經過,無法理解其中的情緒,但無論什麼事情都要有一個底線,沒有底線何言生存。

好的輿論能造就一個繁華的社會,而壞的輿論同樣也能毀了這樣的社會。人言可畏,大抵就是如此,網路所展現出來的不過是浮世紅塵中的一顆塵埃,未登高山,不知其全貌,不要輕易評判。無論他人背信棄義或者忤逆不孝,只有當事人懂,子非魚不知魚之樂。

參考資料:

《文明論概略》

《莊子·秋水》

8
最新評論
  • 1 #
    消失那麼久,難道前面給過的錢就能報答父母的生育和養育之恩了嗎? 我以為是從小被家暴才決定不理父母的,原來是因為錢
  • 2 #
    一個人生在一個破爛不堪的家庭裡的那種痛苦,不經歷的人怎麼有體會,不要道德綁架不幸的人。我支援他走得遠遠的。
  • 3 #
    不要說別的, 父母養育了那麼大,送他上大學還不感恩嗎?
  • 4 #
    只能說出生到貧窮家庭百事哀!
  • 5 #
    人和人不一樣,有的人會回報家庭,有的會恨家庭。
  • 6 #
    總是假裝弱者痛哭流涕出來發聲說自己多麼可憐的人,其實你不知道她在家庭裡是怎樣對待家人的。而不發聲的,說不定是不堅強也得堅強,打掉牙往肚子裡咽的那個就像電視劇一樣,不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麼!善惡因果,等著看好了。
  • 7 #
    農村的無底洞太折磨人了,我有親身體會,所以我能理解他,也支援他遠走高飛。否則,他將一事不成,被家庭拖死而家人還不會理解和感激!
  • 8 #
    莫經他人苦,別勸他人善!
  • 9 #
    理解他!特別反感用血緣進行綁架!
  • 10 #
    這麼多年不聯絡能理解,母親即將逝去也不探望一下終究有點說不過去。
  • 11 #
    有很多父母是不知道體諒孩子的。 尤其是農村出來的孩子,父母總覺得你考學出去了,在外頭辦什麼事都能夠辦成,求人辦事不用花錢……
  • 12 #
    這個殘疾哥哥成了弟弟的負擔!!父母有能力生幾個都行!沒能力千萬不要多生,否則拖累的是自己的孩子們!這樣坑家…
  • 13 #
    見一見,繼續被綁架,這就是某些人的好意!
  • 14 #
    有些人就是道德綁架,不讓兒子上學還要錢,父母有親情嗎?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約翰遜還是慢了一步,倫敦再度空城,“歐洲病夫”在英國傳開了